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干船坞,简单来说就是挖一个比战舰稍微大的坑,基隆船厂采用全水泥混凝土构造。
坑底浇筑一些土方墩,这些方墩叫龙骨墩,建造战舰的时候,可以将龙骨固定在上面。
船坞三面接陆地,一面临水,建造战舰时还能在周围搭建脚手架,方便匠人上下施工。
战舰造完,将面临水的一面水门打开,河水就会灌入坑内,战舰就会浮起来,从船坞出去。
“霸气侧漏,我喜欢!”东方亮两眼放光,高声附和。
两人已进入疯魔状态!
“船型上先采用U型软帆船为主,等船用蒸汽机成熟后再改为V字型。”
“赞同,你小子还挺懂帆船的。”
“嘿嘿!网上搜的。”
U型船是西方的航海贡献,盖伦船便是这种船型。
其船身两侧自下而上向内倾斜,U字口逐渐收紧,明显的等边梯形,并且这种斜度一直延伸到艉楼。
此种设计是为了增加大海航行稳定性,犹如不倒翁。
U型船比中式V型船还有一大优势,就是能拉货,肚子大,装载量自然大。
大海航时代,中式帆船对比西式帆船,有三大软肋:
其一,硬帆;
硬帆比之西式软帆操作简便,但弊病在于受力面积比软帆小,速度自然比不上软帆,远航性能不如软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二,载货量小;
中式帆船有水密舱,水密舱是伟大的发明,能有效抵挡海浪,增加航行安全,现代船舶均采用水密舱设计。
但此发明超前了,不适用于大航海时代,它限制了船舶的载货量;
其三,火力弱。
这是很致命的弱点!线膛炮未广泛应用的火器时代,滑膛炮命中率低,全靠密集火力提高杀伤率。
西式帆船船舷两侧均有大量火炮窗口,不用跳帮就能摧毁对方船只,更加适应火器初期时代作战。
再次证明U型船在大海航时代的优势,船舱内空间大,自然能布局多层炮窗。
“对了,你小子要造百米长的帆船,还是得用V字形水密舱设计。”海军中尉东方亮补充道。
他退役后是帆船爱好者,对帆船的研究颇深。
“怎么说?”
“木制帆船,它的承载有极限,如果用西方的船型,长度超过80米,船只承载不了如此大的强度。”
“有在网上听说这样的结论,那为何要用中式结构?”
“中式V字形水密舱类似于承载式车身,明白么?”
王吒瞬间秒懂!承载式车身没有大梁,但车身结构依然强健耐用。
顺便插几句,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船型便是V字型加水密舱,即底尖上阔的船型。
很多人误认为中式海船是平底船,真有不少人是这样认为,因为大量插图画成了平底船,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哀,祖先牛逼,但被人为忘记或破坏。
同时广泛争论,最大的论点便是认为郑和下西洋的宝船没有文献记录的那么长,说不科学。
文献中提到最大的宝船长是140米,也有人说是120米,古代尺寸转换的问题,总之大量的人不相信木制帆船能超过100米。
实际上,采用V字型加水密舱设计,并使用硬帆,肯定能造出超过100米的庞大海船。
V字型加水密舱的船型在船身结构强度上要远胜于U型船,当然能造更稳更大的船,现代船型为什么采用V字型加水密舱?道理很清晰!
而且硬帆速度比软帆慢,对船身结构强度的要求自然降低。
喜欢工部摸鱼郎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工部摸鱼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