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面,玉米面,二和面,大米都买了一些,看到粮店里面还有地瓜卖,也就买了一些。反正,这个月两本上能买的量,张帆一次性都买了回来。
反正房子大,家里还有地窖,有地方放,这些东西也不容易坏。
看着厨房的东西渐渐的多了起来,张帆现在充满了安全感,总不会再挨饿了!
这会,三大妈也把处理好的东西送了过来。
张帆盘算了一下,先把猪头和下水卤起来。
起锅,烧水。东西下锅焯水,扔了些葱姜酒在锅里,撇出浮沫,之后把东西捞出来用冷水再冲洗一下。
重新起锅,少许油,几颗冰糖放进去,等待融化。
干嘛,自然是炒糖色。炒糖色这个事情可是刻在骨头里的。
虽然很久没有做菜了,但是张帆再慢慢的一点点的找回感觉,想想自己的小时候,在家里过年,都是自己帮着母亲,在厨房卤着,炸着各种东西,方便过年时候吃。
糖色炒好,加入热水,猪头,下水重新下锅,在加入花椒,大料,干辣椒,酱油等调味品,就盖上锅盖,小火慢熬。
锅内咕嘟咕嘟的小泡一点点的炖煮着。
慢慢的,香味渐渐飘散出来。
张帆一直坐在灶前,盯着锅底的火焰大小。这时候,就是要小火慢慢的熬,越炖越入味。
这种卤菜,越入味才越下酒。
随着香味弥散出去。
院子里又开始了讨论。
“这是谁家在炖肉,真香!”
“是不是傻柱家又在熬肉了?”
“这是谁家在熬肉,也不说给我送点过来!”
……
每家说的都不同,但是看到小孩子们都在吸溜着口水,就知道这锅卤肉有多香了。这个年代,家家厨房都是通过开窗来换气的,所以,谁家做了好吃的,很快周围的邻居就都知道了。
卤肉就小火慢慢熬着,张帆估计在卤个一个多小时,也就差不多了。
看向旁边的肥膘。张帆是不喜欢的,作为现代人谁愿意吃这么肥的东西啊。
清洗了一下,把肥膘切开,上面那为数不多的瘦肉,留下来,准备炒菜用。
剩下的肥膘,自然是熬油了。
这个东西不难,在家的时候,也经常看母亲熬猪油。算是驾轻就熟了。
很快,搪瓷罐子里面就盛放了不少猪油。
剩下的油渣,这东西张帆很是喜欢,以前家里炸了猪油,他就等着吃这个东西,捏起一块,沾一点点盐,咬起来又香又脆!
但是不能多吃,这太腻了。或许是这个年代的猪都是家庭喂养,没有那种三个月出栏的,所以肉也就格外的香。
一个多小时,卤肉熬好了,猪油也熬好了。张帆很是有成就感。
肉就放在锅里,自然凉下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