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辽国才在没有这位大能的影响下,虽然奈何不得金国,却也能固守几处要道,压制住完颜吴奇买的突进。而没元气大伤,丢了根本。
不过,为此布下的防范金国的防线,却也占用了大辽足足三十万的兵马。远远出乎了童贯的目标之外,这也是童贯此次讨令信心十足的原因之一。
而这些,还不是童贯的全部手段,童贯更大的信心,却是他来自大宋百年大计的暗中部署。那赵良嗣家族扎根大辽已经百年,作为死间,为了完成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大计,已经下了百来年的功夫。暗中布置的人手,早已远了去了。
而童贯更通过赵良嗣,与当今大辽的权相李处温,以及范阳守将郭药师搭上了关系。
这李处温乃是大辽重臣,原本不应与童贯勾结。可奈何,勾结外族祸害本族,并不只是汉族的产物,更是全世界民族的共性,日本人也有日奸,犹太人也有犹大,这辽人自然也有辽奸。
这李处温与萧奉先交好,更是萧奉先推荐登上的相位,乃是萧奉先的嫡系,贪念尤甚。自是很容易被赵良嗣这等死间家族,掌握许多的短处。张扬出去,就算是不灭族,也足够这李处温杀头几十次的了。而童贯又向来是一个豪迈的主。钱来得容易,为了办大事更是舍得花钱。
而且,童贯在重利之后,不仅许了李处温退身步,只要他在辽国混不下去了,投靠大宋,就给他一个公侯的爵位,更许诺李处温,只要燕云十六州,不害大辽故土,让这李处温依旧可以安稳的当他大辽权相。
一方是大量的金钱财宝,高官厚禄退身步,一方是失去权贵丢脑袋,童贯自是很容易就把这个李处温降服了。
要说童贯,也许战场上的指挥有些不靠谱,可这种小人之间的争斗,童贯在大宋皇宫历练多年,自是比李处温老练的多了。
故此,在李处温的帮助下,童贯不仅对当今大辽燕云十六州的兵力部署一清二楚。李处温更把燕云十六州的强手兵将,以防范金人骚扰的名义,调到了察哈尔等地,更许诺童贯一旦兴兵燕云十六州,一定会拖住大辽的兵马调动两个月,并断绝燕云十六州的物资补给。
而那范阳的守军郭药师,原本乃是一个汉人,就跟当今的境外华人一般,虽受辽国任用,却终有歧视。而这郭药师本人,乃是靠协助大辽平叛渤海人起家,本身在大辽更没有什么家族势力。赵良嗣家族随便施加的影响力,就能搞郭药师上下不得。
而郭药师本人,更是一个极端的利己主意者,原本也没对大辽有多少的忠义,与童贯搭上线之后,知道童贯内视大宋权臣,被童贯一通封官许愿,再加大量的金钱诱惑,顿时就对童贯表了忠心。更表示愿为童贯暗中说服燕地的众多汉军归附大宋。
正是有了李处温、郭药师这大辽一文一武,一中央,一地方,两大实权人士的暗中支持,童贯又请了二十万的禁军,以及东北防线的指挥兵权,童贯这才对此次出征,有着绝对的把握。
而事实的初始发展,也确实如童贯的谋断一样。那大辽在大宋集结了兵马一年多都没有征战的动向后,实在是习以为常的疲达了。连大辽皇帝耶律延禧都不介意了,辽国上下,还有谁会介意。而那李处温,也确实兑现了诺言,把众多的精锐兵马都调往了察哈尔等地防备金国去了。
燕云十六州的守军,多是老弱杂牌,以及汉军等等。却是被童贯出其不意打的一触即溃。而那郭药师也是兑现了诺言,在童贯领着大军入境后,联络众多汉人将领,辈说大辽对汉人将领的排斥,有苦活、累活、玩命的活,都是汉人军兵的,可功劳却全都被辽人将领等冒领。更鼓吹大宋此次下了大决心攻打大辽,兵马众多,而如今燕地却只是一些老弱之兵,与之敌对,原本就是汉人,与自家人相打,遭骂名不说,更是螳臂当车,难逃灭亡。如今大辽,北有蒙古生番,内有金国做乱,如今连大宋也出兵征讨,正是灭绝的征兆,不可再为大辽卖命。
此等说法,却是说中了所有汉人军兵的心声,一时间,燕地众汉军一体响应,却是让童贯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五洲六十三县。
童贯为此得意不已,自以为武侯再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可世上事,多有意外。这燕云十六州,却还有着一个耶律大石。这耶律大石乃是萧奉先为了排除异己,特意安置在石门的架空的。这李处温乃是萧奉先的嫡系,自然不敢违了萧奉先的念头,胡乱调动这个耶律大石。而且,李处温也认为,这个耶律大石虽然有些名头神异,可如今已经被架空,孤身一人,就算在石门,也绝对碍不了童贯什么事,却是没理这个耶律大石,更没跟童贯说过。
可童贯倒霉就倒在了这个耶律大石的身上。
第十二卷 第十六回 各有忠义
名声是虚无的,不可见的,却又是无比真实存在的。
最最简单的名人效应,就足以说明一切。一个名声好的人物一句话,可让闻者信任,群起效仿。而危难关头,名声大的一个人,振臂一挥,更是能引万人响应。
而耶律大石如今虽然已经被架空,可他本身的事迹,早已在辽人当中成了传奇。而耶律大石的狼人变身,更是让这些崇拜狼图腾,认为狼神乃是他们先祖的辽人,对耶律大石敬服不已。
而燕地,虽然原属中原国土的一部分,可他毕竟在大宋建国之前就已经沦落到了辽人手里。再加上辽人已经事实上的统制燕地百多年,燕地汉人,纵然大多都认同和保持汉人的身份与传统,可实际上对与大宋这个国家,并没有多少的归属感。
这就与如今大多外籍华人,虽然都认可自身华人的血统与传承,可一提国籍,就是某某国籍,而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
故此,燕地的百姓,其实并不如大宋满朝文武哪般的鼓吹燕地汉人,翘首以待大宋同袍解救。尤其是下层的普通百姓,终日都在为一日三餐而奔波。更没心理会是谁来统制他们,反正谁来都一样,谁来都收税。
这就如同当今的新加坡等国,虽然也多是华人,可他们却绝对很少有盼望中国来武力征服新加坡等国的一般。
而除此之外,大辽占据燕地百多年。以燕地比草原更加富饶的生活,早把重心转移到了燕地。燕地多有辽人居住,却是差不多已经实现了辽汉一家的融合。
尤其是最底层的贫苦百姓,更是没有什么辽汉的区别,辽汉通婚,血统更是混杂。已经分不出什么是辽,什么是汉了。
故此,若是童贯真乃是一个真正的将才,能够严格执行军纪。与民秋毫无犯,凭着他买通的李处温与郭药师的帮忙,高俅攻略燕地。燕地的百姓虽然不会向大宋文臣鼓吹的那般欢喜和期待,可绝对也不会有太大的抵触情绪。
毕竟,辽汉融合地再怎么融洽,占据人口数量多数的乃是汉人,可占据权力优势的却是辽人。而辽人中的贵族,偏袒同族,欺压汉人,那也是天经地义,习以为常的很,燕地百姓对大辽,其实也是不无怨恨。
再加上如今的大宋,论繁荣程度,乃是当今全世界实打实的第一。大宋遍地黄金,吃穿不尽,那就是所有大宋之外民族对大宋的遐想和认定。只要童贯收缴程度稍稍做的体面、漂亮些。童贯必定能实现人生目标。
可奈何,童贯本身就不是什么合格的将帅之才不说,童贯带来的这些宋军,本身在地方,那还都是欺压百姓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