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代人的习惯爹娘应该是住在上房,儿子住东厢房,女儿住西厢房。但是自己在的这间房却是在东厢北房,这让夏晓晴感到有些奇怪。
夏五郎带着夏妞妞在院子里玩耍,看到二姐在房间门口探头探脑地,觉得奇怪,“二姐,你在看啥呢?”
“没······没看啥。”夏五郎突然的出声,把正在观察敌情的盗版夏二妞吓了一跳,一阵心虚,赶紧回答道。
夏妞妞看到夏二妞又摇摇晃晃地扑过来,夏二妞怕她摔着,赶紧把她抱起来。“五郎,大姐在干啥?”
“大姐,在厨房给爹娘熬药呢。二姐,你让妞妞自己走,不能再惯着她了,都快两岁还走不稳道,周婶家的狗儿比妞妞还小上一个月,都能满地跑了。”夏五郎像小大人般一脸严肃地说道。
夏晓晴听得一脸黑线,想自己前后两世加起算来都是过三十的人,还被小屁孩教育了,真是没面子啊。但听着话又挺有道理,没办法只有撇撇嘴把妞妞放下,牵着她慢慢像厨房走。
走到厨房门口,夏晓晴看到夏大姐在里面正在守着两个药罐熬药,不大的厨房里充满了药味,妞妞受不了地捏着鼻子,还一个劲的说:“臭臭。”夏晓晴赶紧把妞妞交给五郎,让他抱远点去玩。
夏大姐看到二妞过来,说道:“你先进去看看娘吧,爹昨晚咳了一夜早上才睡着,现在还睡着,等药熬好了在叫爹起来。”
原来自己这个爹是得了病才没来看自己,那这个娘呢?“大姐,娘在干啥?”
()
“娘在屋里躺着,前天你烧得厉害,娘不放心,非要过来看你,这两天身体更弱了。你摔了头我不敢告诉娘,怕她担心,你也不要让娘知道了。”夏大姐对二妞说道。
怎么这个家娘也得病了,真真是大的病小的弱
夏晓晴不想自己一个人去见爹娘露了馅,又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有意地搭起话来,“我晓得了,大姐我等你熬好药,一起进去吧。我帮你熬药。”
夏大姐想了想就同意了,便把熬药的活交给二妞,自己到一旁去准备爹的饭去了。
夏晓晴看着药,打量起厨房来,厨房外间左手边靠墙立着高高的烟道,又用黄土砌了一个半高的大灶台,灶台里边放着油、盐罐等物件,灶台上有两口大炒锅,炒锅左边还有一个竖的长方形的灶眼,被夏大姐拿石板隔开成两个小的,分别放了药罐熬药。外间窗户边也用土砌了半高平台,上面放了大案板,夏大姐正在上面做着面条。外间右脚边用石头垒了一个扇形的下水口,旁边还立着一个大水缸,水缸用木板盖了一半,木板上放了一个葫芦瓢。
厨房里间放着一个大木碗柜,一个长条木桌,还有两口带盖米缸。看来里间应该是用来放粮食的。
夏晓晴看着罐里的药,看到水也熬得差不多了便说到:“大姐,这药应该好了,你看看!”
“应该差不多了。”夏大姐拿了碗把药分别倒了出来,又拿托盘装上,就带上二妞往上房走去。
夏大姐带着二妞进了堂屋,堂屋中间墙壁上挂有中堂画,中堂两侧也挂着对联,堂屋正中放有一张吃放用的八仙桌,桌下放着几根条凳。夏大姐把托盘放到八仙桌上,从里面端出一碗药,让二妞端着跟着走进东屋。
进去只见东屋炕上躺着一个面色发青,发色枯黄,身形萧索的妇女。夏大姐走近喊了声娘,接着就把那妇人扶坐了起来,又从二妞手上接过药碗吹凉,接着喂了起来。
陈氏喝完药,看到二妞站在旁边,虚弱的说“二妞,来娘身边,让娘看看。”
夏晓晴赶紧走过去,坐在炕边,那妇人虽说病着,但并不显邋遢,衣着干净而整洁。妇人拉过夏晓晴的手,把她半搂在怀里说道:“我们二妞受苦了,都是娘没本事,管不好家,让孩子吃不上好的,才让你下河抓鱼,受了大罪。”说着便开始掉泪。
“娘,你别哭了。是我没看好弟妹,以后我会多做绣活,赚了钱会多买肉给他们吃。”夏大姐听到娘亲的话赶紧说到。
原来自己是因为没肉吃才下河抓鱼,结果鱼没抓到还落了水,为了一条鱼搭上性命太不值得了。夏晓晴看妇人哭得伤心,赶紧转移话题道:“娘,我以后会听话的,不去抓鱼了。娘,爹的药该凉了,我们先过去吧。”
陈氏担心丈夫,马上说:“药凉了就不好了,你们赶紧去。”
端着药进了西房,西房里窗边放着一张黑漆书桌,右边墙边立着几个竹子编的书柜,书柜里放得密密麻麻的满是书。屋内里也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