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勮伏下接诏书,心中更是奇怪,自己报急的奏折才送出去没有多久,怎么朝廷诏书就下来了。王方翼宣读诏书,也就是青海事务,换王方翼主持了。
读完诏书,王勮才问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过程很复杂,有的连王方翼都不大清楚。这些年,李威与没禄氏一直在悄悄保持着联系。包括论钦陵的心态与动向。其实没禄氏也需要这场战争,若再发展下去,论钦陵为自己所逼,指不准在儿子没有长大之前,就要动手了。力量不仅是人心,还有军权。因此,需要李威做一些配合。
对论钦陵,李威同样如鲠在喉。历史上几乎四十多万唐朝军队葬送在他手上,武周时唐朝军事的没落,甚至往更远处,安史之乱的祸根,此人都是最重要的源头。
没有吐蕃占领青海的掣肘,唐朝会不会将精兵强将派驻到青海与西域,那么封常清能调动的,是不是仅是一些民夫?就是李靖前来,仅用民夫,也打不好仗的。
自己也在走唐朝历史上的老路子。
为了拱卫青海,驻扎了多少军队?不驻扎真不行。看到自己与他的几场厮杀,用了最强的军队,最强的将领,远比唐朝历史上强大的武器,充足的经济与准备,细致的谋划,人心所向,那一点不比原来历史上几场优胜一筹。可结果呢,场场都是惨胜,真论实际的消耗,每一次战役下来,自己一方还超过了对方。
此人不除,永为后患。甚至青海都没有办法收复。
所以做了许多布置,包括种种的迷魂阵,甚至坐视王勮生生地将青海变成了一个烂摊子。
是派了许多勇将前往法兰克的。比如薛讷、细封雷、郭元振、唐休璟、王晙、张知愿,还有在夏州表现很好的杨玄基,以及契丹人支持唐朝数次战役中脱颖而出的李楷固,这个人勇猛度都超过了骆务整、辛承嗣。李威见之大喜,立授中朗将,让他为朝廷服务。
是人才的,战争也不少,终会显人眼的。
但他也不知道,经他这一变,后世的名将李光弼还能不能出现了。
这些人统统放到了法兰克跑马去了。
可李威有李威的用意,吐蕃经过今年的变化后,论钦陵一死,已不足为害。要么就是怎么样才能将没禄氏劝来长安,让儿子名正言顺的认祖归宗,还要让吐蕃人服气。
后者难度更高,可没有兵战凶危了。
军事上,五年后是倭国与新罗,那时候,国力更强盛,水利也差不多修好了,要么只有一些尾部工程,或者维护浚通,这是必须的,任何一项水利,不经常浚通,迟早会阻塞。国库也会有积余。自己马上下诏书,说我国家臣民反对,你们自儿打去吧,我们大唐不管了,再用一些挑唆的手段,两国打得更烈。
那么五年后攻克难度更低。
转过头来,就是辽东。
开发辽东,必然会与靺鞨人有冲突,粟末靺鞨还好一点,就怕黑水靺鞨。地方更冷,地势荒凉,人种强悍。这一点,法兰克与辽东差不多,天气冷,人种高大。让这些后起之秀,去练兵练战的。
这是最重要的安排,直到清朝,辽东还是北大荒呢。得将它开发出来,使百姓全部从马上下来从事农耕生产,生活上会变好,性格也会忠服,朝廷也容易管理,再加上陆续犀利武器的研发,减少骑兵的威胁,那么北方的边害,将除去最重的一翼。
要么阴山北面的大草原,那是没法治了。
想要它消停,永远不可能的,除非枪械出现,骑马都没有作用,这才能老实。对此,李威真的很不明白,为什么这方土地,就能陆续的出世界上最强悍的军队?难水土不一样?
然而最重要的几个人留了下来,黑齿常之,王方翼,甚至年老的契苾明,此次都出动了。不过都秘密前来青海、松州与肃凉。还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军务监的设立,确实培养了一些军事人才,达不到王方翼那样的高度,可经过几年的军事培养,又加上经过一些实战,都成为了一个个合格的中层将领。
不过几人不是出现在一处,王方翼主持青海事务,黑齿常之前往松州,带了一些军队,进入积石山下,与党项各部汇合,经九曲军城,直堵吐蕃人的大后方,契苾明率领西域各国精选来的勇士,以及西域唐朝自己的精军,兵发伏罗川。原来还有一个计划,从且末道直插乌海,彻底将论钦陵后路断去。但被否决了,困兽犹斗,一旦将论钦陵逼急了,此人发疯,唐军将会损失无比惨重。况且这一次大败,没禄氏不是吃醋长大的,且能放过机会?
契苾明的弟弟契苾光兵发凉州,也因功封为郡公,兄弟二人为公,举朝美之。
其他几路都调动了大军,只有岭东为了不惊动论钦陵,没有动。但不是没有军队,青海许多人平时为民,战时为兵,编入兵部的府兵,就达到了七万人,还不算党项各部的。
王方翼将情况大约一说,然后道:“我来到青海的事,不可宣扬,表面上还是让你继续主持,懂吗?”。
象训小孩子似的。
确实从心里面有些看不起他,这样的人,怎么为宰相呢,恐怕是陛下这十年大治中,用得最不好的人选之一吧。
他对李威与没禄氏的关系还不知道。知道的人有,也不会对他说,更不会对别人说。
也不知道他的孙女是李威的儿媳妇。那么仅是一场和亲,就给了宰相之职,过了。
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