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衙门的流程还需要几位证人,不知李兄弟可能陪我等回去当个证人,李兄弟放心,只是单纯的证人罢了,不会有其他事的。”
李长辞闻言,脸上一笑。
其实现在这般情况去了那京都衙门也不会有什么事,但就是太浪费时间了。
想了想,他便对着围观的众人道:“各位大哥,今日韩朱两人能伏诛,还要多亏了各位鼎力相助,只是这衙门也有办案的规矩,需要证人才能定罪。”
“而我一会还要帮着欧阳姑娘安置这受了难的老小两人,实有不便,不知哪位大哥肯去衙门做个证人,各位放心,我和刘捕头已打好招呼,只是单纯的做个证人罢了。”
李长辞言罢。
顿时现场就是一阵议论。
不多时,就见人群不时站出客人,脸上皆是大义凛然之色。
“李捕头,区区小事,我王涛自然是义不容辞!李捕头今日义举,王某我甚是钦佩,这证人之事,算我王涛一个!”
“还有我,李捕头年少有为,侠肝义胆!今日既然碰上了,怎么都要帮李捕头这个忙!”
“还有我,还有我!我也愿意去那京都衙门,做个人证!”
。。。。。。
一时间,竟有十几人站出,都愿意为今日之事当证人。
李长辞见状,心里一笑,他就知道会是这般情况。
如今他在这京兆府不说名声多么响亮。
但已算是有一定的声望了。
今日之事,大概率又会被这些人四处传播一番,而这几人,多半也是图这一点。
在这京都望江楼之事流传时,说不定也会捎带上他们一句。
若是能提个名字,也算是不枉他们走那京都衙门一遭了。
“多谢各位义士相助。我李长辞在次多谢了。”
对着站出的人,李长辞直接就是拱手一拜。
那些人见此,嘴里也一番恭迎。
皆是面带振奋之色。
能得到这京兆府新晋的大诗才当面感谢,回去后,他们又是能在好友同僚中,吹嘘一番了!
“刘捕头,这些朋友都愿意作证人,想来应是能让刘捕头交差了。”
李长辞随即便对刘凯说道。
而后者,见李长辞只一呼便有这般多的人愿意去衙门一趟。
心中也是有些没想到。
看来这李长辞,在这京兆府的名声果然不是虚传。
“当然,既然有人证,那这老小二人,自然就不必去衙门了。”
刘凯很识趣,随即命人将那老小两人带了过来,扶到了椅子上休息。
经过之前这一遭,这老人与他孙女,现在已然是懵了。
这其中反转了好几次,让他二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不过有一点他们还是知道,那就是眼前这青衣男子和那白衣姑娘,将他们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