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不敢出来。他想不到的是,周瑜带领三万人主动迎了上来。
迎上来就迎上来吧,三万人对抗八十万人,迎上来就是送死。有时说谎太投入了,说谎人也会相信谎言,曹操说自己有八十万人,本来是吓唬孙权的,但是最后他也情不自禁地相信自己有八十万人了。
双方在赤壁的江面上相逢。曹操根本没有在赤壁这个鬼地方与周瑜过过招的想法,可是周瑜的战船冲了上来。仗一开打,曹操才发觉不对劲,虽然他的军队占有人数优势,但是江面只有那么宽,能冲到前面去的战船,与敌人冲到前面来的战船数量是一样的。固定宽度的空间,化解了曹操兵力上的优势。相同的兵力下,不习水战的曹军遭遇擅长水战的孙刘联军,一下子就处在了劣势。
本来,曹军还有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前面的人打没了,后面的人接着上,再打没了,后面的人再跟上来,就这样在江面上耗下去,看看谁能笑在最后。可是,就连老天也来捉弄曹操,他手下将士大都染上了瘟疫。曹军将士来自北方,从七月份出征,长途跋涉,身心疲惫,加上水土不服,免疫力下降,在东吴军队中没能扩散的瘟疫,很快在曹军中爆发蔓延。人越多,瘟疫传播得越快,曹军人数的优势此刻反而成了劣势。
就这样,曹操第一次与东吴过招,很快败下阵来。曹操不得不停止前进,退到北岸乌林一侧,而周瑜则停靠在南岸赤壁一侧。
曹操毕竟是曹操,他很快找到了对策。战船颠簸,士兵饱尝晕船之苦,曹操就用铁链把战船缩在一起,船和船之间加上木板,这样在长江的水面上就制造出了一片“陆地”。这一招很灵,在铁链和战船组合成的“陆地”上,曹军士兵的战斗力又恢复了一些。一时间,周瑜也找不到进攻乌林的妙计,而曹操大概是等待陆上的援兵赶到,双方僵持在寒风瑟瑟的江面上。
可是,过度自信的曹操还是被敌人抓到了漏洞。曹操把战船连在一起,打造水上“陆地”,固然解决了北方人晕船的问题,但是也带来了不能灵活移动的缺点。最要命的是,虽然初次交战失利,但是曹操认为自己仍然占据着主动权,所以,当黄盖诈降时,曹操没有丝毫怀疑,毫无戒备地答应了。
十一月十二日,黄盖诈降,烧了曹军连起来的战船,曹军溃逃,周瑜率领轻锐部队追杀。以前在曹操面前总是逃跑的刘备,这次终于有机会体验追曹操是什么滋味了,他从蜀山出发,向乌林进发,与周瑜水陆配合,追杀曹军。
这场在中国历史上知名度很高的战争,更详细的过程和细节在《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吴卷》里都写了,这里不再赘述。
周瑜谈笑间,曹军樯橹灰飞烟灭。曹操要逃跑,只能选择陆路了。向东和向南都是东吴的地盘,向北要经过水系复杂的云梦泽,曹操只能向西逃回江陵去。曹家将的一号人物曹仁在江陵镇守,曹操的想法是打算与他会合。
往西最近的一条路是华容道,这条路到江陵至少要近50里,走华容道是曹操的最佳选择。曹操率领残兵败将,用了四天时间才到了华容道。刺骨的寒风中,灰头土脸的曹军将士面对泥泞坑洼的道路,都倒吸一口冷气,因为这段道路看来根本无法通过。曹操下令瘦弱的士兵全都站出来,要他们放下武器,全都去做搬运工,背着柴草,遇到积水坑洼的地方,就用柴草填平。骑兵是曹操军队中的宠儿,曹操下令骑兵优先通过,但是步兵也想活命,纷纷往前挤,一时间,华容道上人仰马翻,背草铺路的瘦弱士兵刚刚给战友填平一个水坑,还没来得及直起腰,就被战马撞倒,然后脑袋被马蹄铁重重地踏一下。马上的战友根本听不到马蹄下战友的呻吟,仓皇离去。
那些倒在自己人马蹄下的人,谁也不抱怨,因为都习惯了曹军中的生存哲学:弱者总是先死掉。
一路血腥,一路仓皇,总算是逃出了死亡之路——华容道。将士们灰心丧气,曹操却一脸喜气,哈哈大笑,回头指着华容道,说:“刘备也算是我的老对手了,可是他拿主意总是慢一步,假如他早点派人在这里设伏,放火阻击我们,我们就全完了。”
的确如曹操所言,刘备行动慢了一步。曹军已过,刘备才赶到,虽然也放了火,但是火苗还是没能追上曹操的骑兵,只是沿途的农舍倒霉了。刘备来华容道,更像是来为曹操送行的,火烧博望坡的传奇没能延续。
曹操退到了江陵,与曹仁会合,只要稍作休整,完全可以卷土重来,而周瑜和刘备也眼看着快要追到江陵。天下人的目光从赤壁转移到江陵,都想看看曹操能否从周瑜手里扳回一局。可是,曹操却选择了退出,他留下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然后率领残部北还。
官渡之战,曹操认为自己取胜就是奇迹,硬着头皮赌了一把,结果赢了;赤壁之战,曹操认为自己取胜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大大咧咧地等着孙权投降,结果输了。
二 孙权的性格短板
曹操为什么回去呢?因为东线合肥受到了强力攻击。赤壁之败影响了士气,短时期内荆州的败局无法扭转,如果合肥再有什么闪失,那曹操的日子真就没法过了。再说,曹操从七月份出征到现在,半年已经过去了,要是再不回去,难保后方有人不搞小动作。
侥幸打赢赤壁之战的孙权,居然敢在周瑜围攻江陵的同时,分兵在东线进攻曹军,这不是胡搅蛮缠嘛!十二月,在周瑜和刘备联军进逼江陵的时候,孙权在东线开始行动了,他派张昭进攻九江的当涂,同时亲自率军包围合肥。
弱者要对付强者,胡搅蛮缠是个很管用的招数。孙权在东线胡搅蛮缠,曹操只得从江陵撤退,回去部署救援合肥的事宜。孙权在东线挑事儿,绝对不是有枣没枣打三竿,他一摆开架势,曹操就退回北方去了。逼退曹操的目的轻而易举就达到了,即使在东线一无所获也赚了。
可是,孙权还是想在东线能有所收获,因为此次他调动了“十万”人马。这个“十万”,可能和曹操在战书里说的“八十万”一样,都是吓唬人的,但是保守估计三四万人是有的。带这么多人来,孙权肯定是有想法的,他围住合肥猛攻。在赤壁人数占劣势,尚且能取胜,在合肥人数占优势,那就不仅仅是如何取胜的问题,而是如何胜得漂亮的问题。
但是战争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孙权在合肥久攻不下,陷入僵局,张昭在当涂则被打败。有赤壁之战的辉煌在前,要是不能干净利索地打下合肥来,那得多丢人啊。合肥城下,孙权下令包围得再紧一些,进攻再猛一些。可是,合肥城的抵抗越来越激烈,每当东吴的士兵冲上前,雨点般的石块和木棍就从城墙上落下。发动夜袭怎么样?夜晚城墙上燃起鱼膏,照得如同白昼。
孙权其实是栽在了一个死人手里。合肥城墙上这么多木石和鱼膏,当然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已故扬州刺史刘馥的功劳。八年前,即200年,曹操派刘馥担任扬州刺史,刘馥把治所迁到合肥城,对城墙进行大规模重修。刘馥在城墙上堆积了海量的木石和鱼膏,当时大家都以为刘馥变态。这时,大家才明白,刘馥当时是算准了东吴人会来争夺合肥,这里战争少不了,要早点作好了准备。遗憾的是,刘馥早早病逝,没能亲眼看到孙权在合肥城下的狼狈样儿。
刘馥早就作好了准备,而孙权显然没有在合肥城打硬仗的准备,其实,本来来合肥就是一个即兴决定。木石和鱼膏在合肥城墙上堆了好几年,孙权此番出征居然没作出任何针对性的准备。
既无长远规划,也缺少现场应对能力,孙权这样的人能在赤壁打败强大的曹操,是因为他手下有周瑜、鲁肃一班武将谋士。孙权的可怕就在于他总是能在生死时刻找到解决问题的人。以后我们会发现,孙权一生,他亲自带兵打仗几乎从来不胜,但是他派人打仗,却往往取得奇迹般的胜利。
合肥城下,孙权不想任用别人,他想自己努力把问题解决了。为何努力了,却看不到成功的影子?孙权想不通,闪亮的碧眼里满是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