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山名白昙山,乃是因山中长一种千日白昙花而得名的。”知公主是第一次来,穆悰在一边解说道,“此昙花每千日开花一刻,花开之时,千瓣万蕊一时绽放,华光异香,白玉无瑕,乃是稀世奇珍。两百年前有高僧仁诲于此建寺,传授佛法教化万民,至今时今日,白昙山、白昙寺已化为一体,是佛门圣地,备受推崇。”
倾泠闻言,不禁悠然神往,“千日才开花一刻的千日昙……不知它上次开花是什么时候?”
“这须得问问白昙寺的僧人了。”穆悰答道,“千日昙极难种养,而今世间仅白昙寺中有两株。等到安顿好了,公主不如选个日子去白昙寺看看,既可进香礼佛,亦可观千日昙的真貌。”
“嗯,”倾泠颔首,“既已出来了,内邸臣你便安排吧。”
穆悰应声“是”。
而一旁,孔昭拖着方珈嘀咕着,“这就是和尚吗?真的是光头呢?可他们的头上为什么都有那么多圆圆的疤?咦……他们为什么看到了公主就马上闭上双眼?哼!嫌弃我们公主吗?敢这样对我们公主,这可大不敬!”
“孔昭,”方珈敲了一下她的脑袋,“别嘀嘀咕咕的,快去侍候公主下辇,这上山还得一两个时辰呢。”
“方令伊,你为什么老喜欢敲我的头呢?”孔昭摸着脑袋。
“那我下次改揪你耳朵吧。”方珈笑吟吟地看着孔昭。
孔昭吐吐舌头,一转身扶着倾泠下辇,一边嘀咕道:“公主,以前在集雪园的时候从没人打我,可自从到了侯府,方令伊老是训我。”
倾泠闻言,瞅她一眼,道:“我若真罚了方令伊,那时你又该哭了。”
呃?孔昭眨眼,待明白过来后,撇嘴道:“才不会。”
侯府一行人下了车马,换乘肩辇,跟着寺中僧人慢慢爬山,午时近末,方到了山腰处一座别院。这是寺中为侯府一行准备的,一府的人下辇,用膳,安顿,又是好一通忙活,这一日便这样过去了。
第二日,只是在别院四处随意走走看看,稍解前日的劳顿。
拾 琴箫一曲风雪临(2)
第三日,顾氏领着一府的女眷去白昙寺进香,寺中住持白惠大师亲迎。
白昙寺坐落于白昙山的主峰,离峰顶不过十数丈距离,足踏青山,头顶碧空,远可望威荣的帝都城及辽阔的祈云平原,近可揽朗日浮云,看层峰叠嶂。寺依山而建,殿宇楼阁错落有致,怪石松柏点缀其中,仿佛寺在山中,山在寺中,一派天然。
倾泠第一次入山,第一次见寺,第一次拜佛,虽说面上仍是淡然如常,但神情间的喜悦却是显见的。顾氏见她欢喜,心下自也欢喜,于是伴她在寺中四处游赏,又有住持白惠大师在一旁解说指点,这一日过得极是愉悦。午膳用的是寺中的斋饭,清淡可口,甚合她的心意。又闻峰顶日出极其壮丽,便萌出观赏之意。见寺中干净雅致,梵音如唱,很令人心静神安,比之别院更让她喜欢,于是便有了留意。
白昙寺中也有女子住的禅院,闻公主要留,自是十分欢迎。而顾氏见她欢喜,哪有不乐意的,巴不得她能在此多住些日子,于是孔昭、方珈、穆悰便领着数名侍从及二十名侍卫留下,伴她住在寺中。顾氏自领着其余女眷回了别院。
那日,是倾泠近段日子来睡得最为安恬的一晚。
因要看日出,寅时便起了身,梳洗后用过早膳,寅时四刻便出发了,孔昭临出门前想了想,把琴带上。离峰顶不过十数丈距离,不过一刻钟便到了。方珈、穆悰在峰顶挂好灯,然后铺上垫子,让倾泠坐下,又将手炉给她笼上,再将斗篷披上,然后吹熄了灯,身后侍卫们如扇形环护。
天光暗淡,只看得前边影影绰绰的山峰,可过得一刻后,隐隐的一丝红光从天边显现,然后山峰间慢慢地便有绯色一点一点显露,渐多渐浓,晕红的淡光也渐渐驱散了天地的阴暗。随着时光的流动,那一点绯色慢慢化为半璧红玉,自峰峦间缓缓升起,越升越高,绯红的光芒越来越浓……终于,一轮红日从峰间跃上高空,霞光穿透云层,辉射千里。但见天际一片绯红,朝霞万丈,云彩绮艳,明丽的日辉洒下,如一层薄薄的绯纱,缓缓地落向天地万物,给青山绿水花草树木镀上淡淡的华妆。
天地这一刻无与伦比地明亮壮丽,令倾泠*无比。眼前景况她只从书中见过,可到此刻亲眼目睹,才知文字不足以表述其万分之一的美。
此情此景,画图难展。
“江山多骄,方不负英雄折腰。”倾泠赞叹。
她起身走近峰前,九天之上,旭日高悬,云霞胜火,脚下沟壑纵横,山谷如带,青松碧树绵延起伏,极目眺望,有城郭河流,还有无垠的疆域……这一切,似伸手可及,又仿若远在万里。
“奴才曾听人说,世间最壮丽的是日出,最壮观的是海潮。”穆悰在旁说道。
倾泠微微仰首,眺望红日及远空,良久,才轻轻道:“外间果然百媚千妍,壮丽无比。”
“好漂亮呀!”一旁的孔昭望着眼前的壮丽景色,不由得痴迷惊叹,“公主,我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日出啊!”
“怪道有人会特意登山观日,果然非同一般。”方珈也赞道。
“却不知苍茫山上看到的日出又会是什么样的。”倾泠忽然道。在那天下第一高的山顶之上看日出,又会是怎样的壮丽?是否可伸手摘日?可随手掬风?
正当诸人为日出的壮美而感叹时,忽然有箫音传来,如一缕清风拂过这煌煌朝色,顿令那云霞收敛了几分艳光,又如一串冷露从天而降,洒落这静谧的清晨,泠泠惊破一山的沉寂。
拾 琴箫一曲风雪临(3)
峰顶诸人一惊,移目环视,却只见松柏峰峦,不见人影。而那清幽的箫音未曾停歇,仿似天边落下,又似峰底飘来,幽幽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