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也不觉得是李弘自己想出来的,毕竟再老的郎中也搞不出这些东西,何况是一个孩子?
至于李弘到底是怎么知道的,目前杨算也给不出合理解释。
李弘觉得气氛有些尴尬,也避开这个话题,问道:“先生觉得,此时的大明如何?”
“蒸蒸日上。”杨算捋着胡子笑道。
李弘手指着周边越聚越大的流民聚落,问道:“这也是蒸蒸日上吗?”
杨算解释道:“大明开国二百余年,仍能中兴,岂非天命所在?至于这些流民,自弘治年间起便遍地都是,若是这些人能翻得起什么风浪,只怕大明朝活不到今天。”
李弘思索了片刻,说道:“可整个陕西旱得厉害,所以才会有这些流民,真到了要饿死的那一天,流民势必会起义。加之辽东鞑子寇边,届时大明朝廷东西腹背受敌,又当如何?”
李弘此刻还不知道,大明西北农民起义的序幕早已拉开。
杨算呵呵笑道:“辽东鞑子虽然凶残,但其势已衰,袁督师不日定克之。至于流民,见到官军就跑,哪里能成什么气候?”
“先生真的这么认为吗?”李弘问道。
杨算不答,换了个话题反问道:“小友兄妹二人今后作何打算?”
李弘答道:“先去舅家看看愿不愿意收留,等小妹长大些再寻个谋生的活计。”
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想的另一番计划。
大明快完了,乱世就要到来,自己穿越到此,怎么甘心做满清的顺民?
再过两年神州大地就该烽火四起了,届时不趁机干一番大事业怎么对得起自己穿越一回?
不过眼下还是得先安顿下来,再大的事业也不是一个十五岁的孩童能干的出来的。
最起码,得先把小妹安顿下来。
杨算此时趁机问道:“你母亲已死,舅家哪里容得下你兄妹,还是跟我回汉中吧,我教你们读书。”
李弘没有立即答应,但也不拒绝,道:“小子还是想先去看看再说。”
杨算点了点头,也不强求。
又坐了一会儿,杨算起身过去继续教杨戌和李贞认字,留李弘一个人在那里晒太阳。
明代底层群众能有的娱乐活动不多,此刻又没什么书看,晒了会儿太阳,实在无聊的李弘起来开始打军体拳。
一共十六式,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
李弘现在身体素质实在太差,这副身体又没什么肌肉记忆,一套军体拳打下来歪歪扭扭的,动作很不规范。
力量是一切的基础,空有招数没什么用。
拳法套路是教人如何有效对敌的,真到实战那一步,不仅招式需要灵活运用,锻炼身体的核心力量才是关键。
不然即便是一对一单打独斗,对面可不会等你先把弓步摆好,然后冲上来用脸接冲拳。
连着打完两套拳,李弘又开始锻炼身体。
俯卧撑、仰卧起坐、往返跑……不需要器材的运动都来一遍,直到练到没力气,躺在地上喘大气。
这副身体太差劲了,动作根本做不了几个。
但一旁的杨算却对军体拳和后续一系列奇奇怪怪的运动起了兴趣。
“小友你这是什么招式?”
“军体拳。”累迷糊了的李弘下意识答道。
“军体?是哪个卫所传出来的?还是边军?”杨算有些疑惑。
李弘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忙解释道:“先生您听错了,是俊体,俊俏的俊,打起来好看而已。”
“哦~原来如此。”杨算轻捻胡须,一副我懂的表情。
李弘一阵无语,反正在杨算眼里自己一身都是秘密,再多一个也不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