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美军中校1名,少校2名,英,美,土耳其军士兵179名,南朝鲜军53名,日本人3名,特工人员2名。
在这个被美军称为“活地狱溪谷”的谷地,志愿军迫使了美军一个建制部队投降。
五圣山一线,山高坡陡,地形复杂,一般人都不认为美军会选择这里发动攻势,相对所部署的兵力火力都少一些。
熟悉十五军的人,还可以看出秦基伟排兵布阵是颇费苦心的,四十四师以野战攻坚见长,部署在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四十五师擅长防御。
入朝后,被安排在地势险要的五圣山,这样的部署可谓万无一失。
1952年9月,志愿军根据种种迹象分析,美军将在9、10月间发动较大规模的攻势。
但对美军具体攻击目标,仍不得而知。
原志愿军副司令邓华接替回国出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的陈赓代理志愿军司令,决定先发制人,先敌发动进攻,打乱美军的计划。
五圣山地区,山高坡陡,加上地形狭窄,无法展开大兵团,也无从发挥美军的优势,自然美军不会选择这里攻击。
这种思想是如此普遍和固执,直到10月7日晚四十五师召开的作战会议上,与会者还一致认为美军最有可能的攻击方向是平康谷地,所以四十五师的重点是准备对注字洞南山的战术反击。
二.
如此猛烈的炮火,使得在坑道中的志愿军守备部队觉得简直就像是乘坐着小船在波浪滔天的大海上颠簸,强烈的冲击波激荡着坑道,不少人牙齿都磕破了舌头,嘴唇,甚至还有一个十七岁的小战士被活活震死!
幸存者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不约而同以地狱来形容,其恐怖由此可见。
四个多月苦心修筑的野战防御工事在如此炽烈的炮火下荡然无存!
坑道里的守备部队步话机在炮击刚开始就立即呼叫千米之外的高地营指挥所,但炮火实在太猛烈,步话机的天线刚刚架起,就被炸掉,在短短几分钟里,坑道里储备的十三根天线全数被炸毁,仍无法与指挥所沟通联系。
而电话线更是被炮火炸得不成样子。
熟悉情况,准备参战。
美韩军占领阵地后,因为战斗激烈异常,官兵都疲惫不堪,也没时间构筑工事,只是用麻包简单地筑起了一些临时野战火力点。
志愿军的反击部队共四个连,太阳落山后就准备完毕,进入攻击出发位置,十九时在没有任何炮火掩护下发起进攻,原计划采取偷袭,但被美军发觉,随即改为强攻,美韩军立足未稳,顶不住志愿军生力军的冲击,经二个多小时的鏖战,反击部队就将白天失去的阵地全数收复。
敌军的破坏还不是前线部队最大的威胁,缺粮断水才是最严重的,美军对前线部队与后方的交通线实行严密炮火封锁,使得前线部队粮尽水绝。
火线运输员付出几条生命的代价送进坑道一袋压缩饼干,但干燥至极的口腔和食道根本无法吞咽,饥渴成为最大的敌人。
在极端困难下,前线部队只得用尿来解渴。但严重缺水的人体所产生的尿液又少又骚,战士逐渐摸索出一些方法减轻异味:像用毛巾包住掺上牙膏的泥土来过滤尿液等。可不久连尿液也越来越少了。
后方时刻关注着坑道部队艰苦卓绝的坚持,只有坑道部队的坚持才能消耗敌人,赢得准备反击所需要的宝贵时间。
后方千方百计不惜一切代价组织向坑道运送物资,火线运输员一批接一批,前仆后继向前线运输。
在整个战役期间,火线运输员的伤亡率高达90%,甚至超过了坑道部队的伤亡率,通往上甘岭两个高地的山路上,洒满了火线运输员的鲜血,大量的物资也因此损失在路上,送进前线的微乎其微。
由于饮水难以运输,只要容器中弹就极易流失,所以这次主要运送的是既能解渴又能充饥的萝卜。
第二一五章。战斗中创建奇功
一。
一直到第九天,也就是28日夜,运输连指导员和两个火线运输员才冲过了炮火封锁,将三袋萝卜和一些慰问品送进了一号阵地,那个夜晚简直就是战士们最盛大的节日。
但萝卜上火,多吃心里难受,所以前线部队建议送苹果。
于是军部连夜从后方紧急采购了三万多公斤苹果,军师首长也以个人名义出钱买,并在苹果筐上写上名字,派人送往前线,以示对部队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