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圣脸色凝重,放下书看着老龙王。
能让他都恐惧的劫难,那得大到什么程度?
万年血藕虽好,但他不想接了。
“放心吧,我不会害他!”
老龙王皱了皱眉头说道:“其实你们人族也在这一劫里。”
“还有多久?”陶圣深吸了一口气问道。
“不知道!”老龙王摇了摇头。
房间里一时间沉默了下来,陶圣默默的收起万年血藕,继续翻看稿纸。
过了许久,老龙王深吸了一口气道:
“这小说一道,恐怕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可惜,文道在人族,我龙族便是想学也学不会啊,好好发展吧,这一道将来会有大用。”
“同感,倒是我人族之前想得差了!”
陶圣叹了口气。
“现在发展还不算晚。”老龙王凝重的说道:
“只要有人能借此道封圣的话,小说之道必然大兴,甚至可能和儒道等大道并列于世。”
“难!”陶圣摇了摇头道:
“小说之道刚刚凝聚,没有一定数量的作品作为支撑,大道很难发展得起来,也就失去了成圣的基础。”
“拭目以待吧!”
老龙王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陶圣,身体渐渐虚化,消失在了房间里。
随即。
那层笼罩着房子的水蓝色光晕也消失不见。
余贤见光晕消失,急忙进了屋里。
却只见恩师陶圣一人在沉思着,老龙王已经不知何时走了。
“贤儿,这东游记就不署你真名了。”
陶圣转身让余贤坐下,才轻声说道:“你另取一号吧,至于发行之事,为师自会安排。”
“恩师!”余贤深深鞠了一躬说道:
“那弟子就叫望乡客吧。”
“望乡客?似乎随意了一些。”陶圣皱眉道:
“此名虽只是称号,却也不可随意乱取,这关乎你今后之文名,丝毫马虎不得。”
“恩师勿怪!”余贤郑重抱拳一礼道:
“弟子并非随意,而是前些日子曾听卫曜他们聊起过驻守边关时的事情,想到我人族百万儿郎为了抵御异族而身处长城之上…”
“他们终年里子不见父,妻不见夫,甚至战事一起之后,更不知何时会埋骨他乡,又或者尸骨无存。”
“所以他们只要无事时,都会多往家乡的方向看上一看,哪怕是看不见家里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
“但卫曜他们说,只要看着那个方向,心里就会暖暖的,当时弟子因此而深受触动,早就想赋诗一首赠送他们,却一直未能作出。”
“正好恩师您刚才让我另取一号,弟子一时有感,才有所触动。”
说罢,余贤拿出纸笔,挥毫写道:
《登玉门关闻笛有感》
玉门关外沙似雪,犷平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