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事件应急处理小组是中炎黄的临时机构,由各部门人员搭配组成,正式领导是宋剑锋,但具体业务会有临时指定的现场指挥,杨旭就是临时组长,可是他这个年轻的组长却没有权威。
中炎黄是特大型国企,不是军事单位,以权压人行不通,必须拿出真本事才能让人心悦诚服,杨旭第一次出国执行应急任务就出师不利,心中严重不爽,如果换了别人他一定想方设法羞辱打击对方,可是和自己叫板的是郑佳一,这就让他左右为难了。
郑佳一刚进入中炎黄工作,没有资历可言,但她的行政级别一点不比杨旭低,甚至还要高上那么一点,更别说她的父亲是副国级的领导人,中央能源安全小组负责人,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正儿八经的实权派,杨旭那个快退休的副部级老爹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而且郑佳一是宋剑锋临时安排进应急小组的联络官,虽然这里面并没有其他意思,但在别人眼里,郑佳一就是监军,比组长更有权力。
杨旭自己心虚,其他组员各怀心思,没有人反对郑佳一的决定,他们迅行动起来,通过中国大使馆联系阿富汗驻伊斯兰堡的外交机构,紧急办理签证,包下一架小型支线客机,从伊斯兰堡直飞喀布尔。
期间郑佳一和刘汉东保持着联络,得知他在部族村落中做客,并没有任何危险之后,也就不再担心他这边,将精力全都放在营救唐建军和白富荣上。
飞往喀布尔的客机上,舷窗外是连绵不绝的兴都库山脉,应急小组的成员都靠着头枕闭目养神,只有郑佳一在本子上写写画画,筹划着营救计划。
阿富汗政府是在美国庇护下组建的,虽然大部分美军已经撤离,但美军依然保持着一部分军事顾问和诸如私人防务公司之类的准军事力量,调动阿富汗军队也需要美方协调才能事半功倍。
郑佳一曾在高盛工作,结识了一些很有能量的人物,资本大鳄,犹太财阀,参议员之类,或许这些早年积累的人脉能够派上用场。
……
夕阳下炊烟袅袅,羊群慢悠悠的回家,小村落附近被罂粟丛包围的墓园中,添了许多新坟,死亡对于战乱中的普什图人来说,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阿卜杜勒老汉家是一所泥土建成的平顶房子,屋顶上可以做祈祷,家徒四壁,只有地上铺着的毯子才能显出一些居家的味道。
“你了解阿富汗么?”老汉盘腿坐在地毯上,用并不娴熟的英语和他对话。
刘汉东摇摇头,他对阿富汗的了解只停留在新闻中。
“阿富汗曾被无数大国征服,波斯人、匈奴人、阿拉伯人、蒙古人,沙俄人,英国人,还有苏联和美国,阿富汗的历史,就是一部反征服史,不管是谁,都终将离去,但阿富汗不是胜利者,我们只是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刘汉东肃然起敬,没想到老汉能说出这么一番有哲理的话。
老汉从怀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刘汉东,这是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上面是一群穿着长袍,围着阿拉伯方巾,怀抱步枪的年轻小伙,其中一个看眉眼很像是阿卜杜勒老汉,站在他旁边的是个高个子大胡子青年,斜挎着一支ak74u短突,样貌也颇为眼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
“阿富汗曾经是一个文明,现代的世俗国家,但是现在却是极端、落后、战乱的代名词,战争摧毁了我们的国家,也毁掉了我们的年青一代,女人们戴上了面纱,男人们除了打仗什么也不会,国家经济一团糟,我们没有石油,只能靠种罂粟和当雇佣兵为生,这样的国家永远没有前途。”
刘汉东无言以对,不知道老汉这些话背后的意思是什么。
“孩子,那些蒙面人穿的什么鞋子?”老汉思维很跳跃,下一句就转到了其他事情。
刘汉东仔细回忆着:“是军靴,美军制式沙漠靴,黄色和黑色的都有。”
“那他们应该不是阿富汗人。”老汉下了断言。
“为什么?”刘汉东不解。
“阿富汗人不穿那种靴子。”老汉一语点醒了刘汉东,印象中绑架自己的武装团伙穿的是拖鞋和一脚蹬的中国造廉价人造革皮鞋,脚后跟位置也被踩平,皮鞋当成拖鞋穿,而后来者则穿着打扮相对洋气,用的武器也更先进。
“他们开的什么车”老汉继续问。
“苏造军用卡车,还有悍马,军版的,有m2勃朗宁重机枪。”刘汉东观察能力很强,一些细节牢记于心。
“他们使用什么语言,你能复述一两句么?”老汉目光开始聚焦。
“应该不是普什图语,比较像……我也说不上来。”
“我现在用几种语言来各说一句话,你听一下那种最接近。”老汉干咳一声,开始变换各种语言,听的刘汉东目瞪口呆。
刘汉东很有语言天赋,他仔细倾听,苦苦回忆着当晚的场景,那些蒙面人在战斗中曾经多次呼喊对话,阿卜杜勒老汉使用了六种语言,其中有一种比较接近蒙面人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