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想,徐其容有些生气,也有些烦躁。
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对于一个人,不知道该恨还是该感激!
华惟靖千里迢迢来到涪州城,为了救她所做的一切,她应该感激的,可自己根本就不想要被人用这样的方式救!
他毁自己名声,拿她的清白不当回事,她应该憎恨他的,可他这么做又是出于想要帮她的目的!
为什么会有性格这么固执的人!
当下徐其容也没有了坐在院子里面吃枣泥糕的心思了,让秋浓把吃食分了一份送往隔壁去,自己则亲自动手研磨,点了檀香,开始抄写经文……当初在兰芷院抄了那么多的经书,早已经养成了抄写佛经让自己静心的习惯。
秋浓送了吃食回来,见自家主子正神色平静的坐在案桌前一本正经的抄佛经,这才稍微松了口气,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只要自家姑娘没有乱就好!
当下便点了盏油灯放在徐其容旁边,这会子天色已经有些暗了,秋浓怕徐其容因此坏了眼睛。
徐其容一抄佛经就定了神,就连秋浓离开去取了膳食回来都不知道。等听到三声钟响,这才醒过神来,甩了甩发酸的手腕,抬头朝门外看去。
在双桂禅院,三声钟响表示和尚们的晚课已经结束了,大家可以进饭堂用晚膳了。
徐其容才知道,自己已经抄了三个时辰的经文了。秋浓刚提着膳食回来,见徐其容看过来,忙笑道:“姑娘,婢子伺候您净手用膳罢!”
然后把食盒放在一旁,手脚麻利的把徐其容抄写的一垒经文收了起来。徐其容觉得有些奇怪,想了想还是开了口,问道:“这么长时间,没有人找到咱们院子里来?”
还是说她抄经入了迷,根本就没有听到外面的吵闹声?
秋浓端了热水来给徐其容洗了手,用锦帕擦干净,然后把食盒里面的素食一一取出来摆在桌子上,嘴里笑道:“姑娘且放心吧,婢子刚刚去取膳食的时候遇到了德公身边的童儿,他让婢子转告姑娘,日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不必担心有人来打搅。”
徐其容恍然,德公就住在自己院子隔壁,他跟华惟靖见面,怎么也说得上是仇人见面!而德公又明显是不想看到华惟靖的,又怎么可能放任他到自己院子来“胡闹”!
这么一想,徐其容彻底松了口气。(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四章 虞姨娘
徐其容自此还真没有见过华惟靖,要不是听童儿说华惟靖也在这双桂禅院住了下来,徐其容几乎以为是秋浓看花了眼,华惟靖根本没有来过这双桂禅院!
不管华惟靖为了什么来这双桂禅院,只要没有过来寻她,便跟她没有关系!
因为担心会遇到华惟靖,自从华惟靖来了双桂禅院之后,徐其容便没有出过院子门!整日除了礼佛就是做些绣活儿,无聊得很。戚氏时不时会派人送东西来双桂禅院,后来听说华惟靖也在双桂禅院之后,便不怎么派人过来了。
幸好德公每日要派人进城个昭能禅师排队买立即的桂花糕,徐其容缺什么短什么了,跟他说一声便好。甚至还能帮徐其容往徐府传书信。因此,虽然寄居在这双桂禅院,对于徐家的情况,徐其容还是很了解的。
戚氏也担心她太过无聊,除了给她准备了些解闷儿的书,家里面的大事小事,事无巨细都写在了信里,也好让徐其容安心。
德公偶尔也会直接翻墙过来,两人或者聊一聊风土人情志里面的奇闻异事,或者一人一盏茶,什么都不必说,或者信口随便闲聊。
徐其容这才想起当初在扬州的时候,鹤表哥和外祖母说起华家的三公子,说他是神童的事情来。当时鹤表哥还不服气,说徐州有一个神童,少时了了,长大未必佳。华裕德说起话来有理有据,引经据典那是信手拈来的事情。许多事情到了他这里就迎刃而解了,可见当初的神童现在依然风采凛然。
华裕德心里也有些吃惊,许多事情。他跟朝中一些大臣也聊过,却没想到,看得最通透的居然是徐其容这么一个尚未及笄的小娘子,看向徐其容的眼神便带了许多欣赏的意味。
两人在许多事情上的观点都相似,许多徐其容看不懂的事情,华裕德又能指点她,因此两人聊天渐渐成了日常的消遣。
对此秋浓是有一些担忧的。若是让人知道徐家十五小姐跟一个男子在双桂禅院日日私语,只怕自家姑娘的名声是彻彻底底的毁了。
可她也看得出来,自家姑娘跟德公能聊到一块儿去。秋浓不忍心剥夺自家姑娘“困”在这双桂禅院里唯一的乐趣,只好每次在德公翻墙过来之后就自个儿端着小杌子到院子门口去守着。一张小脸被冷风冻得通红。
徐其容跟她说了几次,见她坚持要去院子门口守着,只好作罢!
转眼日子便到了腊月里。再过二十多天。等到小年的那一日,徐其容便可以回徐家了。戚氏早早的就在准备过年需要的东西,她是有意要培养徐其容的,因此自己都准备了些什么,都是写在了信上,让人给徐其容带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