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凉茉拿出钢笔,以最快的速度将翻译好的句子写在稿纸上。
1993年的华夏还没有接入互联网。
华夏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成立也是1994年的事情,搜狐、新浪在华夏成立网站也是1995年的事情,所以初代的华夏外交官们,每天都顶着巨大的压力,他们必须努力走在信息的顶端,克服重重阻碍,艰苦奋斗着。
四十分钟后,夏凉茉手写完九篇英文新闻稿,冲进李慕维的办公室往他桌上一放,转身又跑出去了。
二十分钟后,夏凉茉手写完三篇意大利翻译稿,冲进李慕维办公室……
三十五分钟后,夏凉茉又送进去四篇……
最后一篇长达三页的俄语稿子,是最让夏凉茉头疼的。
她发现这里面有不少跟生物研究有关的专业术语,手边没有对应的字典。
她环视身边的同事。
所有人都在忙。
夏凉茉心知自己不能浪费时间,先把这三处专业用语空出来,然后她努力把后面的全都翻译完成。
此时距离她交稿时间还剩下最后七分钟。
她从自己工位开始,拿着这三个专业术语一个个问同事——
“您好,请问你会俄语吗?这三个词能帮我看下嘛?”
“抱歉,我不会俄语。”
“您好,您会俄语吗?”
“不会……不好意思。”
“没关系。您好,您会俄语吗?”
由于她一直在问,终于有好心的同事提醒她:“小夏,你去欧亚司问一下,那边的林枫以前在驻俄大使馆待过三年!”
夏凉茉紧张地看了眼手表。
此时还有五分钟交稿。
她现在所在的位置在翻译司,其实她来之前也不知道自己会被分配到翻译司实习。
而早上人事科的同事已经告诉过她:翻译司的工作职能就是做好其他各司的基础保障。
所以……
她身为翻译司的职员,因为不会翻译这三个词,要跑去其他司询问,这不是打他们自己人的脸吗?
“是啊小夏,你去欧亚司问一下吧!”
“欧亚司肯定知道的!”
又有几名同事在起哄。
而且他们从一开始忙的不可开交,到现在喝着水,一脸看好戏地望着她。
这表情怎么看都有点像是幸灾乐祸。
夏凉茉想起战北煊提到过军队管理的制度:严禁越级报告。
外交部不是军队,但肯定自有属于它的流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