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去台湾的大师 > 第2部分(第2页)

第2部分(第2页)

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工作,了却心中大愿后,梁实秋欣慰地说,沙翁全集能够问世,有一半的功劳应当属细心照顾他的夫人程季淑。他也因此于1970年带着程季淑前往美国进行为期四个月的“蜜月之旅”,顺道到西雅图,探望取得美国华盛顿大学高等教育博士后定居美国的小女儿梁文蔷一家人。除了举家到东岸旅游外,梁实秋也重回哈佛大学,故地重游。因为平常帮梁家操持家务的小姐要结婚,夫妻俩才兼程赶回台湾。

说到程季淑,实在对梁实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难怪他曾以“形影不离”来形容两人相伴五十年的时光。

程季淑比梁还大两岁,是中国第一代未缠足、受西式教育的女性。两人相识为媒妁之言。1921年,程季淑同学黄淑贞的母亲,拿着程的八字到梁家说媒。梁实秋有些担心媒人三寸不烂之舌的可信度。不过那是五四运动后两年,充满新思想的梁实秋还是决定与程季淑先做朋友。于是,他打电话约程见面。

一个周末,身穿灰蓝色棉袄、及膝黑裙,梳着发髻的程季淑由黄淑贞陪着,出现在她工作的北平宣南珠巢街女子职业学校,那是第一次约会。第二次见面,因梁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花园开始的”,选在中央公园。后来,程季淑转到母校女高师附小教书,梁邀她出游。没想到在民风保守的年代,这种行径让学校相当不顺眼,一年后,程季淑就没能继续拿到学校的聘书。

1926年7月,梁实秋因为与程季淑有约,放弃尚余的两年公费,自美返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两人商定于1927年2月11日结婚。新婚不过二十天,因为国民革命军北伐,这对年轻夫妻离开北平,避居上海。

抗战开始后,梁实秋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身份,随参政会赴重庆。但幼年失怙的程季淑,由于弟弟与弟媳相继去世,母女相依为命,考虑到母亲年迈,经不起长途跋涉,因此迟迟未随夫婿南下,而带着三名儿女在北平侍奉公婆和母亲三老。之后她一路随梁实秋颠沛流离,毫无怨言,甚至劝梁实秋不要入国民党政府当官。此外,对梁实秋起居的细心照料,也都是程季淑一手操办。

虽然程季淑向来身体硬朗,但自美回台后,除了思女心切,两老的身体都突然出了状况:一方面,梁实秋的糖尿病开始发作,并且听力也开始衰退;程季淑则因高血压昏倒,身体孱弱。加上尼克松密访中国,并发布《上海公报》,台湾情势突然急转直下。因此,在女儿的要求下,梁实秋夫妇卖掉了房子,于1972年移居美国西雅图。

在西雅图的日子,程季淑虽与女儿团聚,却很寂寞,因为梁文蔷结束十年专职主妇生活,回到大学教书,白天只有老夫妇在家。程季淑言语不通,不敢与美国邻居说话,也害怕独自进店铺,看不懂电视;又因为身体不好,当了一辈子家庭主妇的她,不大能做家事,织毛衣和窝在家中拼图成了她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

相较之下,梁实秋每天早晨四点多起床,散步一个钟头,无论刮风下雨,一伞在手,照走不误;上午陪老伴买菜,中午下厨小试身手。只是日子虽过得闲逸,但安土重迁,对远游海外不感兴趣的梁实秋,始终对去国远游一事耿耿于怀,不但抱怨当地“乏善可陈”、让他只能“静待晚年”。所以只申请了长期居留证,而不愿加入美国籍。梁实秋说,入籍必须宣誓忠于美国,“这一点,我做不到,因为我爱我的中国”。梁文蔷也只好刻了一方“四海为家”的印章送给父亲。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梁实秋 将西风带进台湾的浪漫干将(5)

但好景不长,曾向往两人一同喊着“一、二、三”便同时死去的梁实秋与程季淑, 终于到了诀别的时刻。1974年4月30日,两人如往常一样在街上牵手散步,不想超级市场边的铁梯突然倒下,压伤了程季淑。

虽然送去医院时程季淑仍喊着要梁实秋“不要着急”,但在手术中仍疑因麻醉过量不醒。当晚,医院即宣告程季淑因心脏衰竭过世,享年七十四。老伴突然撒手而去,情感细腻的梁实秋痛不欲生。他把程季淑葬在西雅图北面的槐园墓地后,急急动笔写下记述四十七年恩爱岁月的《槐园梦忆》,期待能稍解心中思念,并在当年11月搭机返台。

浪漫性格如火

梁实秋在散文创作上的代表作《雅舍小品》,成书于抗战时期。当时梁实秋随国民参政会驻在重庆,与身处沦陷区北平的家人通信时,本想用单名“梁秋”,怕被敌人识破,因联想到“春秋多佳日”,于是取了“佳”字和取名常用的“子”字,成为“子佳”。

日后《星期评论》主编刘士英向梁实秋邀稿,梁就用“子佳”的笔名发表,名曰《雅舍小品》, 大概到了第十篇才改回真名。其后,梁实秋认为“用真名,可使自己下笔谨慎”,几乎不再用笔名。直到1974年12月3日在《联合报》发表《吃在北平》一文时,才再次用了“子佳”这个老笔名。

只是两次使用“子佳”的时间却有微妙的巧合:当时梁实秋的身边都正巧传出有红粉知己的小道消息,前次是龚业雅,后来则是韩菁清。

当年梁实秋只身赴重庆,妻儿一别六年余,他是否另有女友,一直是文坛上的公案。不过前《联合副刊》编辑、作家丘彦明于1996年撰文指出,梁实秋生前曾证实“四川的女朋友确是业雅”,“《雅舍小品》也是因业雅的名字来的。《雅舍小品》第一篇曾先给业雅看,她鼓励我写。《雅舍小品》三分之二的文章,都是业雅先读过再发表的。后来出书,序也是业雅写的。我与业雅的事,许多朋友不谅解,我也不解释,但是一直保留业雅的序作为纪念”。

所谓“业雅”指的即为龚业雅,她是梁实秋三妹梁亚紫在北京女师大的同学,湖南人。梁认识龚业雅是在程季淑之前。根据梁实秋的说法,龚业雅在北平念书时曾和三妹到梁家玩,“全家人都很喜欢她”。他还形容“业雅是我见过最男孩子性格的女性,爽快,长得明丽。非常能干的,先后在四川、北平做商务编译馆的人事主任,管两百多人,连家属六七百人,很有能力。当年所有编译馆的事,从重庆回到南京,都是她一人处理的。她不是文才,是干才” 。

重庆大轰炸后,梁实秋与龚业雅一家合资买了间平房。因为没有门牌,朋友不好找,邮差也不方便,就以龚业雅的“雅”为名,在山下路口钉了块木牌写上“雅舍”。因此先有“雅舍”,才有后来的《雅舍小品》。抗战后,梁实秋与龚业雅先后回北平。

因国共内战,梁实秋未及道别而匆匆离开北平,到了广东才写信给龚业雅。龚业雅则回信埋怨他不该离开。梁实秋初抵台湾后,两人仍鱼雁往返,直到两岸断绝邮电才失去联系。“文化大革命”后,梁实秋托在美友人打听,得到的却是龚业雅的死讯,过世时方六十九岁。梁实秋曾说:“这一生影响我最大的女人,一个是龚业雅,一个就是我太太程季淑。”

据梁在晚年对这些情史的解释是,程季淑原谅了他与龚业雅的事情。在美国发生意外去世前,程即常常因为高血压突然晕倒。某天,她对梁实秋说:“我知道我不行了,我死后你要马上结婚,这么多年,最懂你的就是我。”

1974年,梁实秋选在5月4日于异乡安葬携手相伴四十七年的老伴。梁给老友张佛千的信中说,他在槐园里同时买了四块地,预备留给自己、女儿梁文蔷和女婿邱士耀;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