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招手,门内又出来了几个兵,上前抬起那口棺椁,缓缓走入关内。吴巧也缓缓转过身,默默往回走去……
“等一等……”贤杰终于鼓起勇气叫了一声。吴巧停住了脚步,但并没有转过身来。
“我真的为令尊的去世感到非常的不安,我真的不想这件事情生,可是我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不必说了,我早知道这个结果……我……我不怪你。”吴巧的声音越来越低,最后一句几乎连她自己都听不见了。但贤杰却还是听见了,他当即就怔在了那里……
莫非吴巧早就知道了会是这种结果?也许知父莫如女?她早就知道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唉,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啊?莫非这是上天对她的惩罚?惩罚她自主选择了爱情之路?可是为什么上天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惩罚啊?来惩罚这样一个心地纯洁、不染一丝俗世杂尘的女子?她只想追求她想要的爱情,可苍天为什么就这么吝惜,非要掐断她的爱情之火?
贤杰也很难受,他真的想走过去安慰这可怜的女子一把,但他的脚却似灌了铅,怎么也挪不动……
去安慰她?安慰她什么?她把老父托付给了自己,完全是对自己的信任,可是自己却让她的老父死在了自己面前,虽然不是自己杀的,可是那是死在自己的军营里,自己无论怎样也脱不了干系啊!唉,这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人啊,人为什么要有感情?人要是没有感情该多好!贤杰长叹一声,慢慢向远处走去……也许,他现在立刻从吴巧眼前消失,倒是最好的安慰!
在亳州、永城休整了月余后,唐太宗贞观四年正月,杨贤杰继续挥军北上攻取唐地。
正月初三,攻下唐县,初五取夏邑,初八取虞城,初十取商丘,一路势如破竹,唐军皆望风披靡……不出一个月,贤杰已取得十几座州县。二月初一,攻下了汴州。
这汴州也即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乃是一座帝王之都,颇有王气。不仅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城内有近万户居民;而且城墙高厚、易守难攻,实乃兵家必争要塞之地,此城往北即是黄河,过了黄河便可挺进翼中,直取燕山;往东则是齐鲁之地,可扼泰山之雄,东海之滨;往南则是沃野千里,直通江淮;往西便是攻取洛阳、长安,威逼唐朝心脏的大道。此外这附近人丁兴旺、民家殷实、物产丰饶,乃是征集壮丁、筹措粮饷的好地方。
贤杰进城后,贴出安民告示,不许兵丁骚扰百姓,凡**虏掠、抢劫财物、杀人伤人者,斩立决!
贤杰打下汴州的同时,龙颜也派人送来捷报,说已经平定了山寇,并得了卢定国、向友平、贾守义、李子雄等一批降将和三、四万人马。
贤杰大喜,记了龙颜一功,对军师道:“吾后方无忧也。”
安下营帐后,大将普济和井龙安等众将联名劝进:“大哥,这汴州乃是一个大都市,正是虎踞龙盘之地,大哥何不就在此称帝登极,以上顺天意、下顺民心,也好为将来建国打下基础?”
贤杰接受了众将的劝进,决定称帝。
只有狄公持异议,认为不宜过早称帝,并提出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后来朱元璋的谋臣也曾向朱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但贤杰认为攻下唐都、平定天下已经指日可待,没有采纳狄公的建议。
二月十五,贤杰在汴州即了皇帝位,称“逆天洪福圣武功德千秋大皇帝”,国号仍是“大逆”,改太宗贞观四年为大逆元年。
贤杰封狄明为左臣相,新近投奔的文士范进为右臣相;张忠为征唐大元帅;龙颜、龙彪、普济、井龙安、高应龙为五虎上将;单铁勇、石明亮、闲空、高应虎、华元丰、谢志君、齐大召、华元山、曹一显、李安生为十大将,又称为“十大骠骑将军”;赵芳、马平、姜红火、尤奔放、陈松、刘来喜、归田虎、万长山、宋天成(贤杰攻取亳州时归降)、卢定国、向友平、贾守义、李子雄等为骁骑将军,女将乌云为绣鸾将军……
乌云坐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她本来饶有兴致地听着贤杰分封诸将,当听到封她为绣鸾将军时,情绪顿时有些失落……
她心里本来是有一个甜蜜的梦的,她不敢奢望贤杰封她为“后”,只要能封她一个“妃”,她也就心满意足了。可是贤杰却只封她一个“绣鸾将军”!她并不是嫌官小,她才不在乎官大官小,她为了葬父,宁愿把自己以一百两银子的价钱卖给别人为奴(她本来只打算为奴,是那人看她貌美,非要娶她为“九夫人”,其实她一直保持白壁之身,有“九夫人”之名而无“九夫人”之实)都可以,又怎会在乎这些个官职?让她伤心的是,贤杰始终只是拿她当义妹,根本就不了解她心里所想……她忽然有点佩服那吴巧,至少当面向贤杰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而她却实在羞于启齿……她只希望贤杰有一天能够开窍,明白她的心意,然而现在看来,她的傻义哥是永远也不会明白了,她的心事也只能永远埋藏于心底……
为了早日攻取长安,逆天子决定分兵三路西进:北路军由龙彪为主将,谢志君、曹一显、齐大召、李安生为副将,率领五万人马,攻打青龙关、郑州(即今河南省会郑州,隋朝时叫荥州,唐时就已更名为郑州,沿袭至今)、荥阳、巩义、洛阳,最后经潼关直到长安东门;中路军由井凤安率领,华元丰、华元山、高应虎、陈松为副,率领五万人马攻打白虎关、许昌、汝阳、商州、蓝田,直到长安南门;南路军以张忠为主将,高应龙为前锋,赵芳、马平又为高应龙副将;高应龙引二万人马先行,张忠率五万大军随后接应。原来,这南路军的路程最远,关隘最多,共有漯河、舞阳、泗水关、南阳、商南、武关、高河、咸阳,最后到长安西门。该路又有唐朝名将李林把守,为慎重起见,贤杰才如此安排。
贤杰又令龙颜、姜红火等守卫马嘴山,随时往军前供应粮草。贤杰自己坐镇汴州,接应各方。
三月初八,三路征伐大军同时开拨西进。贤杰亲到校场送行,安排美女给出征将士戴大红花,同时奏以雄壮的军乐,预祝众将士早日凯旋。
贤杰兵三路,大举攻唐,中原大地又是战云密布、烽烟四起——自唐朝开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内战或曰农民起义开始了!
太宗皇帝躺在龙床上,圆睁着龙目,心绪难平……一个月来噩耗接连不断,先是杨贤杰攻下亳州、永城,大破吴元帅的讨伐大军,接着斩天使、毁诏书,还送来天使级示威,吴元帅等一大批忠臣良将惨遭逆贼杀害;这还不算,逆贼继续侵夺大唐江山,夺占十多个州县不算,竟然还在汴州称帝,自称什么“逆天洪福圣武功德千秋大皇帝”,兵三路来攻长安,只气得龙颜大怒。
正是一天不容二日,一国不容二君!
这杨贤杰如此沸反盈天,公然叫板大唐,此等无法无天之徒,不除之而后快,更待何时?太宗从龙床上挣扎起来,大呼道:“传朕旨意,立即升殿议事!”一名太监慌忙上前奏道:“陛下,此时正是三更时分,群臣皆在府中安寝,不如等到天明再升朝议事……”
“朕的天下已经危在旦夕,他们不为朕分忧还有心暇安寝,岂有此理!”
太宗深夜要升朝议事的消息立刻传到了所有大臣耳中。众大臣不敢怠慢,只得从热被窝里爬起,屁颠屁颠赶往金殿。
太宗也不过多废话,直截了当对众臣宣称要“御驾亲征、讨伐叛逆”。魏征等苦苦劝阻,太宗才打消了亲征的念头,一面行文到各州县,令他们兴起勤王之师来京城护驾;一面令长安以东各关隘加紧防守,严防反贼攻打。同时令车骑将军上官士图为御林军总管,统领十万御林军,加强长安的防护。
旌旗猎猎、战马嘶鸣,青龙关已在眼前……
龙彪下令放炮安营,准备休息一晚,明日到关前挑战。当夜他坐在灯下正在思索,副将谢志君笑道:“元帅在想什么事呢?”
龙彪叹息一声道:“明天这仗不好打啊,这青龙关守将乃是吴巧,明日还真不知该怎么面对她……”
“元帅有何犯难之事,可是因为她武艺高强、我军无人能敌?”
“此只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她和咱们皇上的关系,唉……”
“她和皇上有什么关系?”谢志君故意问道。
“我也说不清……想亳州大战之时,她杀了我们那么多弟兄,皇上一句话就把她给放了,你说,皇上凭啥那么看重她?还有她那个反动透顶的老爸,明明是自己碰死的,皇上却偏偏象护送自己的老爹一样恭恭敬敬送到这青龙关,你说,吴巧到底是他什么人,他如此看重?明天这一仗到底怎么打?”
谢志君道:“谁叫你长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