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重生在海洋世界的 > 111闲谈111(第2页)

111闲谈111(第2页)

徐管家自然是乐得不知,之所以对着在场的众人认真的告诫。则是他们家身为领头人的必要的责任和担当。现在看有人出来把这件事岔了过去,连忙乐不得的转移话题。

在场的众人和熟识的人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感情,这位徐国公的管家代表它的主人发出这份询问,只是为了推脱责任,万一是他们这些人下的手来个推脱自己不知。

不过也难怪。徐家虽然是国公,但林家也是勋贵武将中的一员。如果两家撕破脸的话,那就不是死一个两个人的问题。

而且也不利于徐家这个南方武将的默认的总头领统率其余的勋贵家族。不过面对着魏国公管家的话,他们不得不回应,于是大家便用一阵尴尬的笑声做了一个含糊的回复。

徐管家喝过一杯茶水,这才将手搭在一个精美的木盒上语气轻松的说:“我这次带松江那伙人给我们提了个意见。他们要求今年他们多分一成,现在有两个选择,第一,我们把总体价格提高一成。第二就是把我们手中的份额分出去一成,具体怎么选看大家的了。”

说完,徐管家像没看见底下的那些人眼中的不满一样端起了茶杯,然后喝了一口,冲大家说道。

“今年跟去年一样,这里一共有100张票子。大家议一议吧。”

在听到这句话后,全场的气氛当即一凝。哪怕钱是大风刮来的,但让他们突然平白的牺牲一成的利益,一是让他们心生不满。

来自湖广的陈仁德的性格沉稳,在观察到其他人的反应后,对着同来花万水轻轻地摇了摇头。虽然已经猜到这个国公的管家打的主意,但是他不打算做出头鸟,而是选择静观其变。

来自南直隶乡绅似乎同样是这个打算,却是纷纷观察旁人,并没有第一时间站出来,不愿意轻易得罪这位魏国公的管家。

“凭什么,每个地方所分配的配额都是规定好了,为什么他们松江要多要一成?”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如此的顾虑,这个声音的主人,年轻男子一脸不屑的站起来,用手指着徐管家说道。

反对的的声音骤然响起众人的心中暗地一喜,便是纷扭头看过去正是素来目中无人的孔浣来。

孔公子本名叫孔繁修,字浣来。山东孔家北宗的直系子弟,年仅20岁出头,为人嚣张跋扈这一次是在家里惹了大祸,是此次会议的孔家代表人,作为孔家的直系族人向来都是目无旁人。

不过,作为孔子的后代。一般人也不会轻易得罪他。所以就养成了他这种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性格。

他淡然一笑,却是打开纸扇,一本正经的说:“虽然松江衣被天下,也是我们这些人重要的交换物资之一。只是突然将价格提高了一成,却不知是货源那边提高了价钱,还是跑海路的那帮人坐地起价,亦或者是你自己想要填补的亏空呢?”

水榭中一众人等当即微微一愣,小心翼翼地望向了徐管家。

大家却没想到,这位孔公子直接将魏国公管家的小心思给捅破了。徐管家得脸色阴沉,眼睛用力地瞪向孔公子。他却是浑然不惧,摆动扇子微笑着继续说:“徐管家手里的这些票据。对于我们来说,需要付出真实的东西来换取,并不是由徐管家赐予我们的。我们得到这些票据,南直隶要付出精美丝绸,松江棉布,湖广这边要出很多米粮了。”

“松江那边无缘无故的要提高售价或者要我们给他们一成纯利。总归得给我一个合理的理由吧。”

“是啊,接下来的生意难做了。”

“哎呀,今年还不知能不能赚到钱呢。”

“孔公子说的没错,若是没什么合适的缘由的话,这一成我是万万不敢给的。”

人们心里自然是1万个不愿意,根本不想从口袋里面掏钱。现在看着孔公子做了出头鸟,自然是乐于附和起来。

徐管家这时轻蔑看着嚣张的孔公子说道:“广东这边的人真正要换的是松江布、江南丝绸还有瓷器,这些东西你能拿出来吗?如果不给松江和江浙一些好处,能让他们痛快的拿出东西来吗?拿不出东西来。你们凭什么让广东这边给你们海盐吃。虽然他们这边盐便宜,但是他们要运到我们的手里。如果不能拉回去能够卖出南洋的货物,他凭什么给我们盐?”

孔公子看着坐在上首的徐管家说道:“松江那边难道不需要我们山东产的棉花吗?松江那些人的地都种了桑树用来养蚕的,他们难道不需要湖广的粮食吗?如果他们不把这些盐交给我们,我们凭什么给他们棉花,还有湖广的粮食?让他们拿银子来买吗?难道上回银子被盗匪抢劫的经验教训,难道他们还不吃一堑长一智吗?再说我们这里虽然拿的是广东的盐,但是你别忘了我们那里是淮盐的产销区,我们虽然拿着粤盐能够卖出去,但不等于淮盐的那帮山西佬和徽商们会让我们平平安安的卖盐,难道他们不会降低私盐的销售价格吗?”

“孔公子。请不要威胁他人。我们设计出来的这套体系。徐国公是有大功劳的。如果没有他居中联系,我们怎么会想起用盐来替代银子进行交易?”这是那位三柳长髯的陆姓老者连忙开言劝导。

这个老者叫做陆平言。是是陆家家主的弟弟,这次是代表他们江南一方参加五天之后的聚会的。可以说是在屋中所有人的代言人。所以他的说话,还是有一定威望的。

孔公子看了看陆姓老者,拱了拱手,坐了下去,便没有再说话。

陆平言此话一出,众人却是纷纷摇头苦笑。谁都不会选择轻易放弃份额。他们都有自己的食盐销售渠道,且当地县衙还不敢查他们,只要将盐送到了他们所在的区域,那便是一堆堆白花花的银子。

纵观整个江南,若说什么最不愁卖,那便是百姓离不开的食盐。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江南的百姓购买力相当强,只要不漫天叫价,根本就不愁卖。最为重要的是,孔公子说的还有些道理。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实则淮盐这无疑是一个威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