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民国时期陈果夫陈立夫的背景 > 第5部分(第2页)

第5部分(第2页)

结果,学校总办被撤职,斗争取得胜利。

从此,陈果夫成了学生领袖,他再也没有理由瞻前顾后了。

在时代潮流的推动下,他只得往前走。

后来,他与一些同学合办了一个革命性的秘密组织“襄义社”,吸收社员30多人,鼓吹反清革命。

1911年4月,陈果夫从浙江陆军小学毕业,6月,考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

这样,他离开西子湖畔,再返石头城。

这时,他已是20岁的青年了。

南京的学习十分短暂,以至他还没有来得及游玄武湖、登紫金山,领略十里秦淮的美丽风光。

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陈果夫便结束了学习生活。

这短短的几个月,陈果夫革命的热情进一步勃发,并且填具誓约,正式加入了同盟会,成为孙中山革命党中的一员。

这对陈果夫来说,无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陈果夫后来回忆说:这时候,个人的人生观比以前有进步,革命情绪一天高涨一天。

在中学所上的功课和以前差不多,觉得无聊,便联络同学做组织和宣传工作,武汉起义后,更是积极进行。

阴历九月初离开了学校,参加武汉保卫与支持的工作。

我的学校生活从此可以说告以结束。

陈果夫时而在湖南、时而在杭州奔走求学,陈立夫十分羡慕,他也想外出闯世界。

但父亲不让两个儿子都外出,另外,继祖母又特别宠爱陈立夫,所以陈立夫在沈氏塾馆一直念到了11岁。

随着年龄的增大,他对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更加向往。

此时,辛亥革命发生,上海光复,二叔陈其美正受任革命军沪军都督之职,便一再来信催促,希望陈立夫来上海读书。

正好,三叔陈其采在上海,陈果夫因患肺病也在上海养病,为了阖家团聚,陈立夫一家,除父亲陈其业因商务上事情还留在吴兴外,其他人都来了上海。

在上海,陈立夫一家住在英租界跑马场附近的马霍路。

一个乡下孩子,第一次来到大城市,高高的洋楼,宽阔的马路,飞驰的汽车,都使他感到新奇。

但同时,在租界,经常可以看到英国人侮辱中国人的举动,印度巡捕当街踢打中国同胞,这些都深深刺伤了陈立夫内心的人格尊严。

他感到了国家的落后和民族的积弱,暗暗下定决心,学好知识,拯救自己的国家。

陈立夫虽在湖州念完了小学,但要考进上海的中学,并非易事,因考试科目中有英文一项,而陈立夫从没学过英文,必须进行补习。

于是,陈立夫首先进了湖州旅沪公学,专门补习英文。

这所学校是当时居住在上海的湖州商人所设,专招湖州子弟学习,陈立夫进校后感到如在家乡一样,乡音乡俗,十分亲切。

教英文的老师叫沈阶升,此人教学态度十分认真,不厌其烦,循循善诱。

陈立夫在这位沈先生的教育下,英文学习进步很快,而且,他们建立了很好的师生关系,后来,陈立夫当了国民党大员后,一度聘请沈阶升先生担任自己的私人秘书。

在旅沪公学补习几个月后,陈立夫以优异成绩考进了上海南洋路矿学校。

这是一所西式学校,校长林兆禧长期生活在国外,英语相当好,治校严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