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针对朝鲜三面环海,地幅狭长,机动不便,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多,但“铁多气少”,士气不高,怕打运动战,怕夜战,近战,特别怕我们迂回断后等情况。
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敌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和“在战役、战术上实行近战,夜战,速决战,实行大胆迂回包围,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原则,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当敌我力量对比出现了相对均势,整个战场呈现相持局面时,志愿军又适时采取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 ”的作战方针,及时地将运动战转变为阵地战。
在与敌人持久作战中依托阵地用“零敲牛皮糖”的办法,积小胜为大胜,不断地消耗削弱敌人。
在“持久作战,积极防御”方针指导下,建立了以坑道为骨干结合野战工事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得以避开敌人的炮火袭击,用近战打退敌人的进攻。
当判明敌人有从我侧后登陆的企图后,积极进行反登陆作战的准备,粉碎了敌人的企图。这样,弥补了志愿军武器装备的不足,最大限度地减杀了敌人武器装备的优势。
第二一六章。 迸发出耀眼光芒
一。
于是,24日夜,在大战爆发的前一天,军侦察处长杨立魁;师侦察科长傅全文在全军挑选了三百多名出类拔萃的侦察兵,还有英语和朝鲜语的翻译以及朝鲜向导,随身携带爆破器材,他们乘着暗夜迅速出发。
伴随着他们从另一地点出发的还有一支队伍,那就是语不惊人的,悄悄快速行进的一支特种侦察分队。
从她们身上看不出性别,看不出番号,语言说的全是流利的英语和朝鲜语。
每个人的称谓全是数字和绰号。
黑夜是中国军人的。
他们乘着暗夜迅速出发。
在过大同江时,江桥已经被美军炸毁,先遣队找到了朝鲜人民军撤退时在江上修的一条藏在水面下的“水中桥”,在南朝鲜士兵眼皮前大摇大摆地轻松过江。
一路上几次与南朝鲜军的汽车擦肩而过,糊里糊涂的南朝鲜人竟然毫无察觉。
甚至有时就从敌人的游动哨兵旁边经过,这些大兵居然还“很有礼貌”地给他们让路,在一旁傻傻地看着一声不吭。
在经历了传奇般的行军后,他们终于在26日上午7时50分,将德川敌人逃跑的必经之路—武陵里大桥炸个稀巴烂!
美国士兵在被切断后路时,会丢弃所有的重武器,扔得到处都是,而且还装死。
他们 的步兵缺乏战斗力,胆小怕死,不具备进攻和防御的胆略。他们在前进时如果听见枪声,便会退缩不前。
他们只能在白天打仗。
他们不习惯夜战和白刃战。
如果他们战败,便会溃不成军,如果他们没有炮火支援,就会不知所措。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饥饿,当补给停止时,步兵便会完全丧失斗志。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一次战役刚刚结束,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虽遭到志愿军迎头痛击,但仍然认为中国是“象征性出兵”。
因此,美国迅速集结在朝鲜兵力,企图消灭志愿军于立足未稳之际,占领全朝鲜。
长津湖一带开始普降大雪。
为了抓住美军尚未发现志愿军集结的有利时机,中国人民志愿军九兵团在冰天雪地里隐蔽6天之后,终于堵上了轻敌北犯的美国王牌部队,于是,在70公里的战线上向强大的美军发起了猛烈攻击。
二.
当冲锋号吹响时,被冻得快神智不清的志愿军士兵立即从雪地里爬起来,猛攻公路上的美军纵队。
完全被钢铁“包裹”起来的美军陆战第一师和美步兵第七师的部队同样是久经沙场的王牌劲旅,老练且极其顽强。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应变能力不俗,战术也很独特。
他们将几百辆坦克分别在几个被围地点迅速构成环形防御圈,集中火力横扫进攻的志愿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