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穿越景泰帝 > 第180章 唐肃宗迎驾太上皇(第1页)

第180章 唐肃宗迎驾太上皇(第1页)

唐玄宗,本名李隆基,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唐朝历史上重要性最高的前三位皇帝之一,第一是高祖李渊,没他就没有李唐,第二是千古一帝李世民,没他更不会有李唐盛世,李隆基排名第三,是李唐由盛转衰的关键性人物。

历史上谈到李隆基,有些人其实是不知道的,不过提到他的女人,那九成九的汉人都知道,那就是号称环肥燕瘦的杨玉环,中国四大美人之一,这也充分体现了名人八卦的传播性有多强,包括并不限于李白为其写的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杜牧写的过华清宫绝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还有白居易写的那首让无数学生痛恨但不得不背诵下来的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李唐是汉人的第二个高峰期,不论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就在李隆基登基做皇帝的第四十二年,也就是天宝十四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安史之乱,李隆基战败,仓皇出逃,太子李亨于灵武继位,遥尊逃到成都的李隆基为太上皇,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先后收复了长安、洛阳两京。

这时候的李唐就和如今的大明比较像了,两个朝廷都是有太上皇,并且都不在京城,太上皇也不掌权,天下大权都在继任者的手中。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一个历史上不论有没有太上皇都会存在的问题——争权。

李亨继位的时候,李隆基还活着,而且并没有下达禅位的诏书,理论上李亨是非法的,属于篡位,李隆基又是他爹,离开长安后就一直住在成都,没办法像其他朝代一样囚禁起来,所以李亨的位置有些难受。

这和朱祁钰的现状何其相似。

朱祁钰继位的时候,朱祁镇也活着,而且一样因为被俘的原因,没有颁布禅位的诏书,朱祁钰登基的旨意还是孙太后颁布的懿旨呢,只是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而已。

两个人的基本权力构成也是比较相似,都是江山社稷垂危,前任天子无法稳固社稷,这才被文武群臣推举上位的。

那么关键点就来了,李隆基最后回到了长安,还是李亨亲自迎接回来的。

至德二年,李唐名将郭子仪率领十五万大军与安禄山儿子安庆绪率领的十一万叛军在香积寺大战,一战击败安庆绪,成功收复长安,然后李亨便立刻派中使啖廷瑶入蜀奉迎太上皇李隆基回京,还派遣了三千铁骑随行护送,礼仪上给足了面子。

胡濙想了想,道:“唐玄宗也是外出返京的,肃宗亲自出城相迎,玄宗皇帝当众传位,此事已传为佳话,若是以此事为例,相信陛下是会提升奉迎太上皇的礼仪的。”

王直捋了捋胡须,点头笑道:“老夫也是这样想的,陛下若是能主动出迎,展现亲亲之情,想必也会是一场佳话。”

二人都很默契,都没有提到,唐肃宗李亨是以臣礼相迎的,玄宗身边又都是他的人,这才无奈当众传位给了李亨,要是没有那三千铁骑相威胁,以玄宗在成都的所作所为,李亨能囚禁他都算是好的了。

“那行俭兄打算如何去做?是否要我联系各部衙门一齐上疏?”胡濙问道。

王直摇摇头,道:“不行,若是这么做了,那就是我等行逼宫之事,如今又恰逢太上皇归来,一旦陛下误会,那我大明朝堂就会内乱了。”

胡濙理解王直说的话,一切以江山社稷为主,朝堂绝不能乱,这也是当初他们推举朱祁钰登基继位时候定下的规矩。

胡濙其实也比较满意如今的大明天子朱祁钰,他可比那个不靠谱的朱祁镇强多了,长于谋划,敢于放权,除了偶尔脑子抽抽一下,其他时候都是比较靠谱的。

再看看朱祁镇,九岁登基之后就开始宠信王振,闹得朝廷上下一团乱,又在土木堡战败,一战将三大营精锐全都丢掉了,如今又要朝廷花五十万两银子赎人,胡濙有时候都在想,当初若是朱祁钰早些出生就好了,让朱祁镇去做那个郕王,朝廷还不至于损失如此惨重。

所以,胡濙如今的想法是,可以救回朱祁镇,然后让他正式禅位,去内宫休养便好,朝政之事就不劳烦他操心了。

“的确。”胡濙想了想,问道:“行俭有什么好的法子吗?”

“我如今的想法是,可以煽动京城士子的口风,以代天下士子进奏为由来办此事。”王直回答道,这也是他能想到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不张扬,不逼宫,代天下士子进奏,他朱祁钰总不可能杀了天下士子吧。

没想到胡濙否定了王直的想法,道:“如今太上皇已经快到居庸关了,时间上来不及。”

“那你有什么好人选?”王直反问道。

胡濙思考了一下,道:“陛下如今最重视的是大都督府,可否找于廷益上奏,他本就是支持迎回太上皇的。”

他说的于廷益,就是如今大都督府的于谦。

这时候王直也反驳了他一次,道:“不行,于廷益如今是我文官约束武臣的唯一人选,不能轻易涉险。”

于谦如今在大都督府掌军法司,监督三大营、边军和全国各个卫所的法纪执行,身上又有守卫京师的大功,在大都督府中也颇有威望,算是文官们插手军伍的最重要人物,轻易不能涉险。

见王直反驳自己,胡濙也是颇为无奈,只得道:“行俭啊,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这法子估计不行的。”

王直摇摇头,道:“并非不行,只是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胡濙也知道王直的主意还算是不错,只是现在一直找不到人选,没办法推进此事,他心中颇为着急,不过还是忍住了,没有继续说什么。

二人不语,一齐深思。

半晌,王直突然道:“于廷益不行,但是可以转个弯啊!”

胡濙眼睛一亮,立刻问道:“如何转弯?”

王直笑笑道:“此事主要是需要让陛下知道,谁上奏其实并不重要,所以,我等可以找个小官投书给朝中大臣便是,不必非要找谁直接上奏。”

“的确可以这么办。”王直有了主意,胡濙心中的烦躁立刻消失无踪,抚掌赞同道:“我这就命兵科给事中丰庆给我府邸投书。”

“我记得你是丰庆的座师吧?”王直问道。

“是啊,当年是我取中的他。”胡濙答道。

“那他就不适合给你投书。”

胡濙想了想,叹气道:“的确不合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