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华夏名将榜 > 第398章 司徒之子(第1页)

第398章 司徒之子(第1页)

当时正是汉桓帝延熹五年(公元162年),时值二十岁的刘表正是年轻气盛之时。

那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凉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规因在平定羌人叛乱中立下了大功,朝廷征拜皇甫规为议郎,论功应当封侯。

前去封赏的宦官徐璜、左悺想向他索取钱财,多次打发宾客暗示他,皇甫规始终不予理睬,遂引起徐璜等人忿怒。

他们于是向皇帝进谗言,声称皇甫规不但贿赂了受降的羌人将士,还贿赂他们这些前去封赏的朝廷使者。

汉桓帝盛怒之下,不但免除了皇甫规的官职,贬为平民,还罚他前去边境做苦役。

世人皆知皇甫规一生清正廉明,奉公守法,心向大汉,不畏权奸,曾数次遭权幸奸党的陷害,但仍毫无畏惧,刚正不渝。

他开设学馆十四年,以《诗》、《易》教授门徒,阐述了“百姓是水,君主是船”的思想。

怎么可能贿赂已经投降的羌人与宦官。

朝中许多忠义之士纷纷为皇甫规上书免罪,太学生们也纷纷展开救援行动,三百余人联名上书为皇甫规开罪,并请求处罚徐璜、左悺等诬告的宦官。

最终汉桓帝见到除宦官外的几乎所有阶层都为皇甫规说话,无可奈何之下,只能为对方免罪。

刘表就是这三百余名太学生中的一员,虽然他们帮助皇甫规免除了罪行,却因此得罪了宦官集团。

这些年世家大族与宦官集团的矛盾日益加深,而太学生大多都是名门之后,自然是站在世家大族一边。

而且本就是官宦擅权,导致大汉的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寒门学子同样站在宦官的对立面。

四年后,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士族集团与宦官集团的矛盾终于被引爆,双方在皇帝面前互相指责,汉桓帝听信了宦官的一面之词,对士族集团进行全面的打压。

包括当时三公之首的太尉陈蕃在内的众多廉洁清正的官员不是被害就是被罢黜,东汉朝廷损失了一大片名臣。

参与太学生运动的学子都遭到牵连,刘表等人被迫逃亡。

一直到了十八年后的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党禁解除,当年深受党锢之害的士人才得以重新被朝廷录用。

刘表也是在这个时候被大将军何进征辟为掾属,推荐再次入朝,出任北军中候。

无数士人十八年的光阴都在逃亡、隐居中度过,人的一生又有几个十八年?

桓、灵二帝之时,宦官、外戚虽然专权,但有名臣陈蕃等人主持朝政大局,士大夫、地方豪族、各地郡守、刺史等心向朝廷,局势尚未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正如《后汉书》形容的那般“汉世乱而不亡,百余年间,数公之力也”。

但是两次党锢之祸的发生,让东汉王朝损失了太多的清正、廉洁、有才的官员,留下的大多都是阿谀奉承、明哲保身、才能平庸之辈。

宦官因为两次党锢之祸,对世家大族取得全面的胜利,变得更加的为所欲为,嚣张跋扈。

在原本历史中,随着宦官在朝廷权势越来越大,他们残害百姓,无恶不作,最终激起民变,导致了黄巾起义。

两次党锢之祸的发生,让士族阶级与地方豪族开始与刘姓皇族离心离德,同床异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