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臧,你说袁绍来使,是何居心?”
“袁绍遣来邺,无非有两种可能:
一是来使说的是假的,袁绍遣使是为了麻痹我们;这个于理不通。我们再大意,也不会在战争一开始就放松戒备,时间拖的愈久。对袁绍就越不利。
第二个嘛,就是袁绍军地粮草储备,比我们想象的还少,他们坚持不下去了……看来,文节克扣粮草做地,还真是不错……”
说到这里,戏志才忍不住开了个玩笑。
六月初三,袁绍派遣地使者逢纪,抵达了邺县。逢纪宣称,袁绍已经表自己为豫州牧,但是他没有粮草,要求提供五十万石粮草,并请求将袁绍等人的家眷都接走。
坦率地说,张涵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半晌无言,他挥师十万入冀州,便是下了决心,要与袁绍好好战上一场的。想不到,袁绍竟然要不战而走。张涵最初的反应便是,这是假的,逢纪想骗他。于是乎,对于粮草地要求,张涵断然加以拒绝 ——“想要粮草,提兵来取便是!”
其余的要求,张涵却没有直接回绝,只说需要考虑考虑。
与此同时,张涵又传令给张英,要求黎阳大营提高警惕,加强戒备,又把邺县大营的哨兵和巡逻队增加了一倍,什么明哨、暗哨、潜伏哨地,通通翻倍。
张英接到命令,倒没有张涵这么夸张。黎阳大营是战场的最前沿,没有大的战事,但袁军的渡河侦察,小股部队的渗透,天天都会发生好几起。本来,便已戒备森严。张英只稍微强调了下警戒,提醒各处小心袁军渡河偷袭。
不过,张涵几天琢磨下来,却有点相信逢纪的话了。其实,在参谋室的分析中,袁绍的南下,也被作为可能性之一提出来了。当然,参谋室高估了袁绍的粮草储备,张涵也高估了袁绍的实力,两方面互相影响,张涵便对此视而不见了。
戏志才的想法,与张涵又不于。他看待各方面势力更为客观,在他的眼里,张涵未雨绸缪,青州已经初步具备了实力,足以横扫各路诸侯了。然而,张涵的小心谨慎,戏志才并没有异议。
在韩馥、袁绍和公孙瓒三股势力中,戏志才最重视的,便是韩馥。
韩馥拥有雄厚的战争潜力,可以与青州打下去。而袁绍和公孙瓒都不具备这个条件。青州可以支持十万大军在外征战一年,而丝毫不用担心补给匮乏。进一步说,青州此战一败涂地,也不会动摇青州的根基 当然,张涵战死,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因此,张涵目前最重要的,非是其他,而是要同化掉冀州势力,使之如臂使指,真正与青州联成一体。这个目标,在韩馥积极主动的配合下,正飞速实现着。每天,张涵处理军务之余,都要与许多冀州的重要官吏见面,联络感情畅想未来之类。自然,张涵每天也要与韩馥见面韩馥的全家人都已经送到了临淄,他是死心踏地地投靠张涵,没有回头了。但是,冷落了韩馥,可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若挥师南下,青州军也不可能从后追赶。
况且,大河天堑隔在两军中央,袁绍军渡河北上很难,青冀联军想南下又谈何容易。
“文臧,你是说,袁绍真的要南下喽?”
“真的,还是假的,有什么关系?”戏志才洒脱地一笑,“我们以不便应万变,就足够了……”
“可是……”
张涵有点不甘心,好吧,他也是个得陇望蜀之人。假如,能够在这个时候,将袁绍消灭掉,将来也会省不少麻烦。
对于这种妄想,戏志才不准备发表意见。
张涵遐想了片刻,便放弃了:
“文臧,你说袁绍这些人的家眷如何处置?”
“主公,这个,我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戏志才犹豫了一下,“按说,我们可以选择将之扣留,或者释放。
不过,主公就算将所有人都放了,恐怕也不会有人说您的好话的!然而,扣留人质的话,则会损害主公的名声。
而且,袁绍恼羞成怒之下,也可能会渡河来攻……”
“渡河来攻?渡河来攻……”
张涵眼睛一亮,嘀咕了两遍,不由感叹道:“这个主意不错,渡河追击很麻烦,但是,袁绍若渡河来攻,那就再好不过了……命令张超,占领渤海后,便将这些人的家眷都送往临淄;命令华 ,将曹操的家人送往临淄;命令韩彰,将刘岱家眷送往临淄;命令张涧,在临淄城外单独开辟一处里坊,讲其一并安置……
对了,还要分别给这几位去书信。给曹操的书信,就说泰山不安定,为了保护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特意将之接到临滔去,请他一定要放心。算了,这信我自己写,我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到我诚挚的关张涵这时才想起来,在他治下,还有不少人质可以挟持。
“呃……”戏志才啼笑皆非,还诚挚呢,拉倒吧,他忽然想起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