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准了!”许末勾住李沐清的颈部,吻了上去。
…………
“回皇上,臣已经和大清使臣沟通好了。”
“条件都答应了?”
“对,一点犹豫都没有。”
“好!签完合约,可以请他去百香楼吃一顿,至于你么,这个月月俸增加一倍。”
“谢皇上。”
许末提出的条件,第一、她要澳门、香港、台湾三个地方作为借助地,每年交年租1o万两银子;第二、两国贸易自由,任何一国不得借故阻拦正常贸易,两国贸易物品不得有福寿膏等危害药品;第三、大清有移民到中国或中国移民到大清的,遵循移民人意见,政府不得强行阻止;第四、两国人民平等,任何一国不能恶意偏低另一国公民……
总而言之,两国签署的合约貌似很公平,但只要在现代生活过的人就知道是对中国比较有利。
“徐大人,你是说,贵国皇帝想要去大清游览学习一番?”彻叶勒这一下真的吃惊了,这个国家的皇帝怎么可以这么随意离开自己的国家?
“是的,希望你和大清的皇帝报个信,我想大清会欢迎我们君王的到来的。”
“那是一定,一定。”
徐大人看彻叶勒吃惊的样子,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不过参观一下,至于这么大惊小怪的么?
其实许末离开中国一段时间,还真是可以,她12岁出发,13岁到的海边,将海盗什么的整合起来,组建一个军队花了2年的时间,期间不断地敛财,又花了4年的时间将这片土地打下来,在这基础上才建立的中国,花了5年的时间来管理这个国家,同时抗击英国等国家来的军舰,现在国家已经走上了正轨,中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三权分立制,君王的权力最大,但也受到一部分限制,加上中国人君臣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所以宪法对许末几乎起不了什么作用,中国管理机制已经形成体系,只要不出什么重大事件,许末不在都能处理。
“你们看一下彻叶勒的奏折。”康熙把奏折递给身边的太监,底下的几个阿哥都沉默着,一个接一个快速读一遍,“有什么看法?”
“儿臣认为中国女皇想要到我们大清来,就表示了他们的诚意,我们不能疏忽,要让女皇看到我们的诚意。”太子率先发表看法。
“儿臣复议。”在御书房的皇子都起身赞同。
“那好,这件事就由四阿哥和八阿哥负责,你们下去安排吧。”
“是,儿臣告退。”
所有的皇子都很有秩序的退出御书房,出了御书房,他们很自然的形成自己的团队,此时皇子之间的矛盾已经形成,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跟着太子走了,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一起。
要是许末看到,一定仰天大笑,敌国起内乱,就是给了自己成长的机会,当然她也会抓住这个机会,虽然许末没看到,但她知道九子夺嫡这一段,早就想利用这一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候攻打一个国家不只要靠武力,许末要做的就是在清朝逐渐走向衰败的道路上添油加醋,最后收服!
94第九十章
“酒楼、布坊、药铺、成衣铺、茶馆、青楼、赌场、棋社、杂货铺还有……”李沐清对着账本一条一条地读。
“好不容易公费游玩一场;不要再看你的账本了。”一路走来,每到一个地方都得停几天来查他的账,就这么多店,他还说没有钱,这人真是,爱钱如命!为了这些生意,许末特意选6路走而不是水路;许末终于理解那些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人了。
“陛下,我们这样走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到京城?”俗话说的话,皇帝不急太监急;当然现在急得不是太监;是彻叶勒。
“不急;好容易出来一次;不好好玩玩怎么行,再说大清风光优美,令人流连忘返,朕要好好欣赏欣赏。”许末不紧不慢地说。
“是。”彻叶勒也没办法,只能回去写奏折,告诉康熙他们还需要很久才能到。
于是许末一行人就走一路看一路,终于在接近康熙43年的深秋的时候到了北京,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见到高大巍峨城墙的那一刻,许末有种回到家的感觉,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许末也不例外,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许末早就练出怎么收敛自己的情绪。
“大清欢迎你的到来。”到了正门,这停了下来,许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