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王立群大风歌在线阅读 > 第15章 大风歌十五登基称帝(第1页)

第15章 大风歌十五登基称帝(第1页)

画外音:

项羽死后,刘邦雄霸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这个时候,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矛头直指手下大将韩信。作为诸侯王的魁首,韩信战功卓著,手中握有三十万精兵,他的问题要是处理不好,势必会造成种种难以预料的后果,那么刘邦究竟该如何对待手下的这位天才将领呢?在通往帝王宝座的路途中,他还会遇到哪些挑战呢?

王立群:

上一集我们讲到,项羽自杀以后,刘邦哭祭了项羽。在把项羽的事情处理完以后,刘邦就立即赶回了当时他在山东的大本营,就是定陶,赶回定陶以后刘邦就没有回他的大营,直接骑马就跑到齐王韩信的军营中间,到那儿以后第一件事,先把韩信的军队给控制了,就是夺了齐王韩信的军权,军权夺了,韩信其实这时候已经被架空了,这是刘邦在灭了项羽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可以看出来,韩信的事情在刘邦心中是一等一的大事,刘邦之所以如此看中韩信,因为韩信太优秀了,他有三个“一”,第一,军事才能天下第一。第二,他的部队的实力天下第一,因为当时刘邦只有二十万,韩信是三十万。第三,韩信的功劳天下第一,是他最后灭了项羽,所以在整个刘邦的集团中间,韩信是魁首,这是无可争议的。所以在解决完项羽问题以后,刘邦着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把韩信给解决了,但这件事是个大事,不是个小事,它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第一韩信会怎么想,刚刚灭了项羽你就夺我的兵权,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卸磨杀驴,现在是磨卸了驴还没杀,但这个事对韩信的刺激一定非常之大。第二对其他诸侯王呢?其他诸侯王会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你刘邦把我们都糊弄过来,把项羽灭了,灭了完了以后你就要磨刀霍霍了,那么你解决了韩信,会不会影响到他下一步的行动呢?刘邦该怎么来处理韩信的这个善后的事?更重要的,他怎么来妥善地安排项羽之后天下的大事呢?就是他想怎么办,当时的中国向哪儿去?这是刘邦最大的问题。他夺韩信的兵权,是发生在汉五年十二月灭了项羽之后,第二个月,到了汉五年元月刘邦就下令,说楚地平定了,而且现在义帝已经死了,因为义帝的名义是楚怀王啊,本来这个楚地是归楚怀王来治理的,所以楚地没有人治理了,所以他下令齐王韩信改封楚王。这一个我们用一个,这个不叫分封,这叫徙封,就是迁徙的徙,我把你从山东的齐王迁到楚地,他这里主要指的是西楚,也就是现在江苏这一带,封他为楚王。另外又封了一个人,就是彭越做梁王,徙封韩信、分封彭越,把这两个王安排了。也就是说刘邦在解决完项羽的问题以后,首先解决了韩信,紧跟着一个徙封,一个分封把两个人封了两个王,这是刘邦在处理完项羽问题以后做的几件事。

那么这里边我们就要提出一个问题来给大家讨论了,就是刘邦为什么要夺韩信的兵权,再一个,夺了韩信的兵权以后,他为什么又徙封了韩信、分封了彭越,这么急把这两个人的问题先处理完,为什么?其实第一个问题很简单,韩信的本事太大,功劳太大,实力太大,刘邦不放心。因为刘邦手下有这么一个军事奇才,不放心,所以要夺他的兵权,夺了兵权刘邦才稍稍有一种安全感。但是对韩信来说,他马上给他一个徙封,又部分地满足了韩信要当诸侯王的这种欲望,所以这就是他夺韩信兵权并且徙封他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个问题就是说,他为什么急着把韩信、把彭越的问题赶快先封了他们做王,我想这主要有三点考虑,第一,还愿,因为在灭项羽之前他许过愿啊,韩信是齐王、彭越是梁王而且当时许的愿,陈郡以东一直到海全部归韩信,雎阳以北一直到谷城,就是今天山东的平阴全部归彭越,这个愿许过了要还,否则又是一个负约,这是第一个考虑,要还愿。第二,安抚,韩信不是孤立的一个人,韩信是当时天下七个异姓诸侯王的代表,这七个诸侯王几乎把西汉初年的国土一半给占了,所以这七个诸侯王要安抚,解决韩信实际上是一种安抚。第三有利于自己称帝,其实刘邦这时候想称皇帝了,但是如果你处理韩信、彭越处理不好,你这个皇帝当不成,韩信、彭越这些诸侯王要联手起来作乱的话,又是一个天下大乱。所以出于这三种考虑,还愿、安抚、便于称帝,所以他才这么急着把这些问题解决了。

画外音:

通过一夺兵权二徙封的方法,刘邦妥善地解决了韩信的问题,无论是分封还是徙封都已经被刘邦玩得如火纯青。在王立群老师看来,刘邦利用分封解决的远不止韩信这样的问题,它还是刘邦集体由弱变强最终夺取天下的秘密武器,那么刘邦靠分封夺取天下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

王立群:

这刘邦把这个徙封跟分封玩儿的这么熟练、这么老练,一点痕迹都不留,他跟谁学的?两个老师,第一,实践,他在实践中学会的。第二,高人,有高人指点他,因为刘邦最初可不是会分封别人的人。刘邦刚起兵的时候,他当时一门心思想的是求封,求别人封他,你比如说他想做关中,关中王不是楚怀王封的吗?刘邦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求封到分封的这么一个过程,求封是让别人封自己,分封是自己封别人,这两个从求封到分封,这是刘邦从青涩到成熟的一个转变的过程。等他做了关中王以后,野心就大了,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说,一个人他的思想是随着他的地位的变化在变化的。老百姓说话说得比较俗,叫脑袋跟着屁股走,你那个屁股坐到什么位置上,你就会想什么问题,你做到市长了,你肯定想的是市长的事,没当市长的时候你不会想那个问题的,等你做到一定的职务的时候,你一定想到在你这个地位上你要做什么。所以刘邦做了关中王以后,他进了关中以后,他觉得关中王可以笃笃定定地得到了,这个时候刘邦想得到的就不仅仅是关中了,这个时候其实刘邦第一个进了关中以后,刘邦这时候想的是要天下,已经想要天下了。问大家一个问题,一个人想要天下,那么让谁来封他?没人封你啊,你想要天下就换句话说,你想做这个国家最高领导人,谁封你啊?没人封你。所以这个时候刘邦其实已经不再想求封了,没有人再封他了,所以他就想到我怎么封别人,让别人为自己出力,这就是刘邦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求封到分封。

所以刘邦到了关中以后,特别是他还定三秦,他不是封到巴蜀,然后又从汉中杀回到关中以后,刘邦其实封的第一个人就是韩王信,因为这个时期有两个韩信,一个韩信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齐王韩信,还有一个韩信是韩王,所以人们经常把那个叫韩王信,而把原来灭项羽的那个叫韩信,这个韩王信是刘邦分封的第一个诸侯王,这刘邦已经懂得封王了,因为这个人原来只是一个韩国被灭亡的时候韩襄王的一个后代,他确实是韩襄王的后代,后来被张良发现,又跟随刘邦,刘邦杀回关中以后看中了这个人,这个人又很勇敢,很能打仗,所以刘邦就看中他,就许给他,说将来把韩地打下来封你做韩王,所以一直到最后,到了汉二年的十月,这个韩信把韩地收复了十几座城以后,刘邦就封他做韩王了,而且这次刘邦的分封,他在韩王信的问题上刘邦有两个发明,一个叫许封,一个叫分封,什么叫许封啊?就是还没有打下韩地之前我先告诉你,等那个韩地拿下来我就许给你了,那个韩地我先许给你,等韩地拿下来你就是韩王。打个比方,就像我们现在那个房地产老板卖那个期房,懂了吧,房子还没盖你先交钱,这房子下来将来就是你的,韩国现在还在人家项羽手里呢,我先告诉你,打下来那韩那块地就是你的。许封,先许个愿封人家,这是一大发明,这很能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啊。再一个分封,真打下来了他真封,除了刘邦在实践中间从求封到分封,他有这么一个转变的历程。另外还要看到一点,就是别人对他的影响,有两个人对他影响很大,第一个对他影响大的是韩信,韩信在被刘邦任命为大将军之后,韩信就动员刘邦、启发刘邦要杀回关中,然后和项羽争夺天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汉中对策”。我们前面讲过韩信给刘邦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是什么呢?你要想战胜项羽,你最好用的一种办法就是分封,你得了地就封给你手下的功臣,你如果能把这个分封运用得很成熟,就会有一大批人为了分封跟着你去玩命,打项羽,你最后就能夺得天下,这是韩信告诉他的,其实韩信给他讲得非常重要,韩信讲了一个什么问题呢?韩信教给刘邦把分封作为夺取天下的一种手段,这一点很高明。刘邦跟项羽的差别在哪儿?项羽也分封,刘邦也分封,他两个的差别在什么地方?项羽的分封是目的,刘邦的分封是手段。

画外音:

刘邦很清楚要想夺取天下人才是关键,分封是吸引人才的最好办法,在韩信的建议下分封成了刘邦激励属下的重要手段。无独有偶,关于分封还有一个人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么这个人是谁?他的看法又能给刘邦带来怎样的帮助呢?

王立群:

第二个高人是谁呢?张良。韩信解决的就是分封是手段,张良帮助刘邦解决的是什么呢?封谁,分封是手段不错,但问题是你把地拿过来你封给谁。我们前面讲过,楚汉战争打得很激烈的时候,刘邦听了郦食其的话,郦食其叫他分封谁呢?分封六国,战国时期被秦灭的六国诸侯王的后代。刘邦听信了,把诸侯王的印都刻好了,结果张良来了个“八不可”给他刹车了,刘邦最后醒悟过来,把嘴里的饭吐出来骂了郦食其,然后赶快把印销毁不封了。实际上郦食其也主张分封,张良也主张分封,这一点他们一致,关键问题是封谁,郦食其主张封战国被秦灭掉的六国国君的后人,张良说绝对不能,你封他你就完了。张良让他封谁呢?封功臣,谁立了功,谁为你打天下谁为你打天下出力多你封谁,其实他的区别就在这个地方,所以张良帮助刘邦解决了一个问题是封谁。我们还讲过张良有一个“下邑画策”,就刘邦在彭城打了败仗回来的路上,刘邦败得一塌糊涂,五十六万大军被西楚霸王三万军队打垮,败得很惨,结果走到路上刘邦讲了一句非常有战略意义的话,他说我愿意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全捐出来,你给我谋划谋划可以给谁。函谷关以东全捐出来这叫什么?这就是主动去分封啊,刘邦这个建议已经把分封从一种手段上升到打败项羽,夺得天下的国家战略,上到这个高度了。张良说只有三个人可封,你手下韩信,还有一个彭越,第三个人,项羽手下的黥布,你要想得天下就封给这三个人,你看张良一直帮助刘邦解决的问题是封谁,韩信给他指的是拿分封做手段。你想想,刘邦在这两个高明的导师的指导下,那么他完成的这篇论文肯定是高质量的。我们看一下刘邦,他在建国之前他所做的一些工作,他其实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大体上是三类,而分封就是刘邦从一个布衣最后登上九五之尊的一个成功的阶梯。在这个过程中间刘邦封了三种人,也就是在三种情况下刘邦都在封王,第一种我们叫真心封王,就是他真心真意地想封这个人,代表人物是谁呢?赵王张耳,张耳是战国末年赵国的一个大名士,刘邦年轻的时候就听说过张耳的盛名,而且跑到张耳那儿去住过行长时间,两个人关系非常熟。张耳跟刘邦还有一层非常特殊的关系,他俩是亲家,他那一个女儿鲁元公主后来嫁给谁了?嫁给赵王张耳的儿子张敖,你看刘邦手下那么多功臣,那么多跟他关系非常好的人,但是在嫁女儿的时候嫁给的是张耳的儿子张敖,以后我们还会讲到这一段事。你可见刘邦跟张耳的关系,这个关系按我们现在最时髦的一句话叫什么呢?“铁”,他俩的关系非常铁,铁到他就这么一个女儿还许给人家张耳的儿子。所以当韩信、张耳灭了赵国,韩信给刘邦打了个报告,要求封张耳为赵王镇守赵国,刘邦拿笔一挥立即同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