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文天祥的《思方将军》曾经提到。
始兴溪子下江淮,曾为东南再造来。
如虎如熊今固在,将军何处上金台。
———————
徐道覆和卢循兵分两路北进,他先率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了北面的南康郡。
然后拿出前几年买卖木材的契约,挨家挨户,按原价赎回全部原有船材。
在后面的十几天里以最快速度建造出十二条大兵船,仅仅船楼就高达十二丈,又造较小的兵船约千艘,名为芙蓉舰。
这些船都是闽、广海边的渔民和善于使舟的始兴溪子所造。
船上的桨橹用极坚固的上等木材精制而成,取材相当珍稀,徐道覆早准备好了,这时也从南康山的密林里运了出来。
天师道叛军的兵船很快制造完毕,各种设施配备齐全后,老天爷也特别帮忙,接连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山洪暴发溪水陡涨,义军乘兵船,凌波逐浪,从赣江而下,兵不血刃占领庐陵郡(今江西吉安市吉水县附近),于四月直取豫章(今江西南昌市附近)。 ——————地图为卢循、徐道覆在始兴郡分两路北上,右下角可做后面建康保卫战参考。
何无忌率官军水师已抵达豫章城外赣江之上,长史邓潜之劝阻道:“会稽王殿下已派人上奏朝廷,请求援军,我们应该固守豫章,将南面南塘堤坝挖开,使赣江之水流入,降低水位,如此,天师道叛军高大楼船只能搁浅,然后再徐图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北府名将何无忌刚刚起复,正欲一战打出官军士气,在会稽王面前立下头功请赏,根本听不进邓潜之的话。
参军殷阐也劝谏道:“何将军,卢循、徐道覆二贼麾下皆乃三吴老贼惯匪,作战经验丰富尤善水战,而我们兵少将寡,长史大人之言甚是,应固守豫章城,坚壁清野,断其粮道,待援军到来,共破叛贼。”
“哈哈,你二人休要多言,”何无忌不屑地冷笑道:“我当年与刘牢之、刘裕等人一起多次击败天师道妖孽,根本就不堪一击,随我一起迎敌。”
然而,徐道覆率军在城外早已严阵以待,何无忌兵船刚刚抵达赣江西岸,只听得一阵铜锣声响起,岸边山丘中埋伏的义军射出了漫天箭矢,如暴风骤雨一般。
此时天边刮起了猛烈地西风,官军的小兵船又被风浪吹回东岸,叛军的大兵船顺风像山岳一般劈头盖脸碾压过来。
官军连叛军的面都没见,兵船就被撞碎,剩下的惊惶失措,拨转船头登岸逃跑。
数十名叛军从楼船上纵身跳下,上了官军帅船,与何无忌及其亲兵卫队短兵相接。
何无忌大吼一声,“取苏武节来!”
有亲兵给何无忌取来了在建康临行前会稽王亲自交到他手里的苏武节。
何无忌一手持节,一手挥刀,面对越来越多的天师道叛军毫无惧色,奋力搏杀。
怎奈寡不敌众,这位北府兵的名将力战而亡。
徐道覆率领叛军乘势占领豫章,再沿赣江向北进军浔阳(今江西九江市附近)。
这时已抵达巴陵(湖南岳阳市附近)的西路军卢循接到徐道覆的胜利消息,又闻刘毅朝廷精锐水师正在前来浔阳的江面上,心中暗忖,刘毅也是自己的老对手,北府军悍将,作战实力不在刘裕之下。
于是决定挥师沿长江而下与徐道覆会合共同对付刘毅。
五月,天师道叛军合兵一处,声势浩天,攻取江州治所浔阳,刺史庾悦不敌率残部弃城而逃,江州全境沦陷。
七日后,刘毅率两万水师在赣江与长江交汇处不远的桑落洲(今安徽?安庆市?宿松县?汇口镇)遭遇了。
一场大规模的水战在长江江面展开,犹如火星撞地球一般,一方要东进攻取建康,一方要在新朝廷中立下战功出人头地,双方杀得是天昏地暗。
比何无忌还要心高气傲的刘毅此番可算是见识到了,曾经的手下败将卢循、徐道覆已经不是当年被打得抱头鼠窜逃亡海上漂泊的妖孽贼寇了。
他们船坚矛利,造反以来未逢敌手,士气正旺,始兴溪子更是野蛮嗜血,骁勇无比。
一战下来,官军水师溃不成军,刘毅自知轻敌,败局已定,忙下令全军撤退。
但他们的船也没有天师道叛军跑得快,一时间,长江江面上变成了一场血腥的屠杀。
官军战船被楼船撞成了碎木板,江面上密密麻麻塞满了落水官军和尸体,哭喊声,求救声,响成一片。
几名亲兵拼命护着刘毅划小船逃到长江南岸边,清点人数,两万人只剩下了四十多人,刘毅率残兵向南逃去。
两连败的消息传到了建康,陈顾上表请罪,自请降职处分。
奏章到了谯城,京都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