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圣武乾坤 > 第47部分(第1页)

第47部分(第1页)

践踏进了泥里。

萧珏站在城墙上将这一切收入眼底,望着那数十个由文昌军合围而起形似旋涡的包围圈,那些武卒同时暴起伸出手中长矛向中心刺去,远看去如急流涌动,而后消失于无形,每消失一个这样的“旋涡”便意味着那群兵卒散去的中心点,有一名甚至更多的游氏族人倒在了血泊中,身躯残破。

在她没有留意到的城墙上空,新月上一个小黑点一闪而过,从夜色中由远及近地降下云端往碧凤城飞来,在城墙上空盘旋了几圈,姚启似有所感地往头顶一望,顿时激动地难以自抑,挥刀砍翻眼前的敌卒,转身一边往僻处奔跑,一边仰头将手指放在唇边使力发出一声呼哨,那黑点果然疾速向她飞来,饶是姚启老成稳重,也不禁笑逐颜开,来者正是穆君的战隼!

一只青黑花背战隼在夜色中落下城头,丝毫也不引人注目,那战隼还记得姚启的模样,竟亲昵地直接落在她的肩上,睁着灵动的双目与她对视,抖展着巨翅,一双利爪紧紧攀住姚启的盔甲,左右踩了踩,姚启迫不及待地解开它腿上的竹筒,取出一阅,顿时喜出望外,四处张望了一下,找到萧珏的身影,立即拔腿向她跑去,并且越跑越快,跑了两步她肩上的战隼便扑扇着翅膀腾空而起,趁月离去。

姚启兴奋地跑到萧珏身边,开口道:“大人……”

萧珏专注地望着城下,头也未回地举起右手止住她的话头,落下时紧紧抠住墙石,青筋毕露,姚启看了一眼她难看的脸色,顺着她的目光往城下望去,一时也不禁凄然。

游氏族人如滴水入海,被文昌大军所淹没,左副将是她们当中身手最好的,高大的身形也格外引人注目,萧珏的目光自始便一直锁定在她的身影上,亲眼看着她是怎样掠影穿梭于敌军泼油放火无声杀敌,因为她身上挂的火油罐最多,到最后被合围时她身上仍有几只火油罐未用。

因为萧珏的特别关注,因而姚启也轻而易举地于万军当中看到了左副将,只见她退后几步仍欲腾空逃窜,身形一动便如一条暗影一般隐了身形,过了几息她在数丈之外再现身时仍不可避免地被无穷无尽的文昌军所包围。

因为游氏族人的焚车之举以及那在人群中绽开的巨大火流令文昌军感到了危机,此刻她们几乎停止了向城墙冲击,全军停滞下来专心应对游氏族人,在她们刻意的围剿之下那下城去的百人几乎无一生还,左副将左突右窜,最后竟成了那百人队中唯一还活着的人。

左副将数十次顽强地奔走突围而不得,也终究被逼出了身形,熊熊火光中围绕着她的人墙“旋涡”也最为势盛,以她为中心,身边密集聚拢的步卒竟逾万人,当戈矛齐动之时,不知文昌军中突然下了道什么命令,包围圈骤然松开退后,露出一片空地来,独留左副将一人在其中,她见此情景,仍不甘就范地再次欲跑,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身上的火油罐向文昌军狂砸而去,包围圈再退,她面前的空地又大了些,左副将提起一口气,腾身的同时瞬间将火折子擦燃向敌军扔去。

而与此同时,文昌军中火箭齐发,所向均直指左副将一人,她的身影一滞,身上剩余的火油罐已被率先的一箭击碎,霎时万箭齐至,火莲顿时将她包裹其间。

一个人的身躯,最大密度能被多少支箭羽覆盖,萧珏活了几十年,从未想过如此血腥的问题,没想到有朝一日现实却让她亲眼目睹。

☆、第74章 谋士叛投

74

早在左副将被万军所围的时候,萧珏就下令城上掩护,但因襄王军兵力本就捉襟见肘,而且襄王军一动,文昌军立即又重卷攻势,那万人包围圈竟然逼迫着左副将后退,几步就远出襄王军箭程之外,气得萧珏一掌狠狠拍在城墙上,她恨不得亲率骑兵出城相救,但眼下的情势,她带再多的人出去也难以与文昌军匹敌,徒添亡魂,身为统帅应有的理智让她做不出这样的愚蠢决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左副将惨死,庄王大概是恨极了她们,只见文昌军将那燃烧着的刺猬一般的火人用数柄长矛扎透,然后如架篝火一般将尸体高高架起来,杵在那里,火光中一缕浓烟直上云宵,与幽幽的月华融为一体。

姚启听见萧珏银牙咬得咯咯作响,转头看向她,只见萧珏鬓边青筋暴起,仰头闭目痛苦道:“是萧珏无用!”

姚启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绵软的绢帛递给她,道:“大人切莫自责,我军此战不会败,必不会辜负左副将一片苦心,来日再以敌军鲜血来告慰她在天之灵罢!”

萧珏诧异于姚启突然自信满满的表情,略带疑惑地接过绢帛,一看之下竟也激动地险些难以自抑,那竟是景王的手书,告之商家军已收归,并已派兵围文昌隶泉,两日内可解碧凤之围。

这封手书如同一束晨光乍然撕破黑夜的束缚,令萧珏重燃希望,乍悲乍喜之下,连日疲累的她身形竟晃了两晃,姚启连忙扶住她,关切问道:“大人何处不妥?”

萧珏抬手揉了揉额角,复又站直了身体,道:“无碍,无碍……”

被游氏这么一搅和,文昌军的冲撞车无一能用,城门处的危机已缓,门后的骑兵便卸马被重新调上城墙上参加战斗,城墙之上兵力得到补充,文昌军又持续攻击了一柱香的时间,毫无所获,于是于丑时初刻鸣金收兵。

文昌军退去后,游氏族人趁着夜色出城,打着火把在满地狼藉间将自己族人的尸身找出并带回碧凤城,包括左副将那燃至一半的焦炭一般的尸身,当她的尸体被从矛上取下来,拔箭都拔得人手软的那一刻,无数人潸然泪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烤肉的焦香,簏战一天早已饥肠辘辘疲累难当的众人闻之无不反胃,反胃到哀伤悲痛。

征得萧珏同意后,她们在城墙上重新点起了火堆,将族人尸体燃成骨灰,按照游氏一族的传统,她们死后是必葬裕山的,落叶终将归根。

火光照亮黑夜,连月光都不足为道,如峰火一般,持续燃至天明。

另一边,萧珏不曾休息片刻,连夜召集诸将商议军情,景王的消息一道出,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众将顿时炸开了锅一般一改初时有些颓糜的精神状态,群起振奋。

其实眼前的战况无甚好商议的,若没有景王的消息,襄王军唯一可走的路便是死战到底直至全军覆没,但此刻又有不同,柳岸花明又一村,她们面前已经豁然开朗。

景王既要围隶泉而解碧凤之围,那么文昌军这几日内会撤军是必然的事,经此一役,襄王军如今只剩三万余人马,活路就在眼前,若想在以后还要有所建树,襄王军目前首要的一点便是保存实力,不能再有折损了。

于是众人商议的重中之重便是如何保存实力这一点,姚启提议道:“文昌军的攻城器械损耗甚巨,经此一夜,她们的冲撞车已经无一可用,就算连夜赶制也造不出四辆来,这两日她们的兵力折损更高于我军数倍,士气已不复高涨,此时若有谋士假投,告之庄王我军只余三日粮草的话……”

萧珏抚掌,笑逐颜开,“此计妙哉,庄王如此“老谋深算”,既得此消息,必然会选择围而不攻以保存兵力,静待我军断粮自绝,即使她复仇心再迫切些,也定然会给予我军至少三日的喘息之机,那文昌军也好整顿士气,造车修械,三日,只须三日,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既有此意向,那么由何人来做此事以及如何令“叛投”来得逼真些便显得犹为重要,一屋子谋士将领热热闹闹地讨论着,人选倒是提出不少,不过萧珏总觉差了点什么。

这时坐在角落里一着赭衣的白面书生起身慢吞吞地走到萧珏面前,拱身行了一礼,缓声道:“大人,鄙生显扬郁灵中,欲自荐前往敌营。”

萧珏一看眼前这个眉目清俊平和的年轻男人,身形极瘦仿佛弱不胜衣,倒果真像常年未能吃饱肚子的模样,她问道:“先生何以自荐?”

那郁灵中语调甚缓,慢吞吞道:“回禀大人,庄王座下有一谋士,乃鄙生旧时同窗,曾多次相邀投奔庄王,亦在庄王面前提到过鄙生,不过鄙生无意文昌故而未曾应诺,若鄙生此际相投,易令庄王信以为真。”

萧珏眉锋一挑,道:“先生若去,欲何时回?”

郁灵中道:“听凭大人安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