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熙朝传古 > 第90部分(第2页)

第90部分(第2页)

“这个……这,我觉得……满汉不是不能通婚么?”素皑情急之下,只能想出这个理由,脱口而出。

康熙见素皑一下子面无血色的样子,又说出了这个理由,心瞬间就软了,拉过她按在自己腿上,叹了口气说道:“宝宝,阿玛不是在说你,你不要紧张。”

素皑愕然,额……康熙难道是以为她介意自己汉女的身份,所以才如此紧张到话都抖不出来的地步?其实不是啊,她在担心国家的命运,她怕康熙因此对天下汉族又起了戒心啊啊啊啊!不是在担心自己的说,她连吴三桂三个字怎么写的都忘了!

素皑瞬间调整思维,让自己镇定,依偎着康熙道:“阿玛,我不是在担心自己。我也从来没有什么自卑之感,这可能是由于你从小就一直爱护我的关系。你一直知晓我的身份,不也从未嫌弃过我吗?既然如此,像我这么厚脸皮的人又怎么会因此而自卑?”素皑用脸蹭了蹭康熙。

“皑皑!不可这么说自己……”康熙斥道,语气中却没有多少责备。虽然素皑有很多毛病,但在他眼里却一直是完美的。即便她不完美也没有关系,她所有的缺点,他愿一一包容。

“嗯,好。我不这么说。”素皑笑道,“换种说法吧,我从未觉得满汉有什么区别。咱们大清还没入关的时候,从太宗皇帝开始就倡导满汉一家。而世祖皇帝更是这一精神的先驱者。他重用汉人,顺势而治,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就让天下归心,这可是元朝近一百年时间都没有做到的事啊。像蒙元那样,把天下臣民分个三六九等,把汉人视为奴隶,那是肯定不行的。这一点,历史早就告诉了我们。所以,他们只能被赶回草原放羊。(言下之意,如果不想满清被赶回长白山啃萝卜,就不要学他们)可是我大清的先祖睿智超群,眼光深远,早早就定下了满汉一家的基本国策。而后,南不封王,北不断亲,这才使天下五族和平共处,进入了我大清繁荣昌盛的时代。”素皑放开环住康熙脖子的手,站起来。

“阿玛,有一件事,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我大清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唯一一个完美地不用战争手段解决了民族大融合问题的朝代。我们与另一个残暴的朝代,蒙元,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这,难道不值得我们骄傲?不值得我们享受这种智慧实施下的胜利果实吗?”

作者有话要说:额…我错了,这章本来是昨天的。我前两天太忙了,昨天晚上回来倒头就睡,累到懒得动……

好吧,我知道我在找借口。

为了表示我的诚意和歉意,我今天会加更一章。现在先去吃饭,一会儿就回来码字~(心虚中……)

所以,一会儿应该还有一章(如果我写得完的话)。

123民族

康熙猛地抬头;迅速地回想,看着满含笑意的素皑。

是啊,似乎大清是唯一一个。

早在春秋时期,华夏就爆发过生存大危机。那时候;周王室皇权衰落;其余部族从四面八方逼近中原。南苗,东夷;西戎;北胡。用汉人的话讲,四方皆夷。当时的齐桓公姜小白与丞相管仲;放弃了齐国拥有的争霸天下的实力,用他们的智慧和族群生存至上的伟大情怀拥护了东周王权,把其余夷族驱逐出中原。靠的;是武力!是诸侯们用军事实力的联合反击。

后来,是林胡,东胡,匈奴的兴起。从这时起,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中国民族进入了长达百年的反匈奴战争。从战国,到秦帝国再到西汉王朝,华夏民族对被称为夷的匈奴进行了长距离反击。这几个时代,名将辈出,战星如云。无论是李牧的诱敌深入,还是始皇帝的雄才大略。都让匈奴饱尝了帝国铁骑的威武。而到了西汉,汉武帝的手里,更是对匈奴的大反击。那时候,是名将的时代,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就是当时中国民族一战到底的反击决心。多少年的沧桑变化,卫青、霍去病的壮士情怀仍然让人钦佩不已。可对匈奴的反击,仍然是毫无二话的打!

之后的五胡乱华,的确只能用“乱”字来形容,那是一个版图四分五裂的时代,那是华夏生存的全面危机!而最后,真正消除它的,还是煌煌大唐。可是唐对于吐蕃、回纥以及突厥,仍然是不断反击!包括女帝武则天在内,也仍然是一个字,打!

之后的宋明时期,谁都没有完美地解决外来部族的问题。

宋朝时期,面对当时的辽、西夏和金三个军事强国以及大理国,从来都是防守状态。所以他的国土,终于被蒙元完整地占领了十八年。而明朝初期,那是一个什么时代啊?将星如云,谋臣似雨!高超的谋略,出色的统帅,全都奇妙的凝聚在了一起。且不说像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天纵奇才,李文忠,邓愈,蓝玉这些名将,随便拉一个出来就够大书特书几十篇的了。可即便是明朝初期那样强大的军事实力,最终也没能够夺回新疆以及蒙古草原。两百多年间,时时受到鞑靼的骚扰,对所谓的夷,始终是一种抵御的状态。

大清!唯有大清!一个外来民族对整个中国的统治,对于周边的所谓的“夷”没有用武力。对于蒙古,它完美地实施了和亲政策,结盟政策。使统治民族满族和蒙古族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和平,它让一个曾经铁骑踏遍亚欧大陆的骄傲民族深深地匍匐在它脚下。它让曾经不可一世的黄金家族低下了他们高贵的头颅。而对于华夏的主体民族,汉族,大清并未像蒙元那样对他们。而是一视同仁,倡导满汉一家。最终让这个有着强韧生存能力的民族承认了他们的统治地位,如同融合一样,四面边患几乎在此刻肃清。台湾、蒙古、新疆……全数回归中国!

这是一种成就,更是一种统治智慧,非强大的蒙元可以比拟的。一直以来,他的祖辈们,用这样一种智慧,这样一种胸怀和眼光包容了这片土地上所生存的各个种族。让这种精神像涓涓细流一样汇入了周边各族的心里,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令人钦佩的生存大技巧。

康熙抬头看素皑,素皑笑意盈盈地看着他。

“阿玛想通了吗?其实,我们不应该像蒙元那般,即使占领了华夏土地还是像一个客人一样,从未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来经营。他们有的人,甚至想要把这里的房屋土地都拆了,全部用来放牧,你说可笑不可笑?!一个不把这里当作归属的人这里的土地和人们也不会真心接纳他。所以,蒙元即便初期强大成那样,也很快便亡了。咱们大清,万万不可以学他。当然,诚如我方才所说,大清的先祖,个个都有博大的智慧和长远的眼光,更难得的是,个个都有忧患意识。这使得大清的主政与中国历史上的外族入侵有着本质的不同。满人虽然不是这片土地上主体民族,但确定无疑的是中国人。所以,满人入关夺取政权,本质上是中国人的统一形式问题。如今,我们有着值得骄傲的统治智慧,我们并未把人等级区分,我们重用汉臣,看重天下的读书人。我们尊重汉族的历史和文化,并以汉家经典儒术治国。我们在让天下汉人诚心诚意地接纳我们,承认我们的中央统治权。”素皑坐下到康熙旁边,双手放在他手上,说道,“如果说汉族在发展,满族也同样在发展。阿玛,一个民族在发展,他没有从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亡与没落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回想入关前的满人,现在的满族是不是壮大很多了呢?”

素皑叹了口气,平静地说道:“阿玛,你不要问我同化的问题,我也不知道。而且,你也没有办法。不仅是你,大清的开国君主,你的祖辈他们也没有办法。所以,他们才定下了那么多满人才享有的特权,以图尽量消解这种同化。作为一个君王,你能做的,和他们能做的都是一样的。不是我消极悲观,只是读史多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历史自有他发展的规律和原生力量。这种原生力量非常强大,非人力所能改变。同样的,是历史选择了大清,大清也只能遵循着这样的道路走下去。阿玛,我知道你非常人,你聪慧练达,雄才大略,极富生命力。你绝不是一个平庸的君主。所以,我觉得以你的智慧,应该能够明白,有的事强求不得。换句话说,任何事若到顶峰,就只能够走下坡路了,这是世事发展的必然规律。”

素皑看见了康熙盯着她的眼中精光并射,她并未惧怕什么。她的神情柔软平和,声音也如潺潺溪流,像一丝风一样。

“我不拍马屁,我说老实话。就像人们常说的,儿孙自有儿孙福。满族,这个民族若是拥有它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就能在华夏历史变更的洪流中生存下去。若是没有,他就只能像历史上的那些民族一样,契丹、西夏、楼兰等等,无论是强极一时还是弱小无依,都将淹没在尘埃中。阿玛,你管不了后世之事,你也没有办法现在就定下可保后世无虞的政策,历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这是行不通的。所以,你只能相信你的民族,相信你的子孙,相信他们能够拥有非凡的智慧和勇气,相信他们能够扛住种种严酷的生存考验,相信他们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窥视到百试百灵行之有效的生存技巧,从而保全这个民族,让它拥有悠长的忍耐力,拥有对外来危险无与伦比的抵抗消解能力!”

素皑慢慢地说着,她说的,早已超越了这个时代的百姓和臣子能够看到以及总结出的历史规律。她说的,是华夏几千年来,用无数生命和血肉为代价换来的生存谋略。

是的,一个民族之所以优秀,必有它其所以优秀的原因。民族的存活,那是大浪淘沙下的结果。任何一个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一定都曾经历过种种严酷的生存考验,才能够淘汰别人,抢占地盘,生存下来。这也是,我们为何为我们的五千年而骄傲的真正原因!

我们的优秀,是源于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我们的生存经验,不是那些一味扩张,强极一时的民族可以比拟的。

所以,满族想要存活下去,强势扩张,穷兵黩武是没有用的。杀光汉人和蒙古人也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些都不能证明它的优秀,也不能让它通过历史出的难题。唯一的办法,既然这个民族已经在历史的选择中登上了中国的主流政治舞台,那就说明历史已经把它看做了下一波大浪淘沙下的候选人,他唯有抬头挺胸,用他饱满激扬的生命状态去迎接这样的挑战,证明他的优秀,获得生存之门的门票!

康熙看着素皑,素皑也看着康熙。

他们,是这个帝国权力的顶峰,他们的脚下,匍匐着天下的芸芸众生。而他们,在谈论民族的消亡与存活。

素皑说完,康熙久久无声。他们对视,时间像通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朕,能做什么?”康熙的声音说不上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