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开局一个碗 结局一个帝国朱允炆 > 第七十九章 才四个县就冗官81(第3页)

第七十九章 才四个县就冗官81(第3页)

至于军功管理,由随军的指导员负责统计,战后再报给军务司和军法官评定集体功勋和个人功勋。

下完决定之后,一名叫向昭的秘书说道:“如今各级官府和两院六司的人事有些冗余,尤其是分田完毕之后,基层有农会和劳动队,许多镇级干部分田结束之后便无事可做,我建议合并部分村镇,合并之后多出来的官员刚好可以送去新占的三县主持工作。”

财务司掌司吴志满也附和道:“我同意向秘书的建议,咱们的俸禄发到镇一级的官吏,各镇的中小学教员也要咱们大同社发俸,开支太大了。”

程小楼也说道:“开荒和修水利的工作有农会和劳动队处理,很多镇级官员也就只有收税时才会临时性地忙起来,若是没有其他什么事情,简直就是在混日子。”

有人起头,众人立刻你一言我一语地抱怨起来,如今统治已经稳固的四个县各个镇级官员都闲出屁来了。

若非地盘还得扩张,这些人恐怕很快就会失去干劲。

李弘有些无奈,他原以为把权力深入到县级以下能更好掌控基层,但没想到自己这才多大地盘就出现了冗官的问题。

其实封建王朝的皇权也不是不想下乡,毕竟哪个统治者会嫌弃自己掌握的权力大呢?

但是制度和效率决定了皇权就是下不了乡,若是皇权强行下乡,冗官问题很容易把封建王朝财政提前搞死。

甚至到县城层面都是“官无封建,吏有封建”,在皇权收缩的年代,县官都不得不和地方士绅共治,甚至有时候一县主官还得看当地土豪脸色做事。

众人讨论一番,决定组织架构精简到每县统辖五到六个镇,每个镇的镇长一名副镇长两名,不常设吏员,有工作需要的时候县里派吏员过去。

这样既能保证对基层的控制,又能节省不少俸禄开支。

讨论到最后,李弘说道:“那好,咱们争取在明年春耕之前完成新占三县的全部分田工作,春耕之后再动刀兵!”

散会之后,李弘又单独留下程小楼问道:“李科长的女校办得怎么样了?我有段时间没见她了。”

程小楼无奈地叹了口气,摇头道:“很不顺利。”

原来,因为李弘并未强制女子上学,许多农民家庭不愿意送女娃出去读书,她们倒是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而是朴实地觉得女孩子就应该在没出嫁的时候帮家里做农活,出嫁了就嫁个好婆家好好过日子。

读书?

有什么用?

而被分田的地主士绅家庭虽然也有些开明的愿意送女子读书,但一听说李绯云办的女校里边清的女先生大多都是从良的青楼女子,也都不愿意把自家姑娘送到女校去读书。

四个县的女校加起来入学的女子也才二十几个,这还是李绯云亲自一家一家敲门做工作的结果。

没办法,识字的女子本来就不多,会教四书的就更少了,连这些从良妓女都还是李绯云从宣传司的文工团里强行拉出来的,逼得程小楼连夜写了几篇无女主的戏稿。

李弘听完程小楼的讲述说道:“李科长任重而道远呐。”

程小楼笑道:“连月月都被李科长拉去女校教书了,月月每天回家都会跟我吹枕边风,要我劝你下几道政令强令女子出门读书。”

李弘反问道:“你信不信要真下了这种政令,不管地主还是小农都会集体反对?”

“我信。”

两人又聊了些工作以外的事情,等程小楼告辞离开,李弘开始一个人琢磨建立全脱产军队的事情。

这次对兵事院的限权让他意识到另一个问题,他现在手下的兵多是沔县、南郑两县人,即便扩军别的县比例也不会提升太多,很容易在军队里形成派系。

虽然不情愿,但眼下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势头。

最好的办法就是训练一批全脱产的兵出来,按各县人口分配征兵人数,这样一来既可以限制沔县、南郑两县的兵员数量,也可以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不然只有在农闲时才能打仗的军队像什么话?

七个县的地盘,李弘打算先搞两千全脱产的正兵出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