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缩小行动目标和便于指挥各分遣部队作战,会议决定将中原局和野战军司令部分成前后两个指挥所。
黄昏时分,暮色降临。
刘伯承,邓小平分手的时刻到了。
这一对出生入死,患难与共的战友,在南征百战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为了大别山的战略坚持,粉碎国民党的围攻,不得不暂时分开。
这一别,他们将天各一方,前途未卜,也许再也不能相见……。
两位首长顶着刺骨的寒风,默默地缓缓地走在路上。
来到跑马岭一处地势较高的小土包上,并肩站在那里,眺望着远方。
他们就这样站着,仿佛时间在瞬间凝固了。
伫立良久后,转而相互默默对视着,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却又像是道尽了千言万语。
最后两双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随后两个人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眼睛里都闪动着晶莹的泪花。
“司令员,珍重!”
邓小平哽咽着说,同时右手举过头顶,向刘伯承司令员行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刘伯承还以军礼,高声地说了声:“再见,政委!”
然后,两位首长跨上各自的战马,在王家湾农民,老共产党员王明福,熊厚言等向导的带领下,刘伯承率后方指挥所和一纵队朝宣化店方向北去。
与此同时,邓小平率前方指挥所向东挺进。
二.
在分析了胜利条件和困难,明确提出了任务后,刘伯承号召大家:“重建鄂豫皖解放区的任务是非常光荣的,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页。
我们的决心是十分坚定的,解放区一定要建立起来,困难一定要克服。
共产党员的特点是越困难越有劲,越团结。
我们要有信心克服困难,我们一定要站住脚,生下根。”
蒋介石不甘心卧榻之侧有人打扰,更不情愿在中原战场再输老本,为此成立“国防部九江指挥部”,由国防部长白崇禧坐镇九江指挥,调集33个旅,其中10旅由进攻解放区的前线调回。
以徐州,西安部队牵制解放军侧翼两军,作战略配合,采用分进合击战术,“全面扫荡,彻底肃清,不使分聚”,向大别山展开了大规模围攻,以求将刘邓彻底消灭或困死在大别山中。
他在给参谋总长顾祝同的一份电报中指出:“各部队行动,迟慢不前,屡失良机,任匪军平安渡过淮河,进入大别山,此为我军人之最大耻辱。
各级司令官,部队长只知稳扎稳打,云集一团,未能区分纵队,不敢超越追击匪军,向来无显著成果,何能消除匪患,挽救危亡。
兹特严令申诫:如再任匪军逃遁而至平汉路以西,各级部队长,指挥官决以纵匪,祸国害民论罪。”
蒋介石妄想一举包围歼灭中原解放军,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
为了粉碎蒋介石的阴谋,中原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指示,抢在国民党军发动总围攻之前,发起了中原突围战役,实行战略转移。
中原解放军胜利突围后,北路突围部队转战河南;湖北;陕西3省边区,创建了豫鄂陕游击根据地。
南路突围部队进至湖北省武当山区,创建了鄂西北游击根据地。
这两个根据地的军民和中原突围后留在原地坚持斗争的游击队和人民,在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度过了非常艰苦的岁月,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中原突围是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战役。
中共中央军委给中原军区的电报中指出:“整个突围战役是胜利的,敌人毫无所得,你们这一行动已调动程潜;刘峙和胡宗南几部力量,给反动派以极大震动与困难,故你们的行动关系全局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