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
陶圣和鸣秋先生齐声惊呼,唰的站起,彼此相视一眼,眼里皆有惊骇之色流露。
他们不知道文化入侵。
但不代表他们想不明白,他们可是圣人。
而圣人念头通达,一念可观世界。
余贤那一句话,瞬间如同惊雷一般。
只二人对视一眼之间,彼此就明白了这其中的恐怖之处。
“贤儿!”
良久之后,陶圣二人坐下。
鸣秋先生神色凝重的开口说道:“你此番言论,可否写出来?若能,吾将为你记一大功,若是不能,吾将为你记一中功。”
“另,此文若能写出…”
鸣秋先生顿了顿,郑重说道:“于你成圣之后将大有好处。”
“回先生。”余贤慎重抱拳道:
“学生前些时日于月神殿静修之时,已将先生所赠书籍阅览大半,故此才略有所感。”
“此文学生心中已有底稿,但此功非是学生一人应得,先生和恩师赠书,当得大半功劳。”
“你这孩子,心眼也忒多了点!”
鸣秋先生没好气的笑骂道:“你想看书,我孔家藏书和圣院藏书尽可随你翻阅,这事儿老夫还能做主。”
“另外,你恩师陶圣还为你争取了吾祖孔圣春秋首稿阅读一次之权,这些事情,你就不必操心了。”
“哪怕是别家圣人手稿,只要你足够优秀,吾等自会为你尽力争取。”
“再说给你的那些书,吾等又岂是没有读过?然吾等也没能读出你之想法,所以这功劳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你也别耍花招!”
“且赶紧将你想法写出来才是正事。”
“嘿嘿…”
余贤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他这点小脑经…
人家圣人一眼就看得透透的。
“快写!”陶圣狠狠的瞪了余贤一眼。
手里瞬间出现一块戒尺。
“是,恩师!”
余贤急忙应了一声,拿出笔墨纸砚,挥毫落纸间,一行行文字快速出现。
《文化论》
周之世官大者史。
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人伦品目焉。
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
……
余贤开始引经据典,从人族正史周朝开始引入,论述历史,讲述文字之重要,看得陶孔二圣双目异彩连连。
“夏之亡也,孔子曰:“文献杞不足征。”伤夏史之亡也。殷之亡,曰:“文献宋不足征。”伤殷史之亡也。”
“周之东也,孔子曰:“天子失官。”伤周之史亡也。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二圣看到余贤写出这句话。
双目里不自禁的再次露出惊骇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