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我们三个要一口气读完好几篇日记,没想到第一篇日记读完,三个人都露出头疼欲裂的表情。
胖子的电影看多了,开始脑洞大开。他觉得万军本来不长这样,应该是后来整容整成李博学舅舅的样子,把李博学原来的舅舅杀掉,取代了他。
说出这个想法后,他自己对这个说法还深信不疑。
林若兮随后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觉得这种说法不太靠谱,整容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优化塑形,或者破相似的整容,把自己的相貌改的面目全非,但想要完全整成另外一个人的样子几乎不太可能,就算勉强能整出个大概轮廓,看上去也非常的不自然。
胖子这时插了一嘴,问林若兮有没有整过容,差点被林若兮打死。
我随后讲到了人格,就算身材和样貌能勉强过关,一个人最难模仿的其实是人格特质还有他的记忆,经常和万军接触的人,熟悉了他的行为模式,一旦换了一个人,必定会发现异常,当事人很容易会想到用过往记忆来测试,是不是本人一试便知。
林若兮立刻赞同我的说法,提到了她刚刚和B的经历,说她就是因为觉得B的人格特质和我不同而产生了怀疑,只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将其识破。
“那是怎么回事?”听完林若兮的解释,胖子有点不耐烦起来。
林若兮听到这话也蹙眉:“这不是在探讨呢么?我要是知道答案就告诉你了,还用得着在这瞎猜么?”
我问林若兮,李博学之前有没有一些关于他舅舅万军比较蹊跷的言论。
林若兮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会儿,露出失望的表情摇了摇头,还苦笑着说:“李博学这个人你是知道的,很多事情都喜欢藏在心里……”
我听了不由叹口气,心里生出一种莫名的绝望感。
讨论来讨论去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我们决定继续看那本日记,翻到了第二篇:
他们今天又欺负小民了,把小民拉到阳光底下暴晒。小民有白化病,最怕被阳光晒。小民之前帮过我,我看不得他如此被人欺负,冲过去帮忙了。
我打倒了其中最壮的那个,其他人都害怕,不敢上前。园丁妈妈一开始就在旁边看着,等我起身走开她才过来。
后来她找到我,说那个人伤的很重,可能会死。园丁妈妈之前教过我们,她说我们将来都是会死的,他如果死了也没什么稀奇。我倒是希望他死了,我很讨厌他。
读完了第二篇满是用拼音代替汉字的日记,我仍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要不是为了寻找有价值的线索,我实在是没有勇气继续读下去。这并非因为胆小或者怎么,里面记录的内容,是非常真实的人性,真实得让人透不过气。
陈年往事慢慢地在脑海里浮现,我在现实社会中也接触过福利院的孩子,当时是为了增加社会实践的经验,跑去福利院做义工。
当时去福利院的经历,真的是令我毕生难忘。感觉那些孩子所生活着的,是和我们在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完全不同的世界。
那些孩子大都有些问题,身体完全健康的属于少部分。
根据院长的说法,很多孩子都是因为出生时身体有残疾,被生父生母无情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