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风雨大宋作者怎么了 > 第216章 三策(第1页)

第216章 三策(第1页)

站在烈日下,杜中宵有些出神。不知不觉到了六月,边境的形势紧张起来。据情报,契丹已经下令点集兵马,今年秋天至幽州。无论是契丹还是宋朝,都开始准备战事。

自入枢密院,杜中宵的心思就全部放在与契丹作战上。内部整训禁军,分成数路,守卫河北。对外用了各种办法,探听契丹情报。现在然间事到临头了,突然间有一种疲倦了的感觉。

五月的时候,京城禁军再编练成一军,编为万胜军,以景泰为都指挥使,出镇河北,驻保州。

至此河北路宋朝的防守局势明朗起来。景泰率万胜军驻保州,防守太行山东麓。张岊率宁朔军驻扎雄州,防守东部。万胜军以定州的刘兼济为后援,宁朔军则以河间府的刘几部为援。在真定府的窦舜卿部除了守太行山,还是整个河北路的部预备队。

防守河北平原,二十五万大军已经足够了。更不要说河北路原来的禁军,已经整训十几万人,只是因为军官缺少,没有编成新军。这些军队,可以做为前线军队的补充。

现在的局势,杜中宵不知道契丹从幽州进攻,要如何南下。整个太行山以东,没有破绽,契丹大军缺少突破口。不管进攻哪里,都会遇到宋军抵抗,形成相持。有铁路连通,契丹难有机会。

一定的技术条件下,某个范围内,军队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一个上限。超过了上限,更多的军队没有用处,反而会出乱子。更不要说军队集中,复杂的后勤会拖垮军队。宋朝的布置,已经覆盖了边境,前线堆更多的军队没有用处了。再派兵,只能布置在后方。

这样的局势,契丹要发动全面进攻?杜中宵想了很久,想不明白契丹的底气来自哪里。他们即使倾国之兵而来,也无法突破宋朝防线,只能在前线相持。一旦进入相持阶段,就是比拼国力。现在的契丹能跟宋朝比拼国力?杜中宵只能够摇头。

不多时,小黄门出来,带着枢密院、政事堂和三衙的官员进了大内。到了崇政殿,行礼如仪,众人进了殿内。一起行礼,赵祯赐座,上了茶汤来。

用过茶汤,赵祯道:“自契丹得到的消息,其已命今年秋天点集兵马,于幽州会齐。他们到幽州干什么?几乎可以肯定,要在河北路用兵。今日招诸位来,就是商议此事。”

杜中宵拱手:“上个月,景泰率新编成的万胜军已至河北路。现在河北路有整训过后的军队二十五万人。加上原有的禁军,以及各地厢兵,不下五十万人。即使契丹以倾国之兵南下,也难有作为。”

文彦博道:“依枢密院估计,契丹南下,能有多少兵马?”

杜中宵道:“契丹兵力,其国主直辖的宫帐军约近十万,各部族约七八万人,奚人、渤海等其余军队约七八万人,全部加起来约二十五万。还有燕云地区的汉儿军数万,总计约有近三十万人之数。”

文彦博道:“如此算来,契丹人有三十万人攻河北,能有什么胜算?”

杜中宵道:“相公,守与攻不同。守的时候需面面俱到,攻的时候则攻其一点,是以攻守双方不能只看兵力。契丹以三十万人南下,其主力约二十万。如果能攻破一点,则大军可以全力南下,本朝各城哪里有如此多的兵力?等到集中起兵力,契丹主力就不知道攻到哪里了。以前契丹人可怕,便就是如此。野战奈何不了他们,数千里平原,可以纵横来去。”

赵祯道:“契丹兵力虽然不多,却不可小视。其主力为骑兵,一旦攻破了边境某一城镇,可以快速南下,千里内任其纵横。越境后很快兵临黄河,不是虚言。”

众人拱手称是。

赵祯道:“杜太尉,现在枢密院在河北路布置,可否防范契丹人南下?”

杜中宵捧笏:“回陛下,只要各部忠于职守,倒不怕契丹人。契丹人要想南下,合适的路线无非是保州到雄州间。保州以西即为大山,雄州以东全是池沼,并不适合大军行动。保州有景泰部,雄州有张岊所部,都不是短时间能够攻破的。这两州与后方都有铁路相连,其他军队可以快速支援,契丹人很难形成集中攻一点的局势。”

赵祯点了点头:“如此甚好。太尉,既然河北路现有兵力可防住契丹,如果北进收复幽州如何?”

杜中宵忙道:“陛下,攻与守大不一样。现有兵力,守住河北路自然不难,但若进攻,收复幽州不是难事,难的是真正找败契丹。过了燕山,广袤草原上契丹部族到处都是,那时他们留守的人员同样也是战兵,打起来就难了。而且守的时候物资充足,一旦进攻,就难调运。”

赵祯道:“可契丹人南来,就没有这些困难。”

杜中宵道:“有幽州,契丹人可以用那里的粮草,征用本地民力,几个月内没有问题。一旦进入了本朝,可以就地征粮,不需从后方运来。而契丹不同,地广人稀,大军一旦进入,粮草只能从后方运。”

文彦博道:“若是如此,先取了幽州,契丹人岂不就难犯中原了?”

杜中宵摇头:“相公,那时契丹难犯中原,但犯幽州容易。只要后方还有大草原,幽州和河东就不要想有安稳时候。要想防守,未必比现在容易。还不如,等朝廷有了充足兵,以雷霆万钧之势,彻底击垮契丹。打到燕山以北,犁庭扫穴,断了契丹的根本。”

河北路有三十万大军,实际上是可以北上收复幽州的。不过,收复幽州,只是灭掉了契丹南下的前进基地,契丹的根本实力还在。他们可以组织大军,不断南下骚扰宋朝,形势比现在好不到哪里去。杜中宵的想法,是等宋朝有了充足军力,收复幽州,一路继续北进,把契丹的根本之地占据。

赵祯点了点头,道:“枢密院看来,此次契丹南下,应该如何应对?”

杜中宵想了想,才道:“依臣所见,无非是上中下三种情况。最差的是前线将士作战不力,被契丹人开始就突破一点,大军攻入纵深。只能够迅速集中兵力,与其战于境内。中策则是把契丹军队挡在保州或雄州城下,激战数月,契丹人自然退去。若说上策,则是调动大军,把此次南来的契丹兵力,歼灭于幽州。这是契丹主力,一旦全歼,朝廷大军北去,就再无阻挡。”

赵祯听了,道:“于幽州歼灭契丹的主力,有几万把握?现有兵力,能否做到?”

杜中宵道:“河北路的可用之兵,只有二十五万人。以二十五万人全歼契丹三十万人,实际上很难做到。如果再有一二十万人,在防守作战时,可以作为机动力量,一切就难了。”

赵祯点了点头,沉默一会,道:“依太尉所见,秋天之前,能不能再整训出一二十万人来?”

杜中宵想了想道:“回陛下,若是用心,有可能做到。不过一切仓促,并不容易。不到一年的时间整训了十五万人,这几年培养的军官基本已经耗尽,再多就不好办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