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医疗废物应当处理好发现违规民众可举报
据报道,有关部门对某市部分医疗单位废物处置管理情况进行抽查,发现一些医疗单位部分医疗废物未按规范要求处置,有的在露天简易燃烧;有的交由未取得处置资质的单位收集;有的未按规定对医疗废物的种类、数量、处置方法和最终去向进行登记;有的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等。由此暴露出相当一部分医疗单位对危险废物转移、医疗垃圾的处理没有严格依照有关法规和制度去操作,违规现象严重,这给社会卫生与环境健康埋下了重大隐患。为此,有关违规的医疗单位分别被责令限期整改并受到罚款处罚。
在其他一些城市,也发生过诸如医疗单位随意丢弃医疗垃圾的事件。如某居民发现医疗单位丢弃的人体断肢,误以为发生了刑事案件,迅速报警,引起不小的惊恐。还有的医院将医疗垃圾当废品卖给旧物回收站换钱。这些现象,实在令人担忧。医疗垃圾流入社会,极易带来病菌传播和传染病的扩散。
法律聚焦: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1)医疗废物管理的一般规定
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12~15条分别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应当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外地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者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禁止邮寄医疗废物。禁止通过铁路、航空运输医疗废物。有陆路通道的,禁止通过水路运输医疗废物;没有陆路通道必需经水路运输医疗废物的,应当经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方可通过水路运输。禁止将医疗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体上运输医疗废物。”
(2)医疗废物的监管部门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5条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与医疗废物处置有关的监督管理工作。”
(3)法律责任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有违法行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处予罚款,罚款在2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或者经营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无正当理由,阻碍、拒绝或者不配合执法部门检查、监测、调查取证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或经营许可证件;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和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投诉、检举和控告。
案例警示:
(1)强化依法处置医疗废物的意识
有关医疗单位应强化依法处置医疗废物的意识,杜绝违规操作,要对社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将人民的安危、社会的安宁放在心上,切实做好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理工作。
(2)强化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监管
由于医疗废物不同于其他废物,对其处置不当,不仅会引起环境污染、造成疾病传播,还会引起人们心理恐慌、造成社会不安的气氛。因此,对医疗废物的处置必须严加监管。有关主管部门必须明确职责、监管到位,不出纰漏。如出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决不手软,决不姑息。
(3)强化医疗废物处置的法律责任
对违规处置医疗废物的单位,不能任其逍遥法外。主管部门应及时对其进行整顿、整改、警告或罚款。对情节严重、危害较大的,可暂扣或吊销其执业许可证,对责任重大的将其清除出行业队伍,以维护本行业的职业形象和名誉。
环境保护 防渗工程紧急叫停未经审批先建不行
北京圆明园为了彻底整治湖水大量渗漏的问题,开始在湖底铺设防渗塑料膜。来自甘肃的张教授发现后,认为此项工程会破坏湖底环境,阻断水与土壤间的自然接触,将使水失去土壤的自然过滤和净化,没有了自静能力,湖水生态体系会发生变化,水会变质变臭。此举将导致周边环境恶化,加剧水污染程度。与此同时,有关环保部门及相关单位发现,圆明园此项大规模的施工,没经立项审批,也没有提交环境建设评价报告,在施工中,砍伐了大量树木亦未经园林局的审批。于是,问题多多的圆明园防渗工程被紧急叫停。
法律聚焦: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1)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6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以下统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①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②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③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2)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7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②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③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④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⑤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⑥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⑦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5条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以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