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带人来到一间闭紧门窗的屋子前,下令破门而入。进去后,屋子里还是空空如也,但是华歆直接来到墙壁前,推了推,上面的暗门开了,然后他闯进去,一把就抓住了蜷缩在角落的伏寿。
伏寿徒劳地挣扎,试图留在墙壁的暗洞里,但是华歆紧紧抓住她的手,用力地向外拽。皇后乃万金之躯,臣子跪见皇后时,只能老老实实地低头,看一眼皇后都是罪,现在她的手却被一个不相干的男人紧紧拉着。
她的头发散开了,鞋子掉了,但是没有人维护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尊严,就这样被押着走到外殿。
伏寿乞求地望向刘协,哭着说:“皇上,你不能让我活下去吗?”
“我也不知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呢!”刘协与郗虑坐在一起,回头对郗虑说,“郗公,天下有这样的事情吗?”
她最后望他一眼,想起他说过的话:亏欠了你的,我都会给你的。
十一月二十日,她被关进了暴室。暴室本来是内宫官署,其职责是织作染练,故取暴晒为名。宫中妇女有病及嫔妃、宫人有罪,都幽禁于暴室从事苦力劳作,以示惩罚。但是像她这样的“重刑犯”,是没有劳作资格的,只能是等死,不能确定的是曹操会让她以何种方式死。像她这种有地位的罪犯,一般是鸩杀,还算是维护尊严。何太后处死王美人,董卓处死何太后和少帝刘辩,都是鸩杀。伏寿生的两个儿子,因为是皇子,免去了诛杀的侮辱,是被鸩杀的。
谁都以为,伏寿也会被鸩杀。但是,曹操的心思向来不同寻常,他给了她一个不同寻常的死法:幽崩。
幽崩是种怎么样的死法呢?对这种神秘的死刑,至今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
明代的王夫之在其著作《识少录》中说:“传谓‘男子去势,妇人幽闭’,皆不知幽闭之义。”“幽闭”也就是“幽崩”,在王夫之的这条记述里,是专用于女性的刑罚,与男子的“去势”并列。“去势”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宫刑,例如司马迁就曾经遭受过此种刑罚。受当时外科技术的限制,宫刑受刑人的创伤很难愈合,受过宫刑的人怕风,需要在温暖、密闭的房间里静养,一百多天后方可自由活动。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说的“蚕室”,就是这种暗室,这也与“幽闭”的字面意思相连。因此可以确定一点,幽崩是一种施加于女性的刑罚,用外科的手段摧毁女性的性器官,使她失去作为一个女人的基本生理条件,正如阉割男人使其不能再作为男人一样。
对男人的宫刑,操作方法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女人的幽崩,却没有人能说明白。鲁迅在其杂文《病后杂谈》中说,对于幽崩这种刑罚,“向来不大有人提起那方法,但总之是决非将她关起来,或者将它缝起来。近时好像被我查出一点大概来了,那办法的凶恶,妥当,而又合乎解剖学,真使我不得不吃惊”。鲁迅是学过西医的,他的话是可信的,但是遗憾的是他没有细说“幽闭”是怎么回事,想来是不忍叙述其“凶恶”吧。
明代王兆云在《碣石剩谈》中有一段话,详细地解释了“幽闭”的操作:“用木槌击打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其牝户,只能便溺,而人道永废矣。是幽闭之说也。今妇有患阴颓病者,亦有物闭之,甚则露于外,谓之颓葫芦,终身与夫异榻。”王兆云说这个说法得自“刑部员外许公”,想来是专业人员的说法,可信度较大。
又有一种说法,认为幽崩就是《尚书》中所说的椓窍。椓窍就是把椓塞进女子阴门。椓就是拴牲畜的木橛,用这样的刑具塞进女性阴部,摧残的不仅仅是女性的身体,更是尊严。汉景帝时,广川王刘去的王后昭信痛恨王妃陶望卿,在逼她投井溺死之后,又叫人把尸体捞出来,“椓杙其阴中”,以达到侮辱她的目的。
虽然不能明确是如何操作的,但是幽崩无疑是施加在女性阴门部位的酷刑,摧残的不仅仅是肉体,更是人格,具有极大侮辱性。通过《报任安书》我们知道,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一度想自杀,只是为了创作《史记》才“隐忍苟活”。幽崩对女人的侮辱更甚,有史料说幽崩是专门惩戒淫行的,堂堂皇后被处以此行,这种侮辱,在中国二十四史上绝无仅有。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要记着拥有四大发明的民族也发明了幽崩这样的酷刑,这样,我们的民族才会更快地实现复兴梦。
伏寿就这样死在了幽崩酷刑之下,没有实现她的名字中期待的寿终。
曹操为何如此凶狠地对待一个女人?
因为这个女人是皇后。要是她并非皇后,那就赐她一杯鸩酒或者一条白绫,实在要解气的话,那就给她一刀。可是,这样都不足以摧毁她作为一个皇后的尊严,只有幽崩之刑,才能蹂躏大汉皇后的人格,摧垮她作为一个女人的尊严,粉碎她的皇后形象。
曹操杀掉伏寿的两个孩子,是为了给儿子曹丕扫除将来的敌人。曹操把伏寿从皇后宝座上拉下来,是为了让女儿上位。
先做个游戏,猜猜曹植的这首诗是为什么而写的。
荷印绂之令服,非陋才之所望。对床帐而太息,慕二亲以憎伤。扬罗袖而掩涕,起出户而彷徨。
语调伤感,感情忧郁,这首诗歌你大概猜不到这是曹植为二妹曹节出嫁而写的。面对这首《叙愁赋》,读者都以为曹植的妹妹嫁的是一个不般配的男人,所以出嫁时非但不喜悦,反而“太息”,“掩涕”,“彷徨”。
可是,你知道吗,她嫁的是当朝天子!
建安十八年七月,就是伏皇后被害的前一年,她是与姐姐曹宪、妹妹曹华一起被父亲打包嫁给献帝的。中国的历史是男人的历史,《三国志》精确地记载了曹操共有25个儿子以及他们的名字,却没记载曹操有多少女儿。据现有史料零星记载,曹操起码有六个女儿,三个没名字,三个有名字。没名字的为安阳公主、金乡公主、清河公主,有名字的为曹宪、曹节、曹华。还有一位临汾公主,疑为曹操女儿。曹宪、曹节、曹华能够幸运地被史书记下名字,是因为她们嫁的是皇帝,而且是曹操的女儿。
这是丞相与皇帝的联姻,轰动了全国。从许都到邺城的大路上,出现了中国大地上最豪华的聘礼车队,车上有玉璧,也有帛和绢,共有五万匹。各种绢中,最醒目的是玄和,玄是黑色,是红色,神圣的黑色和红色,象征天地并称,暗喻男女结合。彩礼车队由一个叫王邑的官员带领,由六位武士押送。王邑持节,武士带甲,都是天子用的仪仗。
围观彩礼车队的女人啧啧称赞,纷纷说只有丞相的女儿才能配得上这么风光的聘礼。可是,远在邺城的曹节,却愁眉不展,长吁短叹,仿佛她不是要出嫁了,而是要送监了。
曹节在想什么呢?
她是看不起仰人鼻息的傀儡皇帝吗?这很有可能,要知道她的父兄皆是文武双全的豪杰。
也许,她意识到这不是她人生中的婚姻,而是父亲政治上的一步棋,她为此而不平。
母亲卞氏安慰她:女人都是这样被安排的,还是认了吧。爱女心切,她把曹植找来,说:“你天天吟诗作赋的,酸掉牙,笑死人,今天你妹妹不开心,你写首诗歌让她开心一下。”
不够圆滑的曹植,想想妹妹嫁给一个名不副实的空头皇帝,也觉得憋屈,就写了这首哀怨的诗赋,朗诵给妹妹听。曹节本来只是皱眉,听了《叙愁赋》,放声痛哭起来。卞氏大怒,拖下鞋子向儿子头上砸去:混账东西,你写的是什么歪诗!
曹节和姐姐、妹妹一道,与献帝拜了天地,进了洞房。其实,即使没有十五年前那封信的暴露,伏寿也是要摘下凤冠的,因为曹操把三个女儿送上皇帝的床,怎么也得有一人成为皇后。
伏皇后死后第二年的正月十八日,曹节被立为新的皇后。皇后之位风光无比,但是高处不胜寒,皇后之位又凶险无比,一个个皇后死于非命。但是,曹节远离了凶险,因为她是曹操的女儿,曹操总不至于对她下手。
可是,献帝能接受她吗?这个窝囊的皇帝,实则是一个热血男儿,一直在寻找咸鱼翻身的机会。早在14岁时,他就在天下人面前表现了精明的一面。那是在194年,三辅大旱,发生饥荒,出现了人吃人事件。献帝命令侍御史侯汶放出皇宫里的米和豆,煮粥救济百姓。几天过后,死亡人数仍然没有下降,献帝怀疑侯汶克扣了救济粮,于是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看看煮出了几盆,证实是侯汶作弊,于是派侍中刘艾出面追究有关官员的责任。于是,尚书令以下的官员都前来投案自首,揭发侯汶作弊证据。最后,献帝下诏说:“不忍心法办侯汶,暂且杖打五十。”大家既畏惧,又感动,从此以后,饥民得到了充分救济。
这么一个精明的人,笑纳了曹氏三女之后,真的会从内心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女人吗?“不,她们只是曹操的女儿!”献帝坚定地认为。
有时,他要曹氏三女尽妻子的义务,有时却像对待敌人一样戒备她们。皇后曹节的日子,其实不那么好过。
可是,我毕竟是皇后,曹节常常这么想。每每想起父兄对汉室的欺凌,她就格外气愤,做梦也想做皇帝的哥哥曹丕对妹妹感到十分头疼。兄妹之情,被权力这个魔鬼离间。说起妹妹来,曹丕总是皱着眉说:“她毕竟是汉室的皇后。”曹丕对皇后妹妹的面子不怎么在乎,不久之后,他甚至纳汉献帝的两个女儿为妃。丈夫是哥哥的岳父,这是丈夫的耻辱,也是哥哥的耻辱,更是她的耻辱。
她痛苦地发现,因为做了汉室皇后,她失去了父兄,但是也没得到皇帝的心。
建安二十五年,她做皇后的第六年,这一年的二月初一,日食,这在当时被视为灾异之兆。作为女人,对灾异总是格外敏感,她惴惴不安地想: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