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来匠人,用这些废弃的材料,补墙、修屋顶。
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府衙后院竟修缮一新!
而周家,只花了少许的人工费用。
总揽此事的周娇娥,也觉得称得上一句“聪明”。
谢元记得,她在某本宋代的杂记还是小说上,看到过类似的情节。
她没有怀疑周娇娥是“同类”,因为周娇娥的所言所行就是个古代女子。
不是穿越者,那么,对方就是真聪明。
所以啊,谢元永远都不会小瞧古人的智慧。
“行事还是小气了些!”小家子气!
如意守在谢元身边,帮她通头发、按摩肩背。
她是谢家的世仆,从小在谢家长大。
其见识和心性,比一些小门小户的千金小姐还要高一些。
她很瞧不上周娇娥这种取巧的做法,“周家又不是没有银子。”
“在王府的时候,娘娘您从未在银钱上亏待了周家。”
“周长史升任刺史,您还特意派人去送了礼金,以及搬家的车马费、安家费。”
如意确实有理由抱怨。
周文成在越王府,确实摸不到权利,但他并不缺银钱。
每个月的俸禄,王府专有的奖金、福利、年终奖等等,也都如数发给他。
而王府呢,还免费提供了后街的小院,吃饭什么的,还有补贴。
可以说,在越王府这两年,周文成一家几乎花不到自己的钱。
一来二去的,周家也就攒下了不少钱。
或许称不上大富大贵,但花个几十两银子,买些新的砖瓦,还是没有问题的。
又何必弄这些小手段?
谢元笑了,“你呀,不懂!”
“官场有个规矩,‘官不修衙’。”
意思就是,哪怕衙门再破,当官的也不能自掏腰包去修缮。
一来,铁打的官衙,流水的官儿。
不管是县令还是刺史,都不是一辈子呆在官衙里,顶多三任,最少一任,任期到了,就会离开。
花了钱,修了房子,自己走的时候,又不能带走,岂不是太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