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桑阔吉小心翻开第一页,上面果然是一本本经书的名称,底下还有这些经书中每一篇的篇名及里面的大致内容。
准备这册子的人非常用心,内容简明扼要,也够详细,至少让人明白需要哪本典籍。
只翻了十几页,谢小玉的脸上就露出笑意。
在这份目录中,排得越前面的书,成书时间越早,第一页上的书全被标明是远古初期,后面几页也大多是初期或中期,一直到十页后才是远古后期的书。
谢小玉两人看书的速度都很快,修士全都有一目十行的能力,也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是脱胎换骨附带的一个作用,所以只花半个时辰,两人已经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你们要哪几本经书就写下来,我帮你们过去看看,如果有的话,我就想办法拿出来。”拉吉夫说道,他早有准备,随即从怀中掏出纸和炭笔。
“有劳师兄了。”丹桑阔吉接过纸笔,迅速将记忆中对他有用的典籍名称写在纸上,一下子就写了二十几本,为的是以防万一,或许其中几本书有人正在看,多一些选择也省得白跑一趟。
谢小玉在一旁看着,从这些书名他大致可以猜到这三个密宗和尚的想法,也大致可以肯定他们没问题,万一出什么事,倒是可以和他们连手。
谢小玉正这么想着,丹桑阔吉已经停下来,将纸和炭笔递给谢小玉。
谢小玉在已经写好的书名旁边打了几个勾,然后在底下又增加几个书名,写完后将纸递还给拉吉夫。
拉吉夫看了那些书名一眼,说道:“我去去就来。”说完,拉吉夫转身就走。
拉吉夫一走,丹桑阔吉立刻对着谢小玉竖起拇指,道:“师兄高明。看来师兄对秘药之学很有研究,我们在这方面只能算刚入门,恐怕要请师兄多多帮忙。”
丹桑阔吉会如此客气,是因为谢小玉勾出的那几部典籍正是他真正想要的。
丹桑阔吉也耍了一个心眼,在他列出的那些书中,有一部分并不重要,另外一部分更是为了掩人耳目特意加上去的。
丹桑阔吉说自己刚入门自然是谦虚之辞,密宗也有一套秘药之学,他们三个就是专门研究这方面,否则他们不会琢磨以秘药代替愿力,不过他也承认谢小玉有真材实料,只要有真本事就值得拉拢。
谢小玉也有同样的想法,他刚想起秘药之学和炼丹之道的区别。
丹道之术所用的原料大多来自陆地,这是因为中土之人对陆地感兴趣,崇拜大地、崇拜山岭,这从“仙”字就可以看出来,“仙”字就是由一个“山”及一个“人”组成。
婆娑大陆正好相反,这里的人崇拜海,认为一切生命都源自海洋,炼制秘药所需的原料大部分来自海洋。
这次大劫最安全的退路就是大海,到时炼丹的材料就难找了,只能依靠存货,但是炼制秘药的材料却到处都是。
这三个密宗和尚想拉拢谢小玉,谢小玉也盘算着要拐这三个密宗和尚上他的船。
两边正互相算计想拉拢对付,拉吉夫回来了,只见他满脸笑容,一下楼梯,立刻取出三部贝叶真经。
这三部经书全都颜色金黄,上面散发着浩瀚的佛力,正是靠佛力加持才得以保存至今,否则百万年的岁月都足以让石头风化。
“我没办法多拿,所以只挑了三部,你们先看着。”拉吉夫说道。
谢小玉看了书名一眼,三部书都是丹桑阔吉要的,不过其中一部他也有勾到,倒是两全其美。
第十七卷第004章药经
坐在油灯下,靠着昏暗的灯光,谢小玉翻着手中的经书。
这部经书写成的时间应该是远古初期,那时佛、道两门还没分家,甚至连玄门都还只有雏形,所以这里面所记录的秘药之学基本上都属于魔门,原汁原味,没有改动过。
谢小玉暗自兴奋,因为这正是他要的,从中他可以看到魔门秘药之学的高深和奥妙,同时他也有些失望,因为里面并没有长生秘药的药方,只有一些零星的记载。
这倒不难理解,就如同珍稀丹方往往掌握在少数炼丹师手中一样,长生秘药的药方肯定也只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
远古初期,婆娑大陆还是古魔门的天下,玄门的思想才刚西传,还没成气候,想得到长生秘药的药方几乎不怎么可能。
太早也有太早的坏处,照谢小玉的估计,长生秘药的药方可能要在远古后期的典籍中寻找。
谢小玉正皱眉思索,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到他身旁的亚鲁低声问道:“师兄可找到你要的东西?”
谢小玉抬起头,有些无奈地摆了摆手。
“我倒是找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丹桑阔吉满脸微笑,显得很开心。
谢小玉闻言,看了丹桑阔吉手中的那部经书一眼。
谢小玉知道那部经书大致的内容,刚才的清单上有,里面的药方很杂,有的是辅助修练用,也有一些能直接提升修为。
看到谢小玉探头探脑,丹桑阔吉突然心头一动,挪到谢小玉旁边,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一个药方让谢小玉看。
“这些秘药和我以前接触的佛门秘药完全不同,看起来更接近魔门的路子,有些难办,不知道师兄有没有把握炼制出来?”丹桑阔吉两眼盯着谢小玉,问道。
谢小玉只看一眼就明白,这是一种补充法力的秘药,初看和补气丹好像是同样的东西,可仔细再一琢磨却完全不同。
补气丹并不是直接补充灵气,而是靠刺激和滋养身体,让身体尽快生成更多法力;这种秘药就不同了,所用的材料全都含有很多能量,这让谢小玉有些怀疑,这种秘药用火点着后会不会立刻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