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与夏天都在哈哈大笑。
笑声过后,夏天说:“你们张家在全国来讲是大姓,你能说说你们张家的渊源吗?”
张波说:“我不知道。”
夏天告诉他说:“以张为姓,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但是比较出名的人物,也就是你们张家从历史上流传到现在的标志的代表人物有:张良、张艺、张九龄、张岱、张载。他们分别都有掌故。张艺一家九代同堂,有二、三百人住在一起和睦相处,吃饭都要敲钟叫唤。汉高宗把他请进宫里,问道:‘你怎么能把一个大家庭处理得如此和睦呢?’张艺向皇上要了纸笔,写了一百个‘忍’字献给皇帝,历史上叫做‘百忍图’。张九龄是唐朝的宰相,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总理一级的人物。有一年,皇帝生日,很多大臣都是献宝镜祝寿。宝镜这东西,现在来看是不值钱了,十几块钱就能买到一块能看清楚自己的镜子。但是当时不行哪,要花半个身家才能买到能照个朦胧美的铜镜哪!这张九龄呢,也就是你的先祖,他将自己写的一本五卷的书,叫做《千秋金鉴录》送给皇帝作为寿礼,这书里讲的是前朝国事兴废之事,唐玄宗看后很高兴,称张九龄为‘万选青钱学士’。而张岱则相对简单,他从河内迁往清河居住,这个清河就是张姓的发迹地。”
张波佩服地说:“夏经理真是知识面很宽啊!”
夏天说:“至于张良的故事我就不说了,他的长处是:不但能做事,也能保护好自己,比现代人聪明,审时度事,能上能下。”
停了一会儿,夏天又说道:“现在,只要你走在中国的农村、乡镇,在春节贴春联的时候,那房屋的大门的上方挂着‘清河堂’、‘金鉴堂’、‘九居世泽’、‘青钱世德’、‘百忍家声’的,或者有这样一副对联挂下来的,主人一定是张家无疑。”
张波问道:“什么对联?”
夏天振振有词地念道:
百忍图、千秋鉴、万选钱,家传四宝;
汉韬略、唐忠贞、宋理学,代有名贤。
张波很激动地说:“说实话,与夏经理在一起工作真的长见识,我是从心底里佩服。”
夏天说:“对联中的‘宋理学’讲的是张载了。我看,从核心内容来看,你们张家的先祖是忍让立世,‘百忍图’很受后人敬仰。在宋朝有一首诗就崇拜得紧要,我背给你听。”
夏天吟道:
清河系出源流长,别处移居闽上杭;
百忍家声思祖德,千秋金鉴慕宗枋。
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
二九苗裔能禀训,分支富贵姓名香。
张波听到夏天如数家珍地说着张姓的故事,自己听得也是很新鲜。不知不觉花了大半个上午,才从夏天的办公室出来。
他在走廊上路过信贷档案室时碰到汪洋,说了一句:“汪姐,忙啊。”
汪洋笑着问他:“怎么,你被夏经理骂了一个上午?”
张波说:“哪里!夏经理哪舍得骂我,跟我谈诗吟对谈了一个上午。”
汪洋说:“我不信夏经理有闲心与你谈诗作对。”
张波说:“你不相信,我也没有办法,夏经理讲的其中一个故事是我家祖宗敢在皇帝面前练毛笔字,单一个‘忍’字就写了一百遍。至于夏经理背的诗词,听起来很别扭,我则记不了那么多。”
汪洋笑着说:“啊!难怪在夏经理房里呆了那么久。”(未完待续。。) 话说回来,夏天既然有过往的教训作前车之鉴,冯老刀那点到即止的官油子之调对其便不见得那么好使了。
夏天放下电话后,真的来到行长室,一五一十地向王显耀转述冯老刀的意见。
王显耀听后说:“我已经叫信贷处给我们写一个书面的东西,不然不好交差。”
大家知道,王显耀是很重视与总行协调关系的,为什么这回非要总行有个文字东西才肯出帐呢?除了明摆着的这笔贷款在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