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队早在4世纪就已经在拜占庭的军队里出现。君士坦丁五世时期的卫队里没有重装骑兵,比军区的军队机动性更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既作为*国内叛乱的工具,又用于支持破坏圣像运动,这种形式一直沿用到11世纪。
伊苏里亚王朝初期,收缴了修道院的大量财产,帝国的军事力量提高很大,这主要表现在对*战争的频频获胜上。在利奥三世胜利的基础上,拜占庭军乘胜追击,先后解放叙利亚部分地区、塞浦路斯岛和亚美尼亚。
与拜占庭修道士们的遭遇天壤之别的是,意大利此时突然蹦出个教皇国,神权日见抬头。君士坦丁五世傻了眼,罗马天主教会不断壮大,拜占庭在意大利的领地却逐渐丧失。
恰在此时,*帝国发生内乱,倭马亚王朝被推翻,阿拔斯王朝(Abbas dynasty;750—1258年;因其旗帜为黑色,故中国古代称之为黑衣大食)兴起。
君士坦丁五世顾不得意大利,他趁着老冤家内讧,混水摸鱼,夺回大片领土,暂时压制了*人的嚣张气焰。。 最好的txt下载网
16 斩首!竞技场上的表演
16 斩首!竞技场上的表演
【激战巴尔干】
搞定东方,君士坦丁五世踌躇满志,把目光投向北方,要彻底解决保加利亚这个心腹大患。
为了达到目的,君士坦丁五世作了两手准备:把*俘虏流放到北部边陲的色雷斯地区,以充人口;修建大量城堡以为前哨。
保加利亚可汗科尔米索斯(Kormisosh)看到南方的“朋友”似乎有动武的意思,他认为这是对双方签署的和平协议的极大侮辱,极大伤害了保加利亚人民的感情。
他派使者到君士坦丁堡,明为索要贡品,暗为探探风声。没想到这个意图被拜占庭得知,君士坦丁五世死也不肯接见使者。
拜占庭巩固边防的工作有增无减,堡垒一个接一个地不断矗立起来,科尔米索斯忍无可忍,派军队向拜占庭发动大规模进攻。君士坦丁五世勇武过人,一举击败保加利亚。
翌年,保加利亚发生内讧,科尔米索斯被杀,温内奇(Vinekh)被拥立为新可汗。君士坦丁五世趁其政权更替的*时期,实施对保加利亚的报复,保持了九连胜的绝佳战绩。温内奇无奈,和拜占庭签署了赔款条约。
759年,君士坦丁五世又一次亲自挂帅,率军杀到边境处的巴尔干山脉,准备教训北方的蛮族,“巴尔干战役”打响。
他没想到防守边境的保加利亚军人数竟如此之少,他高兴极了,认为这一定是保加利亚内讧造成的。
的确,自从温内奇上台以后,宝座还没坐稳,就和拜占庭签署屈辱的赔款条约,这让那些反对他的人找到借口,保加利亚的宫廷斗争日盛一日。
君士坦丁五世决定趁夜袭击保加利亚军,一举捣毁敌人的边境城防,再直插保加利亚腹地。
令他更想不到的是,当军队行进在偷袭途中的时候,埋伏在巴尔干山脉的保加利亚军蜂拥而出,用滚木擂石砸得拜占庭士兵哭爹喊妈,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君士坦丁五世见敌人已有准备,而且初战不顺,军队士气又受到重创,便悻悻连夜撤走。
温内奇见好就收,又和君士坦丁五世签署和约,我认为温内奇急于求和有两个原因:
一、这场胜利让他的威望提升不少,他正好借坡下驴,借和平之机回家搞整风运动,巩固自己的地位。
二、君士坦丁五世颇通军事,这次失败只是过于大意,下次再打就没那么便宜的事了。
【阿其亚鲁斯战役】
君士坦丁五世和温内奇签署和平协议只是他俩一厢情愿,温内奇的如意算盘打得是不错,这份卷子至少应该给他95分。
可是温内奇偏偏忘了一件事:国内的主战派占上风,他们才是阅卷老师。
主战派认为,你温内奇应该乘胜追击,占领拜占庭的领土,我们这些人才能拥有更多的土地,我们就是靠这个发财的。
温内奇的卷子上被工工整整地画了一个圆,判了0分。主战派的乌古尔家族残酷杀害温内奇一家。
该家族的特勒茨(Telets)在贵族拥戴下出任可汗,他可是一个狂热的战争贩子。特勒茨用鹰一般的眼睛扫视着拜占庭,寻找时机准备下手。
机会出现了,大批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亚人迁居到拜占庭北部边境,他们犹如一根钢针,成为拜占庭国内的不安定因素。特勒茨借机策动他们暴动,准备在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收网捞大鱼。
斯拉夫人和保加利亚人受到挑唆,把拜占庭北部地区折腾得鸡飞狗跳,打砸抢事件层出不穷。
事态已经到了危机关头,再不出手后果不堪设想。君士坦丁五世大发雷霆,你们保加利亚换了领导也不能如此践踏和平协议,是可忍孰不可忍!
忍无可忍的君士坦丁五世动员八百艘战船、九千六百名骑兵,以及无数步兵,水陆并进对保加利亚发动报复性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