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考古队的故事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爷爷当时先送了我去学校报到,随后又让我带着他们去逛逛北京城,当时北京还是属于自行车的年代,大多数人没有发家致富,路上的车虽然多,但还没有达到堵车的境界,也没有现在这么污染的厉害。

我记得爷爷到了故宫之后居然带着我和奶奶一路走来,就好像是自己家一样熟悉,就连那些还没有开放的区域都是了如指掌,甚至到了故宫博物院之后,还见到了几个熟人,看着爷爷跟他们打着招呼,一说起话来都是高谈阔论,让我忍不住有些羡慕。

当然了,跟爷爷比较熟悉的人基本上也都是七老八十了,不过后来我才知道,那些人中几乎都是当时文物考古中泰山北斗的人物,甚至现在他们的一些著作对于中国的历史考古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随后我又带着爷爷来到了卢沟桥。历史书上记载,1937年,日本部队在卢沟桥驻扎,借口失踪了一名日本军人而跟当时驻守在北京的29军发生冲突,随后29军后撤到了天津。虽说这时候的卢沟桥早已经没有了当时的样子,甚至连水都很少,但当我看到了爷爷流下的眼泪之后我震惊了。

后来我才知道,当年爷爷就是29军中的一员,当时的爷爷只有十几岁,是童子连的排长,他们一个连甚至加上连长在内近百人,但是在驻守宛平时,除了爷爷之外,几乎全部战死,只有不到十人生还,最后实在顶不住了撤出了宛城,宛城失陷后,爷爷回到了他们所在的营,成为了一名连长,后来在多次对日本的战斗中,他们的营伤亡很大,后来营长战死,甚至连他们29军的副军长都战死。

爷爷所在的营部退到天津之后又对日本部队展开了疯狂的打击,但毕竟装备和平时的训练不足,导致全线溃败,最终军长带着他们退到了保定一线,保定是爷爷的老家,当时的爷爷已经是营长了,虽说年纪小,但毕竟战斗经验丰富,再加上爷爷的功夫很好,所以当时全营上下都没有不服的士兵。

后来整个29军被国民政府整编,番号不变,要南下,爷爷他们这些中下层军官想不通,日本人就在眼前为什么不打,偏偏要让出大好的国土,一气之下扔了枪杆回了老家种田。

像爷爷这种弃官不做的中下层军官当时有很多,因为他们眼看着自己的战友被日本人打死炸死却不能报仇,心里很是纠结,所以才有了这种弃官的举动。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的军人还是很有些骨气的,但高层有很多想法,再加上国民政府当时的争论和不作为,总之原因有很多,这在就不说了。

当时我并不明白爷爷为什么会流泪,在我的印象当中爷爷是一名铁骨铮铮的男人,从我小时候到长大,从来没有见过爷爷对任何人说过一句抱歉的话,甚至他明知道自己是错的也要坚持。

但为了缅怀战友,他居然流泪了。我记得当时奶奶上前轻轻的抚着爷爷的后背,爷爷奶奶就这样站在宛城外,花白的头发随着清风飘舞,那个画面直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

就这样,我在北京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说实话,大学里的学习枯燥乏味,我们这个专业更是“人才凋零”,但我的老教授,也就是我的导师田教授对我很是照顾,田教授当时有四十多岁,身材不高,大概有一米七左右,而我当时早已经是一米八的个子了,虽说稚气未退,但由于常年练武,我的体重达到了近九十公斤。

而且我并不像其他学生一样带着近视眼镜,所以我在我们班可以说是个异类。但我对中国历史和考古专业非常热爱,所以只要田教授有时间我就去找他请教一些不明白的东西,所以我的成绩在我们班里可以说得上前三名,田教授似乎认识爷爷,平时多少对我提及一点,而且他对我从来也都是倾囊而授,并不藏私,所以一直到实习,我和田教授的关系都非常好。

说起来实习,我还是讲讲我第一次实习吧,为什么我记得这么清楚呢,那是因为这一次的实习几乎差点要了我的命,并且还损失了几个同学,就连田教授也差一点报销,如果不是我当时会功夫,恐怕现在就要跟我的几个同学一样死于非命了。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那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当时田教授在讲台上说这是我们最后一次上课,从后天开始就要进入实习期了,有的人会进入研究所实习,有的人会加入考古队,去跟随考古队去发掘古墓,大家都将自己的意愿写在纸上,如果名额允许的话,学校一定会按照同学们的意愿去安排的。

第十章 奶奶的电话

在洛阳有句俗话叫做:生在苏杭,葬在北邙。邙山自古以来都被视为风水绝佳的丧葬场地,至于到底都安葬了些什么人,至今为止已经大多数无从考证了。

而且从古至今盗墓成风,邙山古墓群更是令那些盗墓者趋之若鹜,有的甚至是一个古墓的封土上有七八个盗洞,甚至还有传说,曹操当年的七十二疑冢之一也在这邙山有一处。

并且邙山安葬的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之最,从西周时期到明清时期,几千年来从来没有断过有人在邙山埋葬建陵,甚至连帝陵都有,历史上埋葬在此的著名人物也是多不胜数。

比如说近年来影视剧上很热门的人物之一狄仁杰,刘备的儿子刘禅,被传说成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的吕不韦,还有汉代大将樊哙,甚至还有东汉皇帝刘秀等人的墓葬,至于一些其他的王侯将相高官显贵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在整个邙山地区就是一个小型的中国历史也不为过。

我们这一行人的目的地就是邙山区的朱家湾村。当地村民传说,北邙山之所以成为陵墓是因为它是一块儿神仙地,埋葬在此的人可以借着这块儿神仙地死后成为神仙,当然了,在我们考古人员看来这纯属是无稽之谈。

不过根据有人报案,说是现在北邙山又发现了一些新的盗洞,正好在北邙山盘龙山的龙头有一个新的盗洞,这是附近村民上山放羊的时候发现的。

从地图上看邙山就好像一条巨龙一般滕飞于大地,龙头的位置在朱家湾和金家沟之间,邙山同样也是一座土山,属于丘陵地带,山并不是很高,专家们勘测,应该是经过黄河冲刷而形成的黄土地貌,所以山上多草木,不过经过从北周到明清几千年来的砍伐,山上的粗大树木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小的灌木和草丛。

我第一次见到邙山的地图有些震惊,都说风水之说属于封建迷信,什么帝王葬龙头,可保世代江山稳固,但从古至今有多少亡国的帝王数不尽数,还有一些别的什么传说。

当我看到了邙山的地形图之后就有些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整个山刻画成了一条巨龙,这条巨龙张牙舞爪,好像要腾飞天际一般,令人震撼,如果不是有个郑家凹村拖住了这条巨龙的后爪,恐怕真的要腾飞而起了。

我对于这次的考古实习非常感兴趣,于是在没有出发前想先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把这个喜讯告诉他们,让他们也为我自豪一下。

当时刚刚进入了千禧之年,平时放假或者打电话时,爷爷奶奶的身体很好,爷爷也已经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奶奶跟爷爷相依为命,父母的工作更是忙得抽不出时间,有时星期天还要加班,父亲更是已经成为了副院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