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那个善苦和尚就是例子。
不过现在至少揪出了寇天雄和司徒浩这跟线。
正值风口。
相信那位户部侍郎短时间应该不会有什么动作。
再说他只是个小人物。
在他前面,还有六扇门和锦衣卫两方大佬。
暂时也没必要太过担心。
不过若是有机会找到那位户部侍郎的把柄。
李长辞第一个就要找机会收拾他!
“柳大人,灾银的事都是司徒上虞昏迷中说的,我只是刚巧听到而已。”
“实在不敢当协助破案这功劳,这一切都是仰仗二位大人。”
李长辞这时候可不敢接这功劳。
若是上表朝廷,朝廷发下嘉奖。
那他岂不是就站在了明处。
不妥,不妥。
危险系数有点大。
经过善苦的事,他还是觉得稳健一些才稳当。
范知县听后笑了笑。
心道这小子倒是最近倒是挺会做人。
如此功劳竟白白不要。
全推给了两位大人。
这马屁拍的可是啪啪响。
柳长鸣见李长辞推辞,眼眸一亮,笑道:“若这次不是长辞小友协助,恐怕这次案子不会如此顺利。”
“小友不必推脱,兖州灾银丢失数量巨大,除了司徒府这几万两,目前户部的账还有十几万两对不上。”
“日后我等调查,说不定还有劳烦小友的时候。”
到此刻,柳长鸣当然明白这次破案的关键就是眼前的捕快李长辞。
他和锦衣卫的人一开始只是通过路上隐约的车痕才来清河县调查。
结果一连几日没什么收获。
若不是李长辞的指引,哪能如此快的找到灾银?
不愧是当年那位老神捕的孙子。
至于李长辞推脱,他自然也能猜到是为了避免麻烦。
能力强。
不贪功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