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机遇,捧出了他;而时代与社会,正好也很需要他。
于是,一个自鄙的孩子,走向了反面。
……
这些,从韩白之争中,是不难看出的。
白烨,曾道--
“80后”这批写手实际上不能看作真正的作家;
“80后”作者和他们的作品,进入了市场,尚未进入文坛。
……
这些话,严重地伤害了韩寒。
因而,内心深处极自鄙的韩寒,愤怒了。
一个极度自鄙的、让尊严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是不会主动发起进攻的。
……
韩寒,没有理由去主动进攻、从而伤害郑彦英。
何况,“领悟”不“领悟”,这也是非常司空见惯的事。
再,《从呼吸到呻吟》,也并不咋样。
那么,为什么韩寒非要去进攻、伤害一个对他来说是毫无意义的郑彦英呢?
我的猜想是--炒作!
比如说:郑彦英,答应或已给了韩寒什么好处,如钱呵什么的;借韩寒在网络上的名气,炒作--抬高自己。
……
当然,这只是我的“韩寒作协门事件之猜想”之一。
可,韩寒作协门事件之后--
韩寒,还是韩寒,只不过是多吵了一次架而已。
河南作协副主席郑彦英的风头,却被河北作协副主席谈歌抢去了。
……
也许,根本就无所谓河南、河北……总策划人,要得就是一场大闹。
这,是我的“韩寒作协门事件之猜想”之二。
作家顾晓军 于 2008…9…26
中国文学大旗必须由我来扛
顾晓军言论《中国文学大旗必须由我来扛》
其一: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文学为什么没能走向世界、从而领导世界文学呢?
因为,我们把扛大旗的任务,交给了鲁迅--一个死人。
死人与活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死人,啥也不能干了;而活人,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