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安此人过于圆滑,很容易成为佞臣,不可大用。”
“柯潜为新科状元,还在熟悉政务,继续在政务院历练几年,也许可以调教出来。”
“至于刘吉。。。。。。”
王直顿了一下,这才说道:“陛下,说句实在话,刘吉此人能力是没问题的,只是做事有些不择手段,在政务院做事,可能会举步维艰,如果陛下能够亲自驾驭,此人可大用。”
虽然王直不喜欢刘吉的做事风格,但还是给出了一个不错的评价,明确告诉朱祁钰,这个刘吉放在他的手底下,估计会很难受,但是如果放在皇帝手底下做一些阴暗之事,能力还是足够的。
朱祁钰自然明白王直的意思,出声笑道:“呵呵,王首理这是要让刘吉来朕手底下做事啊,这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他进了朕的口袋,王首理再想往外掏,可就费劲了。”
王直却是故意摆出一个奸诈的表情,恭敬说道:“臣是陛下的人,刘吉也是陛下的人,臣要用刘吉的时候,陛下会拒绝吗?”
朱祁钰笑着指了指王直道:“王老爱卿,你这番话,让朕怎么拒绝?好在你还有四年就致仕了,否则朕绝对不敢用你当这个政务院的首理。”
这番话虽然带着警示的味道,但是在场之人都知道,朱祁钰这是在明确表示,至少在四年之内,王直的位置是绝对不会动摇的,如果想要有一番作为,那就必须在王直的管理之下,在场众人即便再有野心,也得将这些心思按下去,绝对不能有任何不轨。
“好了。”朱祁钰站起身,大声道:“朕想知道的事情都知道了,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们做事了,早点处理完政务,也能早点回去休息,朕还希望你们能多活几年呢!”
众人都是面带微笑,齐声道:“臣等恭送陛下。”
朱祁钰点点头,带着王成转身走了出去,留下一群略微感动的老臣,和一群面无表情但是内心极度惊讶的翰林们。
之后的日子仍旧是平静又无聊,政务方面几乎全部由政务院接手,朱祁钰没什么事情,就往大都督府跑,其实主要是去了解十团营的情况,看看依照于谦等人建议改制之后的十团营战力怎么样,有没有足够的野战能力去草原打击也先。
毕竟先下手为强嘛!
调查宁王的事情朱祁钰考虑过之后,并没有交给锦衣卫,而是交给了东厂,对于此事,舒良也是有些头疼,他调查云南沐府的事情还没有完事,结果又接了这么个任务,被逼无奈的他只好去找自己的亲信魏燕商量了。
魏燕果然是合格的谋士,只是告诉他,让他去收买一些宁王府的仆役和宦官,这些人职位卑微,但是肯定对宁王府比较熟悉,能够知道宁王府的具体情况,只要有这些人在,宁王要想做什么事情,可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舒良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得听从魏燕的建议,派人带银子去了江西,打算先收买一些线人再说,反正皇帝也没说什么时候完成,他就不着急了。
一直到了六月。
六月初,镇守浙江左副都御史孙原贞上疏朱祁钰,弹劾浙江总督备倭都指挥佥事王谦纵人下海捕鱼及克减军粮等七条罪状,请求皇帝下令处置。
朱祁钰对于这种事情感觉到很是腻歪,但是孙原贞奏疏上的一条罪名引起了朱祁钰的注意——违反太祖海禁之策,私自纵人下海捕鱼。
对于这一条,朱祁钰可是感觉非常惊喜的,他对于大明的水军可是真没什么感觉,毕竟朱元璋禁海的旨意摆在那,大明的水军,哦不,是大明的海军几乎聊胜于无,海军的将领更是匮乏,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敢下海,实在是有些惊喜了。
朱祁钰思考了一下,对着代为上奏的左都御史陈镒问道:“陈爱卿,你以为此事该如何解决?”
陈镒接到孙原贞的奏疏,已经想过了皇帝会怎么问,自己该怎么应付,于是回答道:“陛下,孙原贞弹劾王谦,已经事关军法,臣建议,招军法司于谦于大人入宫议事。”
朱祁钰点点头,答应了下来,吩咐王成派人去传旨,招于谦入宫觐见。
大都督府就在午门外不远处,于谦很快就来到奉天殿,对着朱祁钰见了一礼,问道:“陛下,不知道您招臣前来,是有何事要吩咐?可是军中有人违背军法?”
于谦自认为自己没有什么错误,他又是军法司大佬,招他过来也只有可能是与军法有关。
朱祁钰笑笑,示意他先坐下,然后将孙原贞的奏疏递给他,说道:“于爱卿先看看这份奏疏吧,看过之后你就能明白了。”
于谦接过奏疏,翻开看了一遍,出声问道:“陛下可是想问,这王指挥该如何处置?”
“不是。”朱祁钰摇头道:“朕想知道,这军法之中可是有不许水军打鱼的军令?”
于谦没想到朱祁钰会这么问,想了好一会儿才回答道:“军法之中的确没有明确说过,不许水军下水打鱼,只是这克减军粮之事,想来是王指挥有所贪腐,臣这就派人去查。”
“于爱卿不必着急。”朱祁钰出声阻止道:“此事朕打算亲审。”
于谦惊诧道:“这并不是什么大案子,陛下为何要亲审?”
“因为朕的直觉告诉朕,此事当另有蹊跷,朕要亲自审问王谦,看看他到底为何要做此违逆太祖禁海旨意的事情。”朱祁钰平静说道。
“所以陛下是想将王谦召回京师?”于谦问道。
朱祁钰点点头,道:“对,朕希望你能够以大都督府军法司的名义派人去浙江,押解王谦回京,但是不要告诉他朕要亲审。”
于谦想了一下,点头答应道:“臣遵陛下旨意。”
朱祁钰又转向陈镒说道:“陈爱卿,朕要你以都察院的名义招孙原贞,理由你自己去想,但是朕一样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让他猜到朕要亲审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