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王立群大风歌刘姓封王 > 第14章 大风歌十四圆满收官(第1页)

第14章 大风歌十四圆满收官(第1页)

画外音:

从汉二年五月到汉四年八月,刘邦与项羽在荥阳、成皋一线整整对峙了28个月,双方僵持不下,此时对于刘邦来说绝不敢轻举妄动,因为项羽手里掌握了刘邦父亲、妻子等好几个人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刘邦该怎么办?掌握着重要人质的项羽又会做什么呢?

王立群:

打仗就好像打牌,打牌是有什么牌你才能知道你怎么打,打仗是一样,你有什么优势你就采取什么打法。刘邦跟项羽在荥阳、成皋、广武这一带的对峙是28个月,打到最后,双方都是精疲力竭了。项羽这个时候手里边只剩两张牌:第一,10万军队。第二,他还关着刘邦的几个重要的人质,刘邦的父亲、妻子、刘邦的哥哥、还有他的侄子、还有儿子,他手里就剩下两张牌了。那刘邦有多少人?刘邦此时手里边有20万,项羽手里10万,所以项羽这一张牌基本上不管用了。如果再算上韩信,韩信还有30万,再加上刘邦其他的部队合起来,刘邦这个集团的总兵力60万。所以打到汉四年的八、九月份的时候,基本上是项羽无牌可打,手里剩下来唯一的就是人质。这是刘邦最想得到的,也就是人质未到手之前刘邦不敢轻举妄动。这个时候刘、项两家的力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刘邦这方面来说,他形成了两大优势:第一,兵盛粮足。第二,韩信、黥布已经成了气候,有两大优势。其实就荥阳、成皋、广武这个主战场上来说,刘邦是败多胜少,为什么一个老打败仗的人他是越打兵越多呢?两个原因,一个是韩信,一个是萧何,两个人帮大忙了,韩信灭了魏国,灭了代国,史书记载,我们看《史记》的《淮阴侯列传》写得很清楚,刘邦把韩信灭魏、灭代以后的军队给调过来,为自己所用了,这个是最好的办法,把自己手下的军队调过来。我们前面还讲过,刘邦打了败仗败得很惨,只带了一个人,就是夏侯婴,两个人渡过黄河,跑到韩信灭赵以后的大营中间,趁着韩信、张耳没有起床,把人家的兵权给夺了,然后把人家破赵的军队又带回来了,灭魏、灭代、灭赵,韩信的军队都被刘邦调走了。这是什么呢?刘邦是个总公司,韩信是个分公司,你分公司再有钱,搁不住总公司不断的抽血,我从你那儿调,不断地调,这让刘邦的军队不断得到补充。而且韩信这个人还特别奇怪,搞了一批不会打仗的老百姓,进来叫韩信三训练,两训练,几天的时间就成非常有战斗力的士兵了,所以从韩信那儿调过来都是精兵。第二个萧何,从关中不断地给他补充(兵源),萧何补充的军队就差了,老的老,小的小,只要15岁以上,60岁以下,都给你征过去。所以有了这两个人给他补充,他是越打兵越多。项羽就不行了,项羽第一他的后方不巩固,不像刘邦一样有巩固的大后方,他的后方在哪儿呢?在彭城,那个地方遭到了两股力量的袭击,一个是彭越不断地切断他的补给线,导致他不得不回防去打彭越,一回去就把荥阳、成皋丢了。第二个,韩信占了齐国以后,直接威胁到他的后方,也削弱了他后方的力量,这是一个原因,没有巩固的后方。再一个,他手下没有像韩信那样的,不断地给他提供兵源的那种子公司,他没有,所以项羽是越打越少。再加上那个龙且不争气,带了20万军队到齐国去,骄傲轻敌,龙且战死,20万楚军垮掉了,所以说项羽的军队是越打越少。

到了汉四年8月份的时候,这个时候呢,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就是这个时候呢,刘邦在汉四年的7月又封了黥布做淮南王,黥布本来是项羽手下的人,被刘邦策反弄走了,又封他做淮南王,形成南北夹击的局面。所以项羽打到最后的时候,主战场,他的地位没有变化,全国战场,他已经处在刘邦的战略包围之中,他手里剩下来的唯一能够遏制刘邦的,就是他手里面还抓了几个人质,这是他唯一的一个王牌。但是这个时候刘邦把他这个王牌给盯上了,刘邦要想最后解决项羽,第一步必须把人质解救出来,人质不解救出来你敢打吗?项羽到最后,项羽自刎之前一定不会把太公跟吕雉这些人放掉,不可能的,所以这个仗打到最后的时候,刘邦最集中要解决的就是人质,怎么把人质弄过来。解救人质这时候不能打,只能谈,就是双方议和才能够解救人质。怎么议和呢?刘邦就派人去当然刘邦手下最合适的人选是郦食其,但这个人已经在齐国,在韩信攻齐的时候被齐王杀了,所以他派了另外一个顶级说客,这个人叫陆贾,陆贾这个人是个学者,他写了一本书流传到今天叫《新语》,他是个学者,但也是个外交家。陆贾派过去项羽不听,不放。刘邦是不达目的不放弃,刘邦在这一点上确有他的长处,很有韧性,郦食其死了派陆贾,陆贾去了不行,又派了一个人,这个人叫什么呢?叫侯公,公是尊称,就是此人姓侯,名字叫什么不知道。这个人很会说,他到那儿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最可惜的。司马迁非常可恨的一点,就是没有把侯公的说词给写出来,因为他的说词一定非常漂亮,他把项羽给说动了,项羽把人质给放了,28个月都扣了最后给放了,陆贾去了没放,侯公去了给放了。这个说词没有传下来,不但我们今天感到可惜,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也感到非常可惜,苏轼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代侯公说项羽词》,文词很漂亮,现在大家可以查到,我们今天没时间讲它,反正是把人质给放回来了。而且双方达成了协议以鸿沟为界,鸿沟是个运河,从荥阳西北的地方引黄河水,经过中牟北、开封北,再向南,到淮阳入颖水。这条运河叫鸿沟,以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归楚,鸿沟以西归汉,鸿沟就是楚河汉界,这才有了中国象棋楚河汉界。

人质回来以后,这侯公算是立了大功了,侯公把这个事做完以后,我们可以说,还出了一件事,史书记载侯公回来以后刘邦封了他。这么大的功劳,几条人命啊,刘邦的爹、老婆哥哥、侄子、儿子,至少五条人命啊,五个人质放回来了,封了侯公,封他叫平国君,平定的平,平国君。而且刘邦有一个解释,什么叫平国君呢?“此天下辩士,所居倾国,所以号为平国君。”什么意思呢?这是天底下最会说的人。什么叫“所居倾国”呢?他住在哪个国家,他就凭他那个嘴,能把这个国家给颠覆了。这个话,下面《史记》非常有意思的是,记载了五个字:“匿,弗肯复见”。什么意思呢?就是躲起来了,不再见了。这五个字历史上有了两种理解,第一,侯公躲起来不见刘邦。第二,刘邦躲起来不见侯公,不好解释。总而言之两家鸿沟议和了,议和以后项羽首先就要撤兵,“乃引兵解而东归”,项羽就信以为真,就带兵回去了。

画外音:

鸿沟议和是楚汉战争重要的转折点,刘、项两家在鸿沟议和以后,项羽打完了他手里最后的一张王牌人质,继而项羽撤兵。从项羽的这个举动可以看出,项羽对鸿沟议和是抱有很大期望的,他相信刘邦会遵守约定,那么刘邦会撤兵吗?他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王立群:

那么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就是侯公为什么能够说成啊?项羽为什么要放回人质啊?我觉得这里面侯公再会说,会说的不如会听的,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项羽有诚意,愿意讲和,所以才能够谈得下来,和谈双方有一方不同意谈,你再牛的说客我死活不同意就谈不成。刘邦想要人质,他当然提什么条件我都愿意,无非是签了协议以后嘴(说)不算数,撕毁协议咱们再打,所以刘邦无所谓。项羽就不同了,一旦把人质放回,你说我再收回来,那你可收不回来了,这只能说明项羽是有诚意的,愿意讲和放回人质,无心再战,所以侯公成,这是唯一的解释。但是刚刚议和,史书记载刘邦也想回去,史书怎么记载的呢?说:“汉欲西归”就是汉王也想西归,紧跟着两个人不同意,一个张良,一个陈平,说了三条理由:第一,汉已经得了天下的一大半。第二,诸侯们都听我们的。第三,楚军兵疲食尽,最后的结论,这是灭楚的最好机会,如果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刘邦一听马上同意,人质收回来,和平协议撕毁,派兵追杀项羽。你看我们上一讲“十罪项王”。第一条负约,现在是谁负约了?刘邦负约,刘邦在项羽极有诚意,放回人质可以为证,说明项羽有诚意,放回人质的情况下,撕毁协议追杀项羽。我这里边要问,张良、陈平的这个建议刘邦没想到吗?我觉得不大可能,为什么呢?我提出了三点:第一,刘邦志向高远,你看范增怎么说?说:“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务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说明此人志向远大。他到了秦朝的宫殿看见秦始皇的床,他就想躺到那儿不走了,但是最后别人一劝他,出来了,能克制自己的贪欲,为了什么?得到天下。他不杀子婴,封闭宫室,还军霸上,拒收礼物,约法三章,是为了得到民心,得到民心是为了什么?得到天下。屈封汉中的时候,他忍气吞声接受了这个分,但是他给萧何说了一句话:“吾亦欲东尔,安能郁郁久居此乎?”我怎么能够长期待在这儿呢?我也想东归。彭城打败,在自己的生命和儿女的生命之间,他做痛苦的抉择的时候,他不仅是为了保自己的命,更重要的是通过保自己的命而得到天下。

武涉游说韩信的时候对刘邦有一个评价,说:“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这其中有四个字很重要,叫“尽吞天下”,自己一定要独霸天下,所以刘邦有这么一个远大的志向,他能够轻易地退兵吗?他想不到去追杀项羽吗?我认为不大可能。第二,他付出极大,为了得到天下他要讨好项伯,我敢肯定,刘邦心里边是十二分地看不起项伯,但他要讨好项伯,结为儿女亲家。他要奉承项羽,在项羽面前要装孙子,在项伯面前要装朋友,为的就是得到天下。为了得到天下,他可以当孝子“袒而大哭”,为义帝发丧,要全军为义帝发丧,他对义帝有感情吗?但是他要为义帝发丧。彭城战败以后,他不惜把函谷关以东全部捐出去,结成反项羽的同盟。在太公他的父亲即将被项羽杀的时候,他又用流氓语言对付项羽的流氓行为,这么大的付出,他怎么能够放虎归山?我觉得不大可能。第三,经营有方,在垓下决战之前,他封了黥布为淮南王,在这之前他还封了韩信跟彭越。他按人口收税,他联络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他还安抚阵亡的将士,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所以说“汉欲西归”这四个字不可信,这绝不是张良跟陈平想追杀,真正想追杀的是刘邦。但是那么刘邦为什么不提出来呢?要等着张良跟陈平说呢?刘邦没法说出口,刚刚十罪项王,列项羽十大罪状第一条就是负约。你看,这跟人家签的协议,人家给你的爹、给你的老婆、儿子、哥哥、什么侄子都放回来了,然后马上负约,这不也太难堪了吗?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所以怎么办呢?只有张良、陈平说,有些话自己不好讲,等自己的手下人说了然后半推半就,实际上半推半就就是愿意,所谓的半推半就其实就是愿意,所以负约追杀项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