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大,银灰”
小师妹倒是总结得简明精练,钱余又点了点头——这俩师弟师妹应该都是沉稳靠谱的性子,看来导师尹学治在挑选学生方面,还是很有眼光的。
“斑马鱼属热带淡水鱼,所以它们对温度还是比较耐受的。”钱余开始介绍斑马鱼的养殖要求,“养殖缸的水体温度一般在24℃至30℃之间,养殖室的室温控制在25℃至27℃之间即可。”
两人跟着钱余来到墙边,只见墙上贴着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包括各室的温度设定、养殖环境、胚胎发育条件、水质等等。
“你们用手机拍下来就行。”钱余又挑了几个重点,“28。5℃是观察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标准温度,水体pH值在7到8左右,我们鱼房一般都控制在6。8至7。5之间。”
“鱼房实行轮流值日,值日生每天要在值日表上记录水温、pH值、电导率、溶氧量等参数指标。到时候值日顺序排出来了,你们就按上面的时间过来鱼房查看,同时还要记录每一间房内的室温,并签上姓名。”
“再说一说这光照的问题。”钱余补充道,“昼夜节律对于斑马鱼的生长繁殖十分重要,鱼房的光周期是14个小时的光照、10个小时的黑暗交替,采用‘渐明渐暗’的方式,以免斑马鱼产生‘应激反应’。因此,我们在早上八点半至晚上十点半,是准许进入鱼房的,超过这个时间段就不能再入内了。”
钱余又指着墙体最右方,那儿贴着一张《鱼房规范汇总表》:“这些注意事项你们也拍一下,回去好好读读、记牢。”钱余等了一会儿,又领着两人继续往前,“走,我们去饵料室看看。”
饵房就在两个主鱼室中间,各自隔着一道门。
“我们的斑马鱼除了吃一些饲料之外,其主要食物是丰年虫。”
丰年虫,又称丰年虾、卤虫,是一种小型的甲壳动物,可为大多数水产养殖生物,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来源。
“这丰年虫呀,在淡水、盐湖、碱水中都能活,不过它们更适合在盐水中生存。”钱余继续科普,“所以我们将它们的休眠卵放入孵化器,再用海盐和小苏打配制溶液,用以孵化丰年虫。”
钱余指了指架子上贴着的《丰年虫孵化步骤及注意事项》:“你们先把这拍下来,然后誊抄到实验记录本里,过几天等你俩没课的时候,我带你们做一次虫卵孵化。”
几分钟后,三人穿过饵料室,来到第二间主鱼房。
“两间主养殖室的构造都是差不多的。”钱余没有停下脚步,继续穿过主鱼房往右手边走,“这边有两间小的鱼房,一间是外部鱼隔离房,主要用于‘外源’斑马鱼的检疫隔离,防止外来鱼传染病在鱼房中扩散。另一处则是鱼苗养殖区域,这里主要饲养不足三个月大的斑马鱼鱼苗。”
三人又到小鱼房参观了一会儿,钱余指了指幼鱼房中的几个1升透明缸体,外侧均贴有标签:“幼苗期的斑马鱼采用‘静水养殖’,等稍微大一些,可采用‘滴水法’换水养殖,再往后,便可以将它们转移到主鱼室的养殖缸内。”
钱余继续说道:“这里涉及两个单位,如果你们本科修过《发育学》,应该也听到过。”
“一个是hpf——hourspostfertilization,即“受精后数小时”,这是针对斑马鱼胚胎早期发育时期而言的。在主鱼房的两侧,各配有一个显微操作间,便于我们对胚胎进行观察。”
“另一个单位是dpf——dayspostfertilization,即“受精后数天”,以天数来计算,自然是指从鱼卵孵化出鱼苗、幼鱼到成鱼的阶段。”
魏泺和柳沅闻言,赶紧抓着笔杆子,埋头做起了笔记。
“受精后5天,斑马鱼进入幼苗静水养殖期,这时用的是‘内外养殖缸’饲养。”钱余再次指了指那个1升的透明缸体,“内缸底部有过滤网,外缸则换水备用,换水时,将内缸缓缓提起,再轻放至外缸内。每日喂饵食两到三次,可以是草履虫或饲料粉末。不过我们很少用草履虫,多数喂微囊饲料。”
“受精后10至12天,可以开始尝试投喂1至2滴丰年虫。一般到了15dpf,幼苗都应已具备摄食‘活饵’丰年虫的能力了。”
“受精后16天,采用‘滴水法’进行换水。此时,将幼鱼转移至带有40目幼鱼网格的3升养殖缸内,密度为每升不超过30尾幼苗,且不需要盖缸盖,大概每分钟只滴入100滴左右的净水,因为过大的水流会影响幼鱼生长。每天喂食两到三次丰年虫,投喂前必须关闭水流。20dpf后可尝试喂食薄片饲料。”
“到了受精后30天,幼鱼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游泳能力,可采用20目幼鱼网格的10升养殖缸,利用‘流水法’进行换水,养殖密度每升不超过10尾鱼,盖好缸盖。”
“受精后90天,斑马鱼当即成年,具备繁殖能力,于是将它们转移至成鱼养殖区,更换成鱼网格插板。养殖密度为每升5至8尾成鱼,依旧需盖缸盖,以‘流水法’换水。”
钱余又将两人带回到主鱼房的养殖缸前,继续介绍着:“这些就是成鱼养殖缸——上排的体积最小,为1。5升,中层的便是3升的养殖缸,下层体积最大,有10升。至于选用多大的缸体,就要看各人的选择了——除了野生型,还有突变体、带生物标签的转基因鱼等等,每个人手头上的斑马鱼尾数不同,必须自己控制好缸内鱼的密度,并做好标记。最下部白色的模块是过滤箱,里面主要是一些滤材和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