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是战斗英雄?”
“不是,我是来接收飞机的。”
“是哪种?”
“P-39。”
“原来这种,这架飞机航程很远,但是对你们来说根本没用。”
“那是一架好飞机,不但可以对空,还可以用来打德国人的坦克。”
“原来你们是这么用的,这架飞机当初设计的时候,要求是超远航程,本来是打算用来给轰炸机护航的。”
杜南和那个苏联飞行员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闲聊着,这期间也有几个人想要凑过来,全都被杜南暗中打发了。
他的催眠术只能用在一些简单的地方,比如吸引某个人或者让别人离开。
“听说你们那边的空战异常惨烈?”杜南渐渐引到了他感兴趣的话题上。
“没办法,德国人的飞机太厉害,飞行员的水平也很高。”苏联飞行员叹了口气。
“你们其实可以利用数量来弥补质量的不足,苏联拥有比德国多得多的资源,你们有巴库,燃料根本不缺,你们完全可以生产一大堆简单,轻巧,而且廉价的战斗机,德国人来一架飞机,你们就用十架飞机去对付他。”杜南说道。
“这怎么可能,飞机制造的瓶颈是发动机,制造发动机需要时间。我们的工厂已经在加班加点生产了,但是数量仍旧不够。”苏联飞行员摇了摇头。
“那是因为你们的发动机太复杂了,如果是我,就会采用最简单的发动机,能够大规模生产,足够廉价,性能马马虎虎就行,寿命根本不需要考虑,战斗机根本就是消耗品。至于飞机的制造,鉴于你们缺乏足够的铝,其实可以考虑用钢管制造主结构,用木板制造机翼,这种飞机体积越小越好,反正航程什么的用不着考虑,这样对发动机的要求也小,也更灵活。”杜南说道。
尽可能小的体积,追求灵活性,发动机够用就行,这其实是二战之后轻型飞机的设计思路。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F16。
另外英国人战后设计的蚊蚋也很好得诠释这一点。
蚊蚋可以说是最小的轻型战斗机,英国人设计出来之后就不要了,只当作教练机来用,印度人却看上了,作为他们的主力战斗机。结果印度和巴基斯坦开战之后,这种异常轻巧的战斗机表现极佳,把比它们大得多,发动机也强劲得多,纸面数据也更加好看的“佩刀”给打得灰头土脸。
“消耗品?”那个苏联飞行员的注意力没有放在后面那些话上,他只注意到了前面那句话:“飞机是消耗品,是不是说,飞行员也是消耗品?”
“飞行员存活的几率应该比飞机大得多……不过,必须承认,不管在哪个国家,飞行员都是消耗品。”杜南一脸无奈的样子。
那个苏联飞行员这一次没有回答。
他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飞行员就是一个高危险的职业,里奇特霍芬这样的超级王牌最终都被击落了。
没有哪个飞行员敢说自己绝对能够活到最后。
杜南看到这位满脸失落的神情,突然灵机一动,或许可以再刺激这位一下,让他做出一些过激反应。
他这样做当然不是因为无聊。
他需要的是制造话题。
这是他从清洁工阿姨身上学到的。
清洁工阿姨前期又是扮演小丑,又是扮演预言家,那个花花公子在幕后拼命炒作,为的还不就是把话题炒热,让清洁工阿姨站在聚光灯下?
“在我看来,最适合苏联的飞机是用冲压方式制造出骨架,用钢管来加固,然后直接在上面铺木头,飞机座舱其实也是用不着的东西,反正时间不长,可以趴着操作,这样还可以兼顾对地……”
他的话还没说完,脸上就狠狠地挨了一拳头。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把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
吓得最厉害的莫过于站在一旁的翻译了。
那个翻译也是苏联人,他的职责不只是翻译,同时也带有监视性质,另外就是避免有可能引发的麻烦。
在他们原本想来,最大的麻烦有可能是某些美国人故意提一些苛刻的问题,或者是一些敏感的话题,又或是一些容易引起误会,然后被断章取义的话题。
没想到现在出了这样的事。
“你发疯了吗?”那个翻译一把架住了发怒了的飞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