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三个小时,走完了七公里路程,第七师炮团就快速进入了战斗位置。
这时候,华夏步兵也出现在了英国人的视线中。
在吃了几颗子弹后,华夏士兵开始就地布置阵地——出发阵地。
赵尔丰决定,今天发起一次试探性进攻。
“报告!炮团回报,阵地布置完毕!”
“后勤供应怎么样?”
“通畅!”
“前线炮兵布置的如何?”
“部分火炮已经到位,野战工事修建的进度有些缓慢,缺少材料物资。”
“命令前线,正午十二点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
“命令,正午十二点,司令部前移,我要去前线,第一时间指挥战斗。”
“是!”
……
“这些华夏士兵和以前有了很大改变,我们有些麻烦了,援军到那儿了?”克洛伊用单筒望远镜观察着一千多米外的华夏士兵。
“预计今天进入亚东,这两天是别想了,当地人正在疯狂破坏道路,他们能在一个礼拜内抵达我就谢天谢地了。”哈利也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
大英帝国实在太大了,军队也太多了,像英印军这种暂时不进行换装的部队,老东西不少。
不过并不是说老东西就差了,他们手里的单筒望远镜性能都不错,放大倍率足足15倍。(在单筒里很低了。)
一战时,还有大量单筒望远镜在使用。
“那我们可能有些麻烦了,这是侦察兵的报告,对面起码有四万人。”克洛伊放下望远镜,拿出一张纸。
“四万人又怎么样?五十年前,两万不到的英法联军,轻松击败了青帝国超过三十万人。”哈利撇了撇嘴。(实际是17700人击败29万人。)
“意大利和奥斯曼争夺利比亚的战争,我亲身经历了。”克洛伊又拿起望远镜,又拿出指南针摆在地上,边看边记录着什么。
“奥斯曼人的军队大部分依旧是不堪一击,除了勇气,几乎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但是,奥斯曼人的新军表现的不错,我和埃及的同僚们都认为,他们已经有了欧洲二流陆军标准。”
“而青帝国曾经也建立了一支新军,这支新军中的部分还参与了革命。”
“我有一种预感,我们眼前的这支部队,就是有一部分新军。”
克洛伊在笔记本上写了一大堆,然后撕下那一页,递给参谋。
“让炮兵按此参数进行炮击,炮击后立即转移阵地,准备反炮兵战斗。”克洛伊对参谋叮嘱道。
“是!”参谋敬了个礼,转身一路小跑。
约十几分钟后,炮声响了起来。
轰轰轰……
克洛伊看到,对面的华夏战线上,飞起不少尸体。
炮击持续了两分钟,并不是很激烈(架退炮)。
克洛伊亲眼看见,一门门火炮被华夏士兵推出来,向着他们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