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王院长门下弟子众多,大都出了仕,再不济也是咱大齐各大书院的儒林名宿,没想到他老人家这最后一个弟子,竟然连举人都考不中,到三十岁还只是个秀才。”
“我听说就连他这启蒙学童的差事都还是王院长给他安排的,想那王院长盛名一世,没想到最后竟收了这样一个弟子!”
。。。。。。
路过学堂时,不少学子此时认出了杨慕容,皆在背后指指点点。
甚至还有些学子开起了他的玩笑,说他才学不济,只会吃老师软饭。
这些话说的毫不遮掩,甚至一些都传到了杨慕容耳里。
不过他听后也不生气,就当无事发生一样,还是径直往山水阁走去。
对他来说,这些学子的议论已是习以为常。
承受力早就练出来了。
这次秋闱,他已下定决心。
一定要克服那紧张的毛病。
成功中举。
让这些人通通闭上嘴巴!
如若不然,就去跳崖自尽!!
来到山水阁,杨慕容直奔老师王阳明的房间。
敲门应允后,便推门而入。
随即只见一身穿青色长衫的老者正坐于蒲团之上。
在他前方,还点着一个熏烟袅袅的香炉。
老者留着花白长须,面上有着些许皱纹。
目光深邃。
虽年事已高,但气质出众,浑身彰显儒雅之气。
其人正是杨慕容的老师,王阳明。
此刻,他手中正拿着一本书籍翻阅。
见杨慕容进来,便对其挥了挥手,招呼他过来。
杨慕容见此,心中甚为激动。
看老师的眼神,似乎没在生气。
随即走上前,立即拜道:“学生杨慕容,拜见老师!”
“慕容啊,许久未见,也不见你主动来拜访,是不是觉得科考不顺,无颜来见为师?”
王阳明放下书,起身走到正堂客椅处,坐下笑道。
杨慕容一听,顿时心中百感交集。
立即跪道:“学生不敢!蒙老师大恩,收学生为弟子,又不嫌弃学生三次落榜,给予差事让学生留于书院兼读。”
“老师大恩,学生万不敢忘!只是学生十年未中举人,实在愧为老师门生,羞于面见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