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从听到贵妾二字时,眉头就拧起了,这个皇上真是爱开玩笑。自己的孙女就算是庶出,嫁入侯府也不能为妾呀!贵妾是什么,说白了也是妾呀!
可是这么多人都看到了,刘氏也点头同意让南宫如进定北侯府了,自己若咬死不放,到时候僵下来,最没脸面的还是如儿和自己。
所以太后这会也不知道该如何。心里只恨刘氏嘴快。之前不是一直不肯让莫离纳妾吗?这会却急急的就应下了,不就是断了自己的后路吗?皇上金口玉言,皇上说出去的话。能收回吗?
可是南宫如投来的委屈眼神,还是让太后有些心软,而且刘氏太张狂了,就该杀杀她的危风。当初让她盯着定北侯府。结果她把自己送去的两丫鬟全都丢到庄子上去了。这不是无视是什么。
一个乡下女人,若不是入了明儿的眼,自己会这般抬高她吗?再聪明又如何,这身份太差了,根本配不上如儿。也就莫家这样的武夫出身,才会把她当个宝。
太后亲自扶起南宫如,一脸的怜爱,“皇上。如儿到底是你的亲侄女,姓着南宫呢?
若做贵妾不是伤了咱们皇家的脸面吗?怎么也得是平妻的身份。风风光光的嫁入定北侯府吧!
哀家就疼这个孙女,皇上不会不成全吧!”
众大臣和命妇们,真心觉得太后过份些了,这不是逼皇上吗?皇上若念从了太后,虽然是孝顺了,可是这皇上的威严可就大打折扣了。这母子二人早就生了间隙,这是鬼都看出来的,这还真是家家一本难念的经呀!
皇上对太后的威胁根本不想理会,太后难道不知道自己是皇上,自己的话没得更改吗?太后不宠着自己的儿子公子,却偏偏对老二家的儿子女儿宝贝的紧。
明明是个庶出,生母还是犯了那样的错。太后居然还能原谅她,成天放在身边宠着。
皇上以前虽然知道太后偏心,可是想想自己得到了皇位,要是老二什么也没有,也就不放在心上了。
可是这些年来,太后越来越过份了,先是让自己立南宫明为太子,接着又想让南宫明收了莫家军。现在更抬举一个犯妇的女儿,皇家有这样的子孙皇上想想都觉得丢人。
皇上忍了太后太多次了,这一次当着百官的面,皇上不想再忍下去了。“母后,如儿是您的孙女没错,但是,您不是只有如儿一个孙女,这后宫那么多公主,您想宠哪一个宠哪一个。
想要谁陪着您,她们必定会好好的孝顺您。没必要宠一个身份低微的庶女,她做下的丑事全京城无人不知,不是您不说人家就不知道。
定北侯世子愿意负责就不错了,您不要再得寸进尺了,没得到时候寒了忠臣的心。
今日事非曲直大家全看在眼里,您就别再为南宫如求什么了。朕希望您在慈宁宫好好安享晚年,别再管这些事非了。”
太后让皇上的话气的够呛,什么,让自己去慈宁宫安享晚年。什么自己得寸进尺。太后自从做了太后之后,早就习惯了听奉承话,习惯了别人的顺从。
皇上说这样的话,真让太后心里又气又恨。这还是自己的儿子吗?当年自己在后宫与那些后妃们斗的你死我活,好不容易才能走到今日的位置,并且把皇上扶上皇位。
就是盼着自己老了,可以过的舒服些,不用再受任人的闲气,也不必再看任何人的脸色。
当年想尽法子,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讨好先帝的日子,太后过的怕了,也再也不想过了。可是没有想到自己费尽心血,培养出来的儿子做了皇帝,居然当众给自己没脸。
太后指着皇上怒斥道:“皇上你可别忘记了,是谁把你扶上高位的。哀家是你的母后,可是若你如此不孝不敬,就休怪哀家手上不留情了。”
大臣们纷纷低头不语,完了,这下成了母子争斗了。谁都知道太后的手段,虽然一直不管事,可是太后的人脉和势力还是在的。当年太后能扶起皇上,现在再扶起南宫王爷并不是难事。
这下皇上与太后是真的撕破脸了。太后是在威胁皇上,也是在向皇上下战书。这下坏了,朝中又要不太平了。一边是南宫王爷与七皇子争位,一边又是北疆入侵。
这下朝廷有得乱了,不过重要的不是这些,重要的是如何站队,千万不要站错队了,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皇上心也冷了,太后这是公开的承认。要扶南宫明做皇帝。自己不孝不敬,自然要被废。皇上太天真了,以为自己利用罗庶。可是慢慢架空太后,可是太后在暗地里一样不断的发展势力。
不然一个南宫明再厉害,为何几年的功夫,手中的人脉。手中的势力。是自己这个皇帝都忌惮的呢?怕是背后没少太后的帮扶吧!
皇上心里很痛,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敬着太后,处处让着太后,没想到最后太后还是把自己当工具。只要自己不听话了,立马就想换掉。可是如今的自己可不比当年,岂是太后想换就能换的。
“母后,您何曾待朕留情面了,朕知道母后早就想废了朕。可是朕告诉您,朕也不是软弱可欺的。朕今日就宣布立七皇子为太子。许大人入内阁。”
此话一出七皇子一派暗自高兴,没想到今日会有这么大的收获,这还真是好消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