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王立群大风歌成败萧何 > 第39章 大风歌三十九死因之辨(第1页)

第39章 大风歌三十九死因之辨(第1页)

画外音:

在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居功至伟,他就是韩信,凭着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韩信暗度陈仓,勇定三秦,直至垓下一役打败项羽,为西汉王朝的创建立下了奇功,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然而这位军事天才却被刘邦、吕后以谋反罪杀害,最终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消逝在茫茫天际,引来世人无尽的慨叹和猜疑,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韩信被杀?是他功高震主的威名还是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后人关于韩信被杀的原因都有哪些说法呢?

王立群:

有关韩信之死,有几个非常有代表性的说法影响非常大,从古至今一直影响了人们对韩信之死的判断,因为韩信不是一个一般的将领,他是西汉建国的第一功臣。虽然刘邦把萧何封成第一功臣,实际上韩信是第一功臣,这么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所以韩信的陨落引发了后人和今人无数的讨论,至今这个争议没有停止。在这些观点中间我们要看,那么有关韩信之死有哪些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有没有道理?这就是我们这一讲要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我浏览了一下有关韩信之死有关的研究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间所提到的有关韩信之死,有四个最有代表性的意见。

第一,韩信之死是因为他灭齐惹的大祸,灭齐是怎么回事呢?就是韩信灭了赵国以后,刘邦就封张耳为赵王,给韩信一道命令,让韩信去灭齐,韩信灭齐是原来刘邦给了他一道命令,但是后来出现了一个变化,就是郦食其提出来他要去说齐,说服齐王投降,结果郦食其单车独骑前往齐国,到那儿以后很成功,因为当时齐王田广和掌权的田横慑于韩信灭魏、亡代、下赵、胁燕这个强大的军锋,他估计齐国是抗不了韩信的军锋的,所以就同意降汉了。郦食其降汉以后,韩信就得到消息了,韩信得到郦食其说服齐王投降的消息以后,就决定不打了,因为齐国已经投降了。但这时候呢出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我们多次提到他,这个人就是蒯通,蒯通又出来了,蒯通跟韩信说了一番话,韩信立即决定打齐国,继续打齐国,非要用军事手段把齐国给解决了。那么蒯通说了什么东西让韩信动了心呢?蒯通说了两点,第一叫功不如人,说你作为一个大将军那么会打仗,你花了那么大的力量,死了那么多人,你把赵国打下来了,赵国多少城市呢?50多座城,这就是你的功劳。你看人家郦食其,一个人开着一辆车过去了,一兵一卒没费把齐国拿下来,齐国多少城呢?70多个,人家一个人拿下了70多个城,你打了这么大的一个赵国,费了牛劲儿最后拿了50多个城,这叫功不如人。这韩信听了以后心里很不平衡,再者蒯通说,汉王当年给你灭齐令,你现在考虑一下,汉王让你灭齐的命令撤销了吗?韩信一想没有啊,他叫我打,郦食其又去说服齐王投降了,但是汉王没有给我下达终止灭齐令。蒯通说你看吧,给你下了命令你不执行,现在齐国虽然降了,但是你的灭齐令并没有被终止。本来那个功不如人已经把韩信给激怒了,再说现在没有下达灭齐令,又没有终止灭齐令,韩信觉得有借口,所以韩信权衡以后决定发动灭齐之战。

灭齐打得很顺,顺的原因是齐王田广已经降了,所以齐国的重兵驻扎在今天的济南,就是当时的历下,现在历下还是济南的一个区。在历下的军团呢,他已经不再做戒备了,他就准备投降了,所以韩信的突然袭击非常见效,迅速地把齐国的主力给打垮了。结果导致齐王田广恼了,把郦食其给烹了。然后韩信就把整个齐国平定了,这70多座城韩信全拿下来了。那么这件事很多评论者认为,这件事惹恼了刘邦,种下了日后的杀身之祸,第一,你这一灭齐害死了郦食其吧,郦食其是奉汉王之命来的,你这一打,人家以为郦食其是骗子,把郦食其杀了。第二,汉和齐已经达成了协议齐向汉投降,两国已经说好了,这叫负约。第一害死郦食其,第二负约,让汉王背上一个恶名,那在这种情况下,你想你韩信灭齐虽有功,但你把刘邦给惹毛了,这是你最后被杀的原因。那这个观点在学术界影响很大,那么这个观点有没有道理呢?我想要回答这个观点对不对,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刘邦为什么不下终止令,你给人家韩信下了灭齐令,你不给人家下终止令,人家继续执行,那你为什么不下终止令呢?第二,你给韩信下了灭齐令以后又派郦食其去说服齐王降汉,这是为什么呢?你已经决定采用军事解决了,又派郦食其用政治手段去解决,这为什么?第三,刘邦赞成韩信灭齐的行动吗?这三个问题说清楚,我们就知道这件事到底给韩信惹来麻烦没有。

我们先说刘邦为什么不下达终止令,史书也没有记载刘邦为什么没有终止韩信灭齐,我想从逻辑上讲只有两种可能,第一,刘邦有意不下达终止令;第二,刘邦无意之间忘了下达终止令,大家想想,从理论上只有这两个,要么是有意的,要么是无意的,忘了。我们先说有意,刘邦会有意不下达终止令,一方面告诉韩信你用军事灭齐,一方面派郦食其去政治上说服齐王投降,但是同时不给韩信下达终止令,有没有这种可能?这种可能实际上是拿郦食其的生命来考察韩信,因为这样做最大的危险,受害者是郦食其,有这种可能吗?我觉得没有可能。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第一,郦食其为刘邦立过大功,刘邦在西入秦关的时候,在峣关遇阻的时候,就是郦食其跟陆贾去说服秦国的将领跟刘邦达成和解,然后刘邦发动突然袭击,跟那个灭齐一样,那个时候是郦食其说完以后回来了,他立过大功。第二件事,汉十二年当刘邦平定黥布之乱结束以后,刘邦就想到了郦食其的儿子郦疥,据史书记载郦疥虽然参加了很多军事行动,但史书记载了四个字叫“功未当侯”,就是他立的功还不足以封侯。那么刘邦怎么对待郦食其的儿子呢?史书记载了这么一段话:“上以其父故,封疥为高粱侯”,皇上因为他父亲郦食其是个烈士的缘故封他儿子做高粱侯。你看这两件事,这说明刘邦对郦食其之死是心中怀有愧疚的,所以后来封了郦食其的儿子为侯。根据这两点我们断定刘邦不会有意不下终止令,如果排除了有意不下,只剩了一个无意中忘了,但是事实上你想想这么大的事刘邦怎么能忘了呢?但是你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不忘了又能怎么解释呢?第二个问题,那么为什么让韩信灭齐,又派郦食其去说服齐王呢?我想这里最重要的原因是两点,第一,用政治上说服齐王投降汉军,这个方法比较便捷,动作非常短,时间非常短就可以解决了,如果军事行动可能会旷日持久。第二,这样解决也防止韩信做大做强,刘邦对韩信是边用边防,如果让韩信再去灭了齐,韩信功劳太大了,灭齐以后他可能力量更强大了,所以刘邦有忌讳,所以让郦食其去了。那么最后一个小问题,刘邦赞成韩信灭齐吗?

画外音:

刘邦一方面命令韩信攻齐,一方面又派郦食其去说降齐国,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对此刘邦不可能不清楚,如果郦食其能够说降齐国自然是个不错的结果,但在王立群先生看来,刘邦并没有让韩信停止攻击,说明刘邦心里还有想法。那么,在究竟是降齐还是灭齐的问题上刘邦更青睐于哪个选择呢?

王立群:

我的答案是不好说,这不好说,因为大家考虑问题,降齐和灭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降齐,齐国的军队完整保留了;灭齐,齐国的军队完全打垮了,哪一个对刘邦的统治更有利呢?很明显灭齐更有利,而且灭齐中间刘邦派出来了韩信,不但打垮了齐国的军队,而且把楚国项羽派的龙且的20万军队也给消灭了,所以韩信攻占全齐以后,直接威胁到西楚国的国都彭城,直接威胁到项羽的大后方,所以从这样来看灭齐比降齐效果更好,我觉得刘邦从心里边一定会认为,韩信灭齐比郦食其说服齐王投降对他来说更好。但是韩信灭齐以后,带来了两个刘邦不愿意看到的结果,第一,郦食其死了,郦食其是受汉王刘邦之命出使齐国的,死了,齐王田广肯定不愿意啊,你先说服我投降,我们放松戒备了你再突然间打我们一下,给我们打灭了,那人家肯定把这个使者,认为你骗我们,把这个使者给杀了,所以郦食其死了。第二,韩信做大做强了,因为灭了赵国以后,刘邦把韩信手下的20万赵兵精锐部队全部带走了,让韩信重新组织军团,韩信就训练了一批老百姓,灭完齐他拥有30万精兵。所以韩信灭齐对刘邦来说是功大于过,有功有过,但是他让刘邦产生了很大的一个不放心。所以我认为,说韩信灭齐惹来杀身之祸,我不太认同这个看法,我认为韩信灭齐是功大于过,他带来的是刘邦对韩信的戒备,还不至于动了杀人之念,这是第一个重要的话题。

第二个话题,求封齐王惹的祸,韩信灭齐以后,刘邦就等着他带兵来荥阳助战,结果韩信来了一封信,要求封他为“假齐王”,假就是代理,封他为代理齐王,这件事惹恼了刘邦,这个过去我们讲过,这件事导致后来韩信被杀,这件事情流传很广。那我们要讨论求封惹祸了吗?说求封齐王惹了祸,那么求封齐王惹祸了吗?要回答这个问题要考虑两点,第一,韩信求封错了吗?第二,韩信求封刘邦动了杀人之心了吗?这两个问题考虑好了,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