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后晋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第一章

闵帝从厚之死

公元十世纪,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在中原大地上,各路政权走马灯一般各领风骚,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你称帝天下,明日我祭天登极,短短五十三年间,共有十五个政权交错更替,苦了天下百姓苍生,落了个民不聊生,流离失所。所以在公元934年夏初的这一天,当魏州城外的百姓们远远发现官道上走来一彪军马时,都吓得就近躲在草丛中,就连路边的酒肆商铺也纷纷关门闭户,不愿招惹这些官兵。但人类共有的好奇心作祟,很多人还是悄悄透过门板的缝隙,仔细观察这支队伍,想看看这又是那一路大王来打秋风。谁知道今天这支队伍和以前所见过的有所不同,瞧那旗幡鞍鞯,分明是大有来头,却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队伍中弥漫着失落的气氛,怎么看都不像是什么豪强军阀。乱世中的老百姓练就了一双好眼,眼看着事情奇怪,都更加上心去观察。从马身上的鞍饰,一直看到兵丁脚上的靴子,终于有人迟疑着说:怎么左看右看,这拨人马都像是皇帝身边的近卫军?近卫军在当时被称为左右控鹤军,瞧他们身上的衣服,虽然已经褴褛不堪、破旧万分,烟熏的痕迹和血迹到处都是,但那服色和纹饰,分明就是宫中卫士才能穿的式样。

开始只是一个人迟疑着说了自己的观点,遭到其他的人讥笑。是啊,怎么可能呢?虽然说世道乱了,但皇帝毕竟只有一个啊。那就是后唐闵帝李从厚。虽然听说近来潞王李从珂,也就是原来老皇帝的干儿子,已经造反自称皇帝,闵帝近日将要到魏州逗留,但也不至于如此寒酸吧。大家虽然不敢大声说话,但仍旧议论纷纷,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太可能。随着兵马越来越近,有那曾经上过京城,有幸见过圣颜的百姓终于认出来了,就在队伍的前面,四个军士护卫的中间,那个一脸苦相、憔悴不堪的正是当今圣上李从厚。这一下更是让所有人都惊疑不定。有那好事且大胆的,悄悄从后门溜出去,绕到队伍的后面去和军士们搭讪。过不多久,等到兵马且行且远,已经快到魏州城门口时,他们带回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潞王李从珂已经攻破京城,闵帝李从厚无路可走,现在只能到魏州暂避。

众人更是一阵喧哗。人人都知道魏州的将军王弘赟为人势利,李从厚在位期间,若是驾幸到此,那肯定是大肆铺张,盛情款待;现在李从厚已经成了丧家之犬,对王弘赟还有何用?想必李从厚此去只能碰一鼻子灰了。若是好说好商量,恐怕还能落上一顿饱饭;要是言辞间说不爽快了,王弘赟一怒之下,让人把李从厚绑了,献给李从珂邀功也说不定。也有人对此表示不同意见,说李从厚虽然被赶出了京城,但毕竟还是正宗的皇帝,王弘赟就算势利,也不能太过张狂,还是要稳妥从事的,这世道,说不定什么时候那李从厚就又翻起身来。再说了,就算李从厚已经失势,可他毕竟是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的大舅哥。那石敬瑭手握重兵,自小就受老皇帝明宗的喜爱,亲自做主将女儿下嫁给他。俗话说不看僧面看佛面,李从厚就凭着和石敬瑭的这份关系,那王弘赟就不敢太过放肆。这话一出,也立马遭到了反驳:这都什么世道了,父子之间动刀动枪,亲兄弟相互残杀的事情见得多了,妹夫大舅子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关系,脆弱得不堪一击。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地面突然一阵颤动,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铺满了众人的头顶和肩膀,立在地面上的双脚受到颤动的影响,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刚刚还在热烈地争吵,现在突然就停止了,屋中一片静默。桌面上的杯盘碗碟也受到震动影响,嗡嗡低响着朝桌子边沿“行军”,终于接二连三地掉到了地上,店主人这才如梦初醒,大呼小叫着让伙计们注意保护,可是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外面发生的事情上。

从魏州城外的另一条大路上,急速行来了一哨人马,人数虽然和闵帝李从厚的队伍差不多,但鞍鞯鲜明,耀武扬威,马儿拔蹄奋飞,响鼻咴咴,马上的健儿更是飞扬跋扈,睥睨群雄,透出不可一世的剽悍。在队伍前面领头的人,身上穿着李唐的官服,鼻子高高耸起,两眼深陷,胡子不多但根根卷曲,从耳下一直延伸到下巴。最稀奇的是他的额头,大而隆起,仿佛在前额长了一个瘤子般。他的鼻子本来已经高于面部很多,但是和他的额头比起来,仍然要屈居下风。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2节:第一章闵帝从厚之死(2)

众人都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猜测这又是哪一路人马。刚刚坚持说王弘赟必然要善待闵帝李从厚的那人突然得意起来,悄声对刚才反驳他的那些人说:“你们瞧,我刚刚说什么来着,皇帝大舅哥有难,这做妹夫的能不着急吗?这不是亲自领兵来了。”

来的这部兵马正是河东兵,领头的相貌奇特的男子,便是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他爹本来是沙陀部落中的一名战士,随同李克用征战杀伐很长时间,和当时同在军中效力的李嗣源交情莫逆,经常在一起吃肉喝酒。一次,两人又凑在一起切羊肉喝酒,喝到高兴时,他爹便把石敬瑭叫出来给李嗣源敬酒。李嗣源拉过石敬瑭来看了几眼,又随口问他了几句话,石敬瑭对答如流。那时的石敬瑭虽是少年,但气概豪迈,李嗣源很是欣赏,正好他有好几个闺女,趁着酒酣耳热,便和石敬瑭的爹击掌为誓,立了一门娃娃亲。隔日出战,石敬瑭的爹死在乱军中。石敬瑭的娘早在生他弟弟石敬德的时候,难产而死,老大石敬儒这时已经随军出战,整个老石家就剩下两个孩子在家孤零零地过日子。李嗣源不忍心,便把哥儿俩接到自己家来,教他们习武打仗,等到石敬瑭长大之后,安排他和女儿成亲,又赞助他们小两口一处院子。因此李嗣源虽然名义上是石敬瑭的老丈人,其实和他爹没有什么两样。后来李嗣源出征时军中兵变,被拥立为帝,李嗣源便封石敬瑭为河东节度使,让他把守北方边陲要塞,可算得上是毫无保留地信任。这李从厚是李嗣源的第三子,从小和石敬瑭在一起玩耍长大,自家亲妹子又嫁给石敬瑭为妻,两人素来相睦。李从厚继承了帝位,为了防止各地节度使坐大自立,把全国的官员几乎全部调换了一遍,就是没动石敬瑭一根汗毛。

潞王李从珂突然称帝自立,将李从厚赶出洛阳,然后传檄天下,让各地的节度使都进京觐见新皇。石敬瑭远离京都,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于是带人昼夜兼程朝洛阳进发,却没承想在半路碰到了李从厚一行人。当他听到前哨官说闵帝就在前方时,便立刻带人前来探问。

两队人马还有些距离,石敬瑭就已经认出前方果然是闵帝李从厚了,心想那潞王兵变没有多久,怎么李从厚竟已落到了如此田地,心里不由得对李从厚起了几分鄙视,直到两马相对,他才从马上跳下来,拜倒在李从厚的马前,口称万岁。李从厚人如其名,看到石敬瑭就觉得是见了亲人,一肚子的委屈可算找到能倾吐的人了,流着两行清泪跳下马来,双手相搀。石敬瑭就势站起,假惺惺地问道:“陛下怎么会在这里?”

李从厚抽泣了两声:“潞王从珂已经兵变,气焰十分嚣张。京城里人心惶惶,朕连一支能够坚心守城的军队都召集不起来,无奈只有匆忙离京,想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然后传檄各地的镇守和节度使派兵来勤王。石郎既然已经来了,正好可以帮助我光复洛阳。”

石敬瑭只是嗯嗯应着,并不明确表态,心里却在盘算究竟要怎么办。虽然他早就知道潞王发难一事,但万万没想到形势变化竟然如此之快。沉吟了半晌,突然想起一件事来,问道:“陛下,我听说康义诚已经派兵西出歧关,讨伐潞王叛兵,不知道那边的战事如何?”这话问到了李从厚的痛处,支吾了半天,无奈地说:“石郎就不要提康义诚了,这奸贼唯恐自身投降被从珂小觑,竟然骗了朕剩余的全部兵将,这时恐怕已经和从珂合兵一处,进了洛阳城了。”

石敬瑭闻听李从厚如此说,更不敢答话,但又不能没有表示,于是低头长叹几声,再不发一言。李从厚等了片刻,见石敬瑭仍旧没有表态,无奈只得哀求道:“石郎,你既是国家重臣,又是孤的郎舅至亲,现在朕已经落到如此境地,只有靠你一力支撑了。”堂堂的后唐皇帝,竟然说出如此卑微的话来,若是叫九泉下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听到,怕不气得连鼻子都歪了。但那石敬瑭是何等聪明之人,既然看见李从厚大势已去,又怎肯再施以援手。李从厚又苦苦相求几次,石敬瑭无法再坐视,只能说:“我奉诏入京,身边只有这二百余人,并没有大兵相随。虽然有心杀贼,但力量实在有限。倒是这魏州刺史王弘赟,本是前朝老臣,向来人情练达,做事情非常有方寸,咱们又在他的地界上,若他肯出兵相助,臣即刻就领兵前往洛阳,为天子夺回冠冕。”这番话说得义正词严,但也只是说得好听而已,世上有几个人愿意将自己的兵借给他人的?石敬瑭如此说,只不过轻轻巧巧就将责任推在王弘赟身上而已。李从厚身边的军士们听石敬瑭说了这番话,心中都在长叹,知道石敬瑭借机推托,偏偏李从厚还不知觉,眼中又流下泪来,握着石敬瑭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BOOK。▲红桥▲书吧▲

第3节:第一章闵帝从厚之死(3)

石敬瑭令从人拿出食物清水,分给李从厚一行食用,让他们原地休息,自己则在军中挑选了几名军将,纵马来到魏州城下,高声喊道:“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有事求见刺史王弘赟,烦请城上的兄弟们通报一声。”那王弘赟老奸巨猾,听说城外有军马经过,早让人严守城门,自己也在城头观看。他岂有不识李从厚之理,只是落架凤凰不如鸡,李从厚既然还没有来到城下,自己也就懒得出去迎接。现在听说石敬瑭来到城下求见,便从城墙垛子中间探头朝下观看,看到石敬瑭只有寥寥几人,这才放下心来,挥手示意士兵将城门打开,自己走下城去迎接。

两个人见了面寒暄几声,王弘赟便将石敬瑭迎入府中,安排坐定,吩咐上茶,然后就都默然不言,各怀心思等对方先说话。石敬瑭连喝了两杯茶,见王弘赟仍然没有开口的意思,心中暗骂,无奈只得自行挑起话头:“我奉诏入京面圣,没想到竟然在魏州城外碰到了皇上,见驾之后才知道,潞王发难,天子无奈离京蒙尘,现在已经到了使君辖区内,怎么不出城迎接呢?”王弘赟“哦”了一声,仿佛刚刚听说这个消息一般,惊讶万分地说道:“竟然有此事?圣上现在何方,随驾何人?”

“陛下就在城外休憩,因为离京匆忙,无暇整兵,只有二三忠义之臣跟随。”

王弘赟再次“哦”了一声,眼角余光扫视了石敬瑭几眼,试探地说:“现在这世道,只要有几个兵的,都敢犯上作乱,这种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过,只不过前代帝王就算仓促离京,身边也总有禁卫军护卫,文物百官也随驾而行,每到一处,便把随身携带的库房宝物赏赐给当地接待之人,下面的人才会个个钦服。现在陛下车驾虽然前来,但无兵无将相随,想必身边更无长物,若是就此迎进城来,恐怕魏州将士们寒心,反倒对陛下不利啊。”

石敬瑭听王弘赟这么说,模棱两可地点了点头,也不知是赞同王弘赟所说,还是表示自己听到了王弘赟的话。王弘赟老于世故,见石敬瑭仍然不发一言,已经知道石敬瑭也是来应付差使的,当下也不再多言,只是闲谈,石敬瑭也没有追问。过不多时,王弘赟让人端上酒菜,两人推杯换盏,竟把在城外苦苦等候的闵帝忘到脑后去了。

等到酒足饭饱,石敬瑭这才起身,醉醺醺地向王弘赟告别:“大人和晚生说的那些话,非常有道理,本来应该继续逗留听教,但今天是为陛下而来,现在陛下还在路上等消息,晚生须得早回,把大人的意思禀报圣上,然后听凭圣上裁夺。”王弘赟也不挽留,将石敬瑭送出城外,回头便告诉士兵继续严守城门,不得放任何人进城。

石敬瑭率领从人摇摇晃晃回到李从厚等待的地点,酒气冲天拜倒在地,李从厚微微一皱眉头,强忍着心头的不快问道:“爱卿这次去见王弘赟,不知道刺史是怎么说的?”

石敬瑭勉强支起身,将王弘赟所说的话复述了一遍。李从厚生性柔弱,听了王弘赟如此言语,无计可施,又流下几行泪来,哀求石敬瑭说:“事已至此,还是希望石郎能替朕考虑考虑,看看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办。”石敬瑭在回来的路上早已想好了对策,这时轻松答道:“陛下不必担忧,王弘赟只不过不开城门,不让陛下进城而已。臣在路上早已看到,城门外有一处驿馆,陛下可率人暂且居住在那里,王弘赟必然不敢不派人照顾陛下的起居。我这便起身前往洛阳,探听一下潞王的意思,若是他知道反悔,我便来迎驾回洛阳;如果他仍然一意孤行,我顺便正好探一下京中的虚实,日后好为陛下出力。”

李从厚听石敬瑭这番话,明显是要将自己抛在这魏州城外不顾,自己别图富贵,悲从中来,忍不住号啕大哭。随同李从厚从洛阳逃出的扈从们,有的陪着皇帝一块儿掉眼泪,有的默不作声,思虑着是否要重新选择自己的道路。可是却另有几个忠心耿耿的,眼看李从厚失势,而石敬瑭身为至亲,竟然如此不敬,当即按捺不住内心的气愤,有四个人突然拔剑而起,冲到石敬瑭面前,大声喝问:“石敬瑭,你是明宗的爱婿,又是国家重臣,本来就应该和国家休戚与共。主上乃是你夫人亲眷,现在主忧臣辱,理所应当相互体恤。更何况主上现在孑然一身,只有你可以依靠。没想到你竟然百般推托,终究不肯为国出力,为主上效忠。就此还则罢了,你进得城去,和那王弘赟老儿密谋良久,竟然想要卖主求荣,将主上置之不顾,自己再上京去面见叛贼。像你这等不仁不义之人,又有何用?且让我们先取了你的性命,以免日后麻烦。”说完四个人手中的剑就朝石敬瑭招呼过来了。

BOOK。←红←桥书←吧←

第4节:第一章闵帝从厚之死(4)

别看石敬瑭为人势利,就算是自己的皇帝大舅子,一旦失势他也不愿稍加援手,人品虽然卑下,但说到武力,他可是当时有名的勇士。他本不是汉人,身体里流的是剽悍的沙陀鲜血,他父亲当年若不是作战英勇,那李嗣源是五代赫赫有名的猛将,又怎会得以和李嗣源结为至交。石敬瑭从小就在父亲的教导下习武,有非常扎实的根底,父亲死了之后,他搬到李嗣源家中居住,又受李嗣源的悉心教导,武功更是一日千里。李嗣源在和刘守光的战争中,曾经一战降伏了高行圭和元行钦两员虎将,高行圭的弟弟高行周从小力大过人,李嗣源看他虎头虎脑,按照当时的风气,认为义子,让他也搬进家中来居住。这样一来,高行周、石敬瑭、李从珂三个人就住在同一所院子里。院里当然还有其他孩子,但是这三人分外调皮,从小就好勇争胜,稍微孱弱点的大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